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用财务安排修出婚姻护城河

这一讲,我们一起讨论应该如何使用法律智慧,管理和规划结婚之后的钱,为婚姻保驾护航。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离婚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因为婚外情。在一般情况下,它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导致夫妻关系恶化的,大多都是因为财务问题。

如果在婚姻当中,住着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那得需要多少爱,才能跨越阶级矛盾的鸿沟?

在管钱的问题上,经常会出现两种极端做法。情到浓时,做一个撒手掌柜。不得不直面婚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对财产两眼一抹黑。或者是极权控制,一手遮天。

如果婚姻当中的两个人,对资源的控制权及其不对等,很容易影响到决策权、话语权。优势的一方,可能会颐指气使,弱势的一方,不得不忍气吞声。一旦陷入权力争夺战,夫妻感情就会迅速瓦解。

控制的反面,是过渡信任。如果把所有的权利,都交给对方掌管。他可能会误以为,你是在逃避责任,让自己担负过多的责任。

财富控制上的巨大差距,会反映到婚姻的安全感、忠诚度上面。富有的人,更容易出轨,贫穷的人,要么死抓住不放手,要么就会放手一搏。

在婚姻当中,要讲爱,也要讲理。有道理地讲爱,讲有道理的爱,才有机会天长地久。糊里糊涂的爱,口是心非的爱,要么不甘心,要么会后悔。

建立婚姻关系,就是和配偶一起挖了一个财富蓄水池。收入多的那一方,是一根粗水管,收入少的那一方,是一根细水管。两根管子里的水,都会流入共同的家庭财富蓄水池。在总体上,财富都是夫妻共同所有。

人身属性特别强的婚后财产,一般都会记做个人财产。因为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都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日常生活中的专用物品,一般都归个人所有。具备投资、收藏功能的贵重物品,很可能会被判定为共同所有。

通过遗嘱或者赠与得到的财产,首先要查阅合同条款,如果是指定获得人,就不再是共有财产。

如果两个人,在婚前签署过相关的法律文件,只要没有法律漏洞,就可以参照协议内容执行。

婚姻法规定,在婚姻延续期,一方成就的背后,存在另一方的付出和贡献。不管是谁挣到的钱,都是双方共有财产。夫妻双方地位平等,重大事项需要商量着来,这就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平等处理权”。

如果任何一点小事情,都需要双方协商解决,生活效率就会过于低下,没有办法正常生活。法律赋予双方相互的“家事代理权”,一般的家庭开销,一个人就能做决定。重大资产处理,就需要共同协商决定。

财产共同管理,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不能逃避也不能放任。要尊重对方的知情权和管理权,短期的集权控制,很可能会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最终分道扬镳。

可以使用四个步骤,为婚姻筑起护城河。

1、对于家庭财产的总量、类型和变动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2、做一个简单的家庭资产负债表,重要的物品,最好要登记造册,不要等到发生纠纷的时候,再去临阵磨枪。

3、在财产上面,要做到权利均衡,相互制约。家庭财产数额比较大的夫妻,可以通过《婚姻财产协议》形成对彼此的制约。

4、重大的财务决策,要尽量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不要藏着掖着,否则就会引发其它矛盾。

签协议的注意事项:

1、不要胁迫对方签署协议,自愿是基本原则,和平,是最起码的要求。使用逼迫手段签署的协议,是不被法律认可的。

2、在签订财产协议之前,一定要做好财产梳理工作,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

3、不要留下后患,在签署协议之前,该公正的公正,该过户的过户。既没有过户、也没有公正,协议随时可以撤销。

中国人往往羞于谈钱,不想把钱摆到台面上说,又在暗中较劲,最终只会又伤心、又伤钱。

结婚之后,不管挣多挣少,两个人都是家庭财富的共同主人。需要协商一致、共同管理。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注意规避风险,要管的聪明,管的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3 用财务安排修出婚姻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