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来说,鲁迅并不美 ——读《鲁迅代表作随感录》有感

        鲁迅,这样的人物,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从小学习他的文章,学习写他的文章,比比皆是,小学时的《早》,节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润土》,节选《社戏》,还有《一件小事》、《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呐喊〉自序》、《祝福》、《藤野先生》、《孔乙己》、《狂人日记》、《阿Q正传》、《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自传》......还有一些描写鲁迅的文章《我的叔叔鲁迅先生》......不可谓之不多,那时真的觉得是真是"深受其害",还有两篇议论文《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简直头疼。

      那时候还引起全民大讨论:教科书上该不该出现这么多鲁迅的文章?

      最近读了鲁迅代表作《随感录》,深有感触。我想之所以鲁迅的文章如此多的存在于教科书中,是因为鲁迅文章思想性较强.他的这些文章,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那个时代社会上的种种现象,揭示了种种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引起我们的反思,让我们对这些现象与本质有自己的认识、判断,从而深化我们的世界观,但这种方式会不会太尴尬了。

       其实,上学时,读鲁迅的文章是读不懂的,他的文字晦涩拗口,读起来十分吃力,甚至于今天我也还不明白他文章中的各种反讽意图,各种讽刺意向,再读鲁迅的文章,明白了一些不是鲁迅想教会的道理,更多的是对语言文字的反思。在写作中,情感道理和语言文字更应该偏向于什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  

  前几年中小学教材对鲁迅文章的淡化,有的人怒火中烧。这不仅因为,鲁迅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深受其影响,更是因为,在我们怀旧的眼中,鲁迅有如一颗锈迹斑斑而傲骨嶙嶙的钉子,矗立于教材中心,支撑了语文的风骨,抽去鲁迅,狂澜即倒,大厦将倾。也许还有一个隐晦的原由:我们对教材的不满,对教育体制的不满,亟需一个发泄口,再也没有哪个作家的退出,能像俨然批判精神之代言人的鲁迅这样,激起批判的雷鸣。如此,鲁迅就被放大了。

      值得思考的是,鲁迅淡出语文教材,究竟改变了什么?作为一线语文老师,作为和学习鲁迅文章长大的我们来说,感慨应该最为深刻。对比今昔的课文,除了少一些生僻的字词与拗口的语句,一切如故。语文教学模式化后,什么样的文章不是千篇一律呢?惭愧的是,现在的自己也没办法跳脱这种框架式的语文课堂。

        学生时期读鲁迅,不同于现在读鲁迅。对现在而言,也许可从鲁迅的书中读出寂寞、读出仇恨、读出生命的荒寒与虚无。然而,那时候读不出来任何美感,还常说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对那时的我们来讲,鲁迅的文章过于艰深晦涩,并不好读。

        前段时间读了《胡适自述》,感概良多,我更关心胡适的作品能有多少进入教材。胡适的文字功夫,自然远不如鲁迅,不过另有一大优点:明白晓畅。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说理、逻辑,鲁迅则远不如胡适。我们是不是该跳脱出抱残守缺的政治思维,不要再一味地冷落、贬斥胡适。他的文章,入选者寥寥,听说只有一篇《我的母亲》,这实在令人痛心。

       从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来说,胡适比鲁迅更适合。我想,如果我早读到了胡适,可能会少一些"愤青"烦恼,多一丝儒雅淡定。呵呵,如果鲁迅听到了,肯定不屑道:"怪我咯!"给个眼神自己体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学生来说,鲁迅并不美 ——读《鲁迅代表作随感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