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晋祠有感

        游晋祠有感

  从小就读过吴伯箫的《难老泉》,学过梁衡的《晋祠》。知道,晋祠有三绝“周柏,圣母殿的侍女像,难老泉”,也从中知道许多有关的故事,如“剪桐封第”,“难老泉与水母娘娘的传说”。还有与晋祠自然山水树木相容相衬,和谐一体的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了解晋祠的美在于:葱郁如障的山,多情静柔的水,遒劲苍翠的柏。但是还是想亲自去看看,看看这唐的龙兴之地,寻一寻古晋国的遗迹,体验体验身置真实风景中的感觉。

      在这次国庆放假期间,我和老公终于自驾来到了太原的晋祠。我们从南门进入晋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由绿树环抱,一拱桥点缀其上的一池碧如翠玉的湖水,水之所以碧翠如玉,是因岸边的棵棵垂柳,把密密而细长的柳枝温顺的垂下,而那经历了春夏的叶子正是最绿的时刻,它们尽情展示出自己的风姿,在枯黄飘落之前,要给湖水最好的妆扮吧。如果没风,没有在湖水中嬉戏的鸳鸯,这湖水就是一块凝固的碧玉。这湖的美已经让我初步体验了,晋祠的水之美之柔之静的一二了。

      我们走过拱桥,听着石板路两边,淙淙的泉水叮咚的流动声,来到了晋祠圣母殿的脚下。圣母殿坐落在悬瓮山之上,在此向上仰望,显示出一种庄严华贵的气势。由于今天是国庆节,在沿着向上的台阶上,都用各种鲜花点缀着,并摆出了各种造型,有的是条张牙舞爪欲飞的巨龙,有的是翩翩起舞的蝴蝶,最抢眼的是正对着圣母殿的大花篮,给庄严古老的圣母殿增添了新的气象。我们拾级而上,边走边看花,观水。不觉一点疲累,就到了晋祠圣母殿的正门。

  我们跟着导游,走进献殿。这座殿据导游讲也是 建于宋代,与后面的圣母殿同时,是供奉贡品的地方,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个有围栏的献殿。它的四周墙壁上绘着各种神的图案,到现在还是比较鲜艳的。跟着导游向上来到了戏台,戏台的墙柱上同样绘着各种云纹,神像。这是给圣母唱戏的。在太原每一座神殿,都要对应着一座戏台,也许古时候晋人爱看戏,所以他们认为供奉的神也爱看戏吧。再向上走进去,就是圣母殿正殿了。

  圣母殿不愧为晋祠三绝之一,就是在殿外回廊中的八根立柱,都叫你赞叹不已。每根立柱上都是用木头雕成的飞龙,个个仰头摆尾,张牙舞爪,形态各异,跃跃欲飞的样子。从宋建立到现在历时八百多年,还保存如此完好实属罕见。而整座圣母殿又是中国建筑史的一个瑰宝,不说它的装饰绘画是多么的色彩艳丽,就是它的整座建筑内竟没有一个柱子,也不用一颗铁钉,全靠外边的立柱,和层叠有致的榫卯相互叠加咬合而成,从宋天圣年建起到现在八百多年,经历过多少天灾人祸,而今依然威严 矗立就是古建筑的奇迹了。我惊诧于古人的聪明,他们是怎么掌握力学原理的啊?恐怕现在人也很难做到吧!

  圣母殿里面,就是有名的晋祠三绝之一的圣母侍女塑像了。 圣母头戴凤冠,衣着华美,面部慈祥而庄重。两边是四十二个侍女,分别站立在圣母的两边。各个神态迥异,表情丰富,身姿丰美,衣裙流苏飘逸,宛若真人,每个侍女都手拿一件事物,是有关圣母日常生活的应用之物。除了侍女外,在圣母殿前还有两个侍奉的太监塑像,也是雕塑的细腻如实,导游告诉我们这两个太监的耳朵塑的一个大一个小,侧向圣母的耳朵大,在外的耳朵小,表明他们细心听从圣母的旨意。我听着导游的讲解 ,仔细的看每一个塑像,突然我看见有一个侍女像,头戴着现在的大边遮阳帽,脸用一块黑布蒙着,身上披着 现在的衣裙。这是为什么呢?还没等我发问,导游就召集大家,“快来看看这个塑像吧?她就是圣母殿侍女塑像的代表,她就是有名的阴阳脸侍女。大家看看你们门票上的仕女图就是她,看看她有什么不同。”听导游一说,我拿出门票打开了仔细看,还真发现了不同,她一半是脸笑,两眼含情脉脉,另一半脸却是哭相,两眼噙着泪珠欲流非流,让人看了心疼。为什么这样?

  导游会钓人的胃口,让大家猜,大家猜什么的都有。一会儿导游告诉大家,圣母右侧侍女是伺候圣母起居生活的侍女,而圣母左侧的侍女是给圣母表演唱戏的侍女。这个阴阳脸是个唱戏的侍女,她的面部表情塑成这样,一是说明她表演的好,二是展示了人生都有苦乐的道理。据说著名的戏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到晋祠参观,他闭门谢客三天,来模仿这个表情,结果失败了,他临走时朝这个塑像拜了三拜。正因为这个塑像特别有名,许多游客都给她拍照,为了避免闪光灯的危害,所以管理人员给她戴上了帽子,穿上了衣裙。噢,原来是这个原因啊,我为不能亲眼看见这个侍女的脸而有些遗憾。可我心里却与她相通,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悲喜交加,苦笑相伴的。而要展示给人的,往往是笑脸,而留在眼里的泪,是不轻易让人见的,只有自己偷偷的擦拭吧了。

    参观了圣母殿,我们又看了圣母殿一旁的古周柏,这棵古柏距今有3000年了,它斜跨在圣母殿左侧,如一巨人张开双臂仰座于此,下半部树皮已经脱落,有的地方被游客摸的发亮。如此苍老的柏树,在枝头仍然有着墨绿的叶子。它见证了多少人间的是是非非,朝代的更替啊,它已是有灵性的了,还会看到人间更多的巨变。后来我又看了有名的唐槐,据说是唐太宗时所载,它一定见证了大唐的兴衰,那粗壮的树干要四五人才能合抱过来,并且它的分枝处都长出了杂草,这么古老的树木却还有着繁茂的叶子,如鹤发童颜的仙人。其实晋祠的树木除了有名的周柏和唐槐,每一棵都有它们的历史沉淀,有遒劲有力的向上伸展枝干的柏树,有长了树刺的皂荚树,哪一棵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尤其是文昌阁院里的一棵干枯的柏树,主杆一分为二,枝条像一个勇士有力的张开双臂,仰天长啸一样。听说它是被雷击中而劈开的,虽已干枯但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不倒,宛然成为了一个雕像,给人以力量的美。我不禁感叹,自然是用灾难的刀雕刻出了美,让这棵柏树有了新的开始。我们的生活有时也是如此,挺得住灾难的考验,就会开始更美丽的人生。

      后来我们跟着导游看了晋水之源――难老泉,《山海经》中注:“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记载。泉水清澈见底,长流不息,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为“难老泉”。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这神奇的泉水汩汩地从泉眼而出,清澈透明,从一个龙形出水口向下流到一个小和尚雕像所举起的接水碗中,溅起点点水花,洒落在小和尚身上,小和尚如同活了一样,笑眯眯嬉戏水中。泉水就从小和尚身下缓缓流出,流向晋祠的各个池沼中,流向晋的河流,灌溉万亩农田。这恩泽晋人千年的难老泉啊,才是真的不会老去的,犹如指引人的经典思想一样,代代相传,用不枯竭。

  我们接下来又看了有名的,渔沼飞梁,有的说它是三绝之一。它的绝妙在于开翼型古桥之先河。站在圣母殿上,向下看去,它就如展翅欲飞的大鸟,而鸟翼下是鱼儿游来游去的沼池,搭配的如此和谐,不禁感叹古人的聪明与对建筑之美的阐述能力。

    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们走出了晋祠,迈出晋祠的大门,我回首望去,见在夕阳光辉中的晋祠,越发辉煌。愿晋祠这颗历史文化瑰宝,如难老泉一样长流不息。

    而于我而言,永留在心里的是阴阳脸的侍女,和文昌阁院里的枯柏。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晋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