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话西游 降魔篇》

《大话西游 降魔篇》中,陈玄奘要崭妖除魔,实现世间的大爱。不过,他屡屡失败,连个小妖也打不过。每当他自暴自弃的时候,他师傅总是和他说,“你真的很聪明,可是就差一点点。”

他差什么呢?

从一开始他就是个三脚猫功夫,但他一点也不胆怯,哪有妖怪就去哪;剧中的段姑娘想尽各种办法要和他结为连理,他丝毫不动凡心。勇气、毅力、勤奋,我能想到的那些品质他都有,但师傅还是说他差“一点点”,他到底差的是什么?

直到最后,段姑娘被打死了,临死前他抱住奄奄一息的段姑娘,说出了他自己内心的真相:从第一眼见到,他就爱上她了。后来玄奘收服了孙悟空,差的那一点点补找到了。

你如果从来没有爱过一个人,你便不能放弃爱情,因为你根本不知道爱情是什么,即便你想要放弃爱情,你都不知道从何入手。

陈玄奘多逗啊,当自己还是一个黄毛小子的时候就竖立了远大的理想,“要追求世间的大爱”。看到这的时候,我一一下子想起了自己。

两年前,我跟松松讲,“我小的时候觉得自己要拯救世界,这么多年了,我还觉得自己要拯救世界。所以好多事情我不敢做,好多错误我不敢犯,我怕神对我失望。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被选召的孩子”。松松听完,二话没说,带我去了图书馆,给我找了一本《发展心理学》。当时不在架上,事后我也一直没看,太厚了。

我觉得自己是被选召的孩子,我的命运是拯救世界。我要为此而放弃常人的快乐,我要抵达至高无上的顶峰。就这么想吧,感觉逻辑还挺顺的。但在这一个个链条中,不知不觉,我犯了和影片中所表现的相同的问题:如果我没有体会过常人的苦乐,那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放弃什么,自然,我也什么都放弃不下,整日处在纠结中。

虽然我一直没看松松推荐的那本书,幸运的是我后来也找到了排解的方法。可能挺重要的一条是,想清楚了自己并不是被选召的孩子。

我一点儿佛经都没读过。但我想,如果你认为成为一个像佛一样的善人就是谨遵书中的告诫,我对你的动机相当怀疑。我甚至认为你是在偷懒,借用别人修来的成果,抄近路追赶人家。实际上,不仅是佛经,我们今日随处可见的各种告诫,尤其是引用某个古人的言语,都有这种嫌疑。孔子自己述而不作,人家一贯是针对具体的人提出具体的建议。顺便说一句,近几年不知道哪来的风开始复兴传统文化。不过,如果复兴传统文化就是拿出那些东西让大家读一读、背一背、学一学,我觉得我们可能会离自己的文化越来越远。倒不如把那些东西扔了,真真正正地好好过一过每天的生活。

在影片的最后,师傅问玄奘,他现在怎么看男女之爱。玄奘说:“男女之爱也包含在所谓的大爱之内,人生之爱皆是爱,没有大小之分。有过痛苦,才知道众生真正的痛苦;有过执著,才能放下执著;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只有经历过,我们才有对事情放弃的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大话西游 降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