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秦穆公称霸西戎之后,秦国接下来的十几任君主仿佛像青烟一般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秦国也在强国之路上停下了脚步,而这一停,就是近300年!
至于原因,后世有人分析说,这是因为罪恶的人殉制导致了无人敢来秦国效力(秦穆公死的时候,一起随而他去的还有177人,其中还有不少贤才良臣);还有人说这是因为秦国经济、赋税制度不完善,导致了国贫民穷;还有人说是因为秦国内无伦理,外无法制,导致王权旁落,臣弄主权。
无论哪种原因,秦国确实落没了,此时的秦人急需一位明君来带领他们走出泥潭。不然在各个诸侯国已经撕破脸皮的战国时代,这样下去秦国逃不出亡国的命运。英雄总在人们需要他的时候出现,于是我们的主人公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就是秦孝公。
一、动荡之秋
在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继位之前,秦国已经经历了四代动乱,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
秦献公上位第一年就废除秦国实行了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从根本上来避免了青壮年劳动力被白白地杀死。另外,秦国地多人少,他便鼓励国民多生多育,还广泛的吸收外来人口。这样一来秦国的人口数量明显提高,原来的很多荒田得到开垦。这些措施都为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军事上,秦献公接连取得了几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极大的鼓足了秦人的士气。但是战争和一腔热血,是解决不了秦国多年遗留下来的国力贫弱问题的。秦献公的一辈子都在厮杀,但是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意识到这解决不了秦国的问题。但是他已经老了命不久矣,只能把这个重担交给儿子去完成了。
秦献公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嬴渠梁继位为秦孝公,他清楚的意识到秦国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此刻秦国的内外部环境都很不利。领国魏国和楚国对秦国虎视眈眈,各国诸侯又觉得秦国是蛮夷之国,不屑与之为伍。国内保守的贵族势力控制住国家大部分权利,严重威胁到了国君的权利。另外对于征战多年的军人,大多数都是有功无爵,失去了积极的参战的动力。
秦国已经到了不变不行、不改既亡的危险境地了。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整顿国家,让秦国强大起来。
二、求贤令
秦国想要振作,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变法,离不开能够变法的人才,而恰恰秦孝公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才。于是,他写下了一篇被后世称为战国第一雄文的《求贤令》: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二》)
翻译过来就是说,秦国自穆公称霸以来,国事有成,大业有望,但是之后的国君不行了,历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内乱拼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由大国变为一个小国,之后献公即位,连年苦战,饮恨身亡也不能改变什么。此时此刻,各国看不起秦国,都想消灭秦国,这实在是天大的国仇家恨。我继位以来,常常因为这些羞愧悲痛,现在我要明告天下,只要有人能出谋划策让秦国回复霸业的,一律荣华富贵,位高权重,一同分享秦国的土地!
《求贤令》一出,各国郁郁不得志的能人贤才都赶到了秦国,秦孝公也遇上了他一生的知音——商鞅。
商鞅早年在魏国的公叔痤手下当差,当年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并嘱咐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了他。但是魏惠王却不采纳,假如当年魏惠王一刀杀了商鞅,也不知秦国还会是如何命运。
之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招募人才,便跑到了秦国。商鞅先是找到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做引荐人,带着他去见了秦孝公。
商鞅见秦孝公的故事十分有趣,颇有刘备三顾茅庐的意思,不过这里的君臣却是换了过来。商鞅一共见了秦孝公三次才得到了重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
第一次见面,商鞅跟秦孝公谈尧舜禹汤的那一套帝王之道。秦孝公听的很无聊,都快要睡着了。事后秦孝公很不高兴,告诉景监让商鞅滚蛋。
商鞅知道后,恳请景监跟秦孝公说说情,再给次机会行不行。秦孝公同意了,于是商鞅又给秦孝公讲起了周文、武王的王道,虽然秦孝公也不是很中意这一套,但是觉得商鞅还是有点东西的。
景监赶紧把这些告诉了商鞅,商鞅也十分高兴,便请求道:“在帮我引荐一次,这次我一定能说服秦公”。第三次,商鞅跟秦孝公谈的是富国强兵之道,结果秦孝公听的入了迷,谈了几天几夜都没有倦意。最后把商鞅奉为座上宾。
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秦孝公本人也是颇具识才能力,他知道商鞅前两次讲的虽是好听但是救不了秦国,第三次听到了合适的方法马上就抓住了这个人才,换做一般人,只怕是没有心思再听第三次了,这也是为什么商鞅决定誓死跟随秦孝公的原因。
三、变法图强
鲁迅曾经说过,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秦国想要变法无异于伤筋动骨扒皮。秦孝公决定变法时,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反对,双方在朝堂上产生激烈的争论。由于商鞅是个口才极佳的选手,再加上秦孝公有意偏向商鞅,于是争论的结果为实行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明令军法,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二十等军功爵制、奖励耕织,重农抑商,严惩私斗、改法为律,制定秦律和推行小家庭制。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命商鞅征调士卒修建宫殿,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为: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制辕田,允许土地私有及买卖、推行县制、加收口赋、统一度量衡、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和执行分户令。
从这些变法的内容里也可以看出为什么那些旧贵族们反对变法了,因为这深深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像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这一条,就相当于要了他们的命。因为他们的官位不再世袭了,你说换做是你,你肯吗?这也给商鞅后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经过两次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连当时的天子周显王都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而各方诸侯也纷纷派人来贺,在公元前342年,秦孝公还让太子驷带着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让周显王也体会了一把少有的天子的快感。
秦孝公终于让秦国回到了秦穆公时代的强大,甚至更强!
四、河西之战
收复河西失地,一直都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之前秦献公时期,秦国与魏国为争夺河西地区发生多次战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始终没能收复河西之地。现在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变得愈发强大,已经具备了收复河西地区的能力。
公元前354年,魏国和赵国打了起来,魏国主力都去打赵国国都邯郸。秦孝公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占领少梁、上枳、安陵(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山氏(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北)并筑城防卫。
公元前353年,魏国被齐国的围魏救赵之计败于襄陵,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于公元前352年,让商鞅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魏惠王急忙派军队在上郡要地固阳以东修建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以阻止秦军的进攻。公元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围并占领固阳。
魏国毕竟是当时的霸主,在多国围攻下硬是破了联军。此时大家都不想打了,于是各国休战。等魏国腾出手来,要对付的就是乘虚而入捡便宜的秦国。魏军集中兵力反攻秦军,夺回了被占领的安邑并包围了固阳,大战一触即发。此时的时间点正是商鞅要进行第二次变法的时候,秦孝公为避免节外生枝,在彤地与魏惠王修好停战。
但是秦国想夺回河西之地的心绝不会亡,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被齐国打败,商鞅趁机建议秦孝公出兵伐魏。九月商鞅带兵进攻魏河东,魏国派公子卬迎战,这两人是旧相识,于是商鞅写了封信给公子卬,说要和谈,但是兵不厌诈,公子卬赴会的时候被商鞅设伏擒住,魏军大败。秦国也如愿得到了河西的部分土地,商鞅本人也因此获封于商地,号为商君。这也是他名字商鞅的由来,其实他本姓姬。
在这之后,秦军多次出兵攻魏,终于收复河西全部土地,但是秦孝公和商鞅都看不到这一刻了。
五、孝公死、商鞅亡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危,临死前他还想传位于商鞅,但是商鞅拒不接受。是不是有点像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故事,但是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人意料。
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秦惠文王继位,接着公子虔等贵族势力诬陷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想在一户人家借宿,家主不知他是商鞅,见他没有凭证,按照商鞅的变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于是就赶走了他。自己栽在了自己变法上,不禁令人唏嘘。
一不做二不休,商鞅回到自己的地盘商於,发兵攻打郑县。秦惠文君派兵征伐,商鞅在彤地失败战死。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秦国靠着变法继续发展壮大。
后来有人说秦惠文王杀商鞅是不得已为之,因为商鞅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必须杀了他平息他们的怒火;也有人说他杀商鞅是为了巩固自己地位,从他没有废除商鞅变法就可以看出来。因为当时的秦国人只认商鞅,不识秦惠文王。
这里再说一下,秦惠文王也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之前的君主都是称公,这是因为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已经摊牌了,不装了,早就不把周天子放眼里,都开始称王了。
六、后记
人们总把秦国变强的功劳推到商鞅变法上,却很少有人提及他的伯乐秦孝公,人们说起统一六国也总会想到秦始皇,却没人提及秦国能统一乃是奋六世之余烈,而这六世的第一世就是秦孝公!他为秦国一统中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为中国历史立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六代国君一代代积累,才成就了一个强大的秦国,才有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故事。
【版权声明】作者:饼干,资料来源《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本文首发戏说文史(ID:bsktxsws),转载请标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