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里》有这样的镜头:着火的帐篷在风中追赶着火车,孩子出生后落在开满鲜花的铁轨上,不带一点血污,孩子一笑,太阳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响起了背景音乐,我听不懂歌词大意,但那种被震撼的感觉却一直留在了心底。我看完电影后查到原声碟中这首歌叫《黑眼睛的姑娘》,一版由维吾尔族女歌唱家伊再提·伊力亚斯演唱,另一版由哈萨克族歌手叶尔江·马合甫什演唱。随后我问了室友穆柯木,他告诉我这是一首哈萨克族民歌,歌中的语言是维语和哈萨克语。再后来我又在网上得知这是首塔塔尔族的歌,Tatar是一个中亚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文化深受俄罗斯影响,说这首歌传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后来的时间里我就一直在找着听相关的歌曲,想做一个具体的整理。最近感觉找得差不多了,整理如下。
首先说发源问题,目前我所查到的发源地有三种说法:
一、俄罗斯说
网易云评论版:最早的出处是俄罗斯的某个地方,作者已经无从探究了,歌名叫"茨干奴什卡"也叫《茨冈姑娘》。俄罗斯人把吉普赛人称为茨冈人,这首歌在前苏联时期流行最广。后来传到新疆,我们的父辈们给他赋予了很多比较freestyle的歌词,有维吾尔语和哈语 蒙古语各种版本,后来被维吾尔歌手艾斯卡尔发扬光大。
——上图为维基百科中的“Korobeiniki”词条,是说这支曲子当时是为尼古拉·涅克拉索夫的诗(即《Korobeiniki》,讲述了一个小货郎卖货时通过讨价还价向姑娘含蓄求爱的故事。)配的曲,但这个曲子是否为原创我们不得而知。也有可能是外来传入,也有可能是收集整理。考虑到其热情活泼的风格,不像是由俄罗斯原创。而且有趣的是,这首讲述小货郎和少女相互爱慕的诗,和吉普赛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在现在能听到的版本中,(无论是搜索“Korobeiniki”还“korobushka”还是“卖货郎”)这首歌在演唱时副歌部分的siganushiga明显是“吉普赛姑娘”的意思。由此推断俄罗斯并非发源地而是传入地。
二、东欧说
某论坛版:东欧的吉普赛人的曲子,罗马尼亚人学会了被俄国人学到了变成货郎,货郎来到新疆就变成了吉尔拉。不变的就是那句siganushiga,从罗马尼亚人口中的tigancusa再到俄国人嘴里的Цыганочка,最后到维语里的siganushka。
在youtube上搜索“tigancusa”,可以找到很多视频,大都是舞蹈配乐,其中罗马尼亚歌手the gypsy queen演唱的《Tigancusa esti frumoasa》曲调上极为类似,风格更为轻快明丽。
三、西班牙说
百度百科版:在西班牙南部安达鲁西亚地区流传着一支热烈奔放的吉普赛舞曲《你是美丽的吉普赛姑娘》,后来经弗拉门戈吉他祖师爷拉蒙.蒙托亚整合改编成farruca曲式吉他曲,分“法鲁卡船长”和“雄鹰”两个版本。传遍欧洲、美洲、俄罗斯、中亚......
查阅维基百科“farruca”一词条,解释为“一种弗拉明戈曲式,可能源自西班牙西北Galicia省,据说由吉他手Ramon Montoya(1880-1949)创造。”这和百度版本有一定出入,我在youtube上搜索“farruca”,找到一些舞曲,曲调倒还有些类似,风格比较欢快。
综上,考虑到吉普赛人的历史迁移路径(第一条是由印度,经阿富汗、波斯、亚美尼亚、土耳其等地,到达欧洲。第二条是经叙利亚到达北非,再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到达西班牙。)我认为这首“siganushiga”的发源地无论说是东欧还是西班牙都是可取的。再考虑到各地民歌出现的先后顺序(西班牙和俄罗斯同是十九世纪后期,罗马尼亚民歌查不到具体发源时期,而俄罗斯的这首民歌明显是由东欧传入。)所以从出现的时间上来说,应是东欧最早。
说完了源,再来说流。就国内的流传版本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大类:
一、《吉尔拉》
四十年代,大批俄罗斯人、塔塔尔族人、乌兹别克人定居在新疆的北疆地区,特别是塔塔尔人用自己的语言在婚宴席庆上演唱这首歌,后来又很快在哈萨克人中流行开来。加上五十年代大批前苏联专家进驻,使这首“苏修的腐朽毒草”短时间内传遍全疆。再后来,新疆人民给这首欢快的歌加进了民族元素,同时起了个中国名字《吉尔拉》。这首歌的演唱有很多形式,除了副歌部分都带有“siganushiga”外,其余部分都可以即兴填词。到了八十年代初,《吉尔拉》已有30多个版本。比如最原始版的歌词就很直爽热切:
爱你爱你我真爱你呀
找个画家我来画你
把你画在吉他上呀嘛
抱着吉他我抱着你
在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QQ音乐等音乐播放器中就能搜到各种版本,比如胡斯曼、艾力江、艾图兰、刀郎等人都唱过此曲。
洪启的《吉尔拉》里的歌词很有意思:
我是一个驾驶员
南疆北疆我都走遍
见过的姑娘千千万
只有你的小手最好看
siganushiga siganushiga
只有你的眼睛会转弯
另外,2017年4月7日安徽卫视的《耳畔中国》综艺节目上,一个名叫“小麦组合”的乐队也唱了这首《吉尔拉》,引得全场一片轰动。第一段歌词为:
高高山上有条小路
小路两旁是野花香
高高山上有个小屋
小屋坐着个小姑娘
嘴里嚼的泡泡糖哎
心里想的是玛露夏
二、《流浪汉》
这个版本的来源是因为歌词中开头歌词一般是“我是一个流浪汉,全国各地都走遍”。
这个版本最为出名是因为赵已然赵老大和野孩子乐队都尝过这首歌。这两个版本的现场冲击力和酣畅淋漓的生命力,给人带来的体验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赵已然硬着舌根用不甚清晰的吐字唱出来,感觉真像是个喝醉的流浪汉。野孩子对歌词的改动较大,比如最后一段:
人说北京的马路宽,半个小时我才到路对面
人说北京的姑娘好,可是我没有户口还是个穷光蛋
北京的楼房高又大,我只能住在那地下面
尕金乐队版的《流浪汉》与野孩子版的歌词差别不大,只不过把“北京”换成了“成都”。
三、其他版本
如艾斯卡尔的《马路夏》、《山上的姑娘》节奏较前几个版本更慢,歌词的抒情意味也更足,中间一段歌词还用了传统诗歌中的“比兴”手法:
这山望着那山高呀
山上长满了红樱桃
樱桃难摘呀口难开
姑娘你心里话我真难猜
另外如《新疆英孜》、《虽岗诺西卡》、孙悦的《永远在一起》等,都是在《吉尔拉》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各具特色。
最后,在1989年,任天堂公司获得游戏“俄罗斯方块”的代理权后,将俄罗斯民歌“Korobeiniki”的曲调改变成了游戏背景音乐,名为“Tetris theme”。也就是在下图这种游戏机里,我们小时候每天听到的旋律。现在各大音乐软件中搜“Tetris”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版本,如电音、摇滚、钢琴等。这也是“siganushiga”的旋律得以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