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个女孩的成长故事,我决定学催眠,必须学一刻不能耽误!
在Anando老师的课上,除了折服老师的功力,身边的翻译也吸引了我。虽然接触同传不多,但总感觉她很特别,翻译的过程不是经由头脑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而是直接经由身体流出,像是一场语言的舞蹈。
后来听同学说,她是学导演出身的。纳尼,我承认那一刻对艺术类学生的狭隘认知,限制了接受力。
这份好奇一直蠢蠢欲动憋在心里,毕竟我也是很快要面临辅导作业的苦情妈,对一切养育的成功经验充满了求知欲
刚好有机会和她聊天:
“听说你是学导演的,英语说的好不奇怪,非科班出身同传做的这么好是怎么做到的啊?”
“我妈是个治疗师,我被她催眠了!有一次我问怎么才能学好英语,她边洗脚边说:'英语,你还用学吗?说就好了啊'”看起来很不以为然。
我在上面这位妈妈那里学到两个地方:身体姿势上的轻松,语言用词上的轻松。传导出:学英语就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根本不用费力。
一句话、一个状态她有着和自己、和孩子的正向链接,就这样事倍功半了。孩子Get到,学起来便也不会觉得这是块难啃的骨头。
当时我联想起董卿谈及父亲对她的严苛教育时,泪撒节目的一幕。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哪种是我想要的方式?
亲子一场,习惯养成、辅导作业、陪练乐器等哪一场不是现实的硬战,真不想只有“给心脏做支架”、“无奈随他去吧”这两种选择。
那个课间,我立刻刷卡报了吉利根博士的精英催眠营。
学习中我明白,不是你学了催眠才去做孩子的催眠师。从做父母的第一天起,所有的言传身教已经是一场作用于孩子潜意识的催眠了。(只是领域不同,叫法不同)
我是在“棍棒底下出孝子 ”的养育理念中成长的,打击式教育是最熟悉的模式。成为母亲后,不再想延用这样的方式,饥渴般学了很多新理念,被指导如何更好的养育。但这种从熟悉的A到陌生的B,时常会有很撕裂的痛苦,“我今天没有做到B,又A了怎么办?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戏精一枚) ”自责、遗憾接踵而至。
直到遇见吉利根老师,他教导我,可以传统,也可以新生,我两者都可以有,还可以有更多更多……才从执念的恐慌中走出。创造力才从因为不对抗、因为有连接的松绑中醒来。
我想先变成充满无限可能、懂得创造的妈妈,孩子交给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