《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1张图片

作者丨李禾子

邮箱丨[email protected]

来源 | 不客观实验室

我万万没想到,《夺冠》(原名《中国女排》)的观影过程居然还挺欢乐的。


上映前一天,我看了终极版预告片之后,隐隐觉得这又是一部疯狂煽情的电影——怀旧感MAX的布景,青春热血的女排队员,激昂的比赛场景call back,以及无比走心的台词……光是预告片,就可能看哭许多人了。


反对煽情,尤其是假大空式的煽情,可能是当代年轻人的政治正确。加上《夺冠》本身的女排历史题材,感觉它更符合父母那代人的审美,怎么看都不像是一部年轻人会喜欢的电影。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2张图片
《夺冠》改编自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的真实历史,由曾经拍过经典港片《甜蜜蜜》的导演陈可辛执导。该片原定今年大年三十上映,还计划为女排出征2020年东京奥运预热。结果,奥运延期了,《夺冠》也一直推迟到了国庆档。

由于题材特殊,我们很容易把《夺冠》和《八佰》联系到一起,我也记得当时影院里一片沉默、观众在悄悄抹泪的情景。我原以为,这样的氛围会在看《夺冠》时重现,但事实正相反,《夺冠》不仅叙事流畅、结构合理,刻意煽情少、情景还原多,还融入了不少喜剧元素,大家看得很开心。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3张图片

△吴刚饰演袁伟民,中国女排“三连冠”时期主教练


这种对历史、体育题材恰到好处的处理,让这部电影看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可亲近。 相反,由于对历史共情的唤醒和人物刻画的拿捏到位,《夺冠》其实是一部非常适合全家去看、老少咸宜的好电影。


不了解历史没关系,看了就懂


《夺冠》选取了中国女排史上三个有代表性的时间点。
1981年,日本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获得冠军,成为中国在三大球类运动(足球、篮球、排球)中的首个世界冠军,举国欢腾。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忠和(黄渤饰)担任主教练的中国女排,输给了由郎平(巩俐饰)担任主教练的美国队,中国队最终主场落败,引发多方争议。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归国并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后,最终让女排再度夺取奥运会金牌。
看完《夺冠》,你也会对中国女排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4张图片

△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夺冠


陈可辛对这部电影的处理,是放大个体的情感,在电源语言的作用下,观众开始去感受剧中每个角色的情感变化,包括他们的抉择与纠结。 现实中,每个人所做的重要决定,都不会是轻易的。 电影很好地用这种方式唤起了共情,观众能够很直接地感受,剧中角色每个抉择背后的动因,以及她们所背负的东西。

例如年轻时的陈忠和,怎么就情愿去做一个陪打教练;郎平为何选择去美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又为何决定回国任教;归国后,她所承担的种种压力是什么,她所坚持和期望的优势什么;几代中国女排的队员们,如何去找到打球真正的意义……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5张图片
这种放大情感的方式,让《夺冠》能够进到你的心里,让你去感同身受。不信,你就去买票看看。


《夺冠》的正确打开方式


导演的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思考与感受,用视觉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夺冠》中的一些场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执教的美国队打赢中国队的时候,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女儿打来电话祝贺她:“你开心吗?”
作为专业教练,自己指导的队伍赢了,她理应高兴。然而,作为中国人,对中国女排有着深厚情谊的郎平,国家队输了,她怎么开心得起来?她选择沉默。

△巩俐饰演郎平


后来,在郎平辞去美国女排主教练后的空窗期,某一天她在美国超市购物,拿起的西瓜让她想起了排球,电子秤上的数字又让她想起了比赛时的大屏比分——几个巧妙的蒙太奇镜头,把她对排球的坚持,以及对中国女排难以割舍的感情,进行了非常细腻的呈现。
“你以为现在拿个冠军,还会有人跑到街上又跳又笑、又叫又闹吗?没有啦。”当《夺冠》中的陈忠和,对郎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好像才突然明白,这部电影从头开始想去真正解决的问题:在当下的历史阶段,排球对每个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6张图片

△黄渤饰演陈忠和


《夺冠》里讲述郎平回国执教的部分,也是整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对郎平来说,从2009年回国执教,到2013年再度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再到率队夺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其实也是在重新寻找自己的过程。
比赛永远看重输赢,但输赢是否就是比赛的一切?和队员们的相处过程,也是郎平慢慢解开心结的过程,直到她最终得出结论:“当什么时候,我们不在乎输赢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强大起来了。我们是苦过来的一代人,有责任帮助你们享受体育本身……过去的包袱,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背,你们应该振作起来,放心地去打,放开了打、豁出去打,我和你们在一起。”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7张图片

△巩俐与现役女排队员朱婷


这个时候,观众看2016年的胜利,和看1981年胜利的感受已经不一样了。赢,当然是谁都想看到的,但即使输了,也不是多么严重的事。
到最后情绪的升华,我们会发现导演的独特手法。整部影片的镜头非常干净、温暖,加上配乐和剪辑,让电影像流水一样细腻舒缓,而喜剧元素又很好地中和了可能带来的审美疲劳。用情感来带动剧情,导演的目的达到了。


体育 + 传记,怎么拍?


今年初,电影还在宣传期时,就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陈可辛为什么会拍《夺冠》这种题材的电影?
我的理由很简单:陈可辛是香港导演,没有经历过内地的时代变迁,偏偏《夺冠》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陆社会背景深度绑定;他也没拍过体育题材电影,过往作品许多都带有自传成分,呈现也非常个人化,而《夺冠》的主角是串起了改革开放后国家历史的中国女排,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也远远超越了体育与个体本身。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8张图片

△陈可辛(中)和郎平、陈忠和片场合影


“其实不管拍什么,归根结底是拍情感,拍人的故事。”直到看过陈可辛的经历介绍,和最近《三联生活周刊》对他的采访,我才对《夺冠》的诞生有了更深的体会。陈在香港地区出生,12岁随家人移居泰国,18岁到美国学习电影,21岁返港,他自称不论在哪里“都不是个当地人”,但“人性内部是相通的,你首先要忠于自己的感受”。
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自从他选择北上发展,不管是后来拍的、背景放在清朝末年的《投名状》,讲改革开放后创业青年的《中国合伙人》,还是以拐卖儿童案为背景的《亲爱的》等等,题材跨度之大,本身就包含了他对时代和社会议题的兴趣。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9张图片

△现役中国女排队员,在《夺冠》中本色出演


体育题材的好处,是它天然存在着戏剧冲突,主角的成长注定是明显的,这满足了剧情片需要的故事条件,就像陈可辛自己说的,“体育题材天然有一场关键的比赛,是可以推动情绪的。”
但这也给体育片拍摄带来难题:在观众已知故事结局的情况下,怎么把体育运动拍得更好看?这毕竟不是原创故事,像《夺冠》这样已经把结局写进标题的传记类电影,对导演的限制很大。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10张图片
可想而知拍《夺冠》得有多难,它要展现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还需要一种更加宏观历史视角。相较之下,一个人的成长反而更好拍,因为展示一个团队,注定会在单个人物的塑造上不那么饱满,相应也会削弱一部分的剧情张力。
不过,在这一点上陈可辛很聪明,他有意让剧情推进看上去没那么“理性”,而是通过他擅长的运镜、台词、配乐、剪辑等等方法,更加突出一种情绪,并且在全景结构上让这种情绪实现了恰到好处的递进——这可能不是所有观众都能够接受的,但却是对这部电影来说最适合的。
总之,《夺冠》已经趋于完善,适合所有人观看。如果你的父母长辈也是排球迷,如果他们也对女排夺冠记忆犹新,国庆期间带他们一起去看吧,你们一定不会失望。


《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夺冠》并没有刻意煽情,它其实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