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五)

这是我读《思考,快与慢》的第五篇读书笔记。

笔记的内容是书中第四部分选择与风险(26章—34章)。这一部分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我把它记录在第四篇读书笔记中。除此之外,作者还在这部分讲了一个概念叫“框架效应”。那么什么是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的提出

在前面介绍“前景理论”的时候有两大定律:

(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在第一个定律中,我们可以看作是获得的框架下,他们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在损失框架下,他们更愿意选择赌一把。

什么是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是指一个问题在两种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

亚洲疾病问题

我想上面的定义大多数人看了后是一头雾水,那这个定义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个“亚洲疾病问题”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假设美国正为一场来自亚洲的异常疾病做准备,这场疾病估计会夺取600人的性命。为战胜这一疾病,我们提出了两种方案。假设对方案结果准确的科学估测如下:

情景一:

如果采用方案A,200人会获救。

如果采用了方案B,有1/3的可能会救600人,有2/3的可能一个人也救不了。

你会选择哪个方案?记下你的选择。

情景二:

科学家用不同的框架换了一种说法:

如果采用方案A',400人会死。

如果采用了方案B',有1/3的可能没人会死,有2/3的可能有600人会死。

这时,你会选择哪个方案?

请仔细对比两种说法。方案A和A',方案B和B'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但是在第一种获得的框架下,你会更愿意选择确定的选项A;在第二种损失的框架下,你会更愿意选择B'去赌一把。方案A和A',方案B和B'的实质上也是相同的,只是改变了以下描述方式而已。但也正是由于这小小的语言形式的改变,使得人们的认知参照点发生了改变,由情景一的“收益”心态到情景二的“损失”心态。即是以死亡还是救活作为参照点,使得在第一种情况下被试把救活看作是收益,死亡看作是损失。不同的参照点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面临收益时人们会小心翼翼选择风险规避;面临损失时人们甘愿冒风险倾向风险偏好。因此,在第一种情况下表现为风险规避。第二种情况则倾向于风险寻求。

框架效应是前景理论的一个理论基石。

框架效应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本质上相同的方案,放置在不同的陈述框架之下,人对其的反应截然不同。这一招,大家在上级汇报方案的时候可以重点参照一下:如果从获得和损失两种框架上去考虑自己的陈述方式,你会发现上级最后的决策最终会和你预想的一样。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书中,作者把其归到框架效应的“窄框架”中。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音乐会门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账户的问题。

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