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中的加密解密

引言

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应用场景中,通过网络传递数据需要进行加密以保证安全。本文将简单地介绍了加密解密的一些概念,以及相关的数字签名、证书,最后介绍了如何在.NET中对数据进行对称加密和解密。

加密和解密

说到加密,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MD5了,记得几年前我刚开始接触Web编程的时候,研究的一个ASP论坛程序,它的用户密码就是采用的MD5进行加密。MD5实际上只是一种散列运算,或者可以称为单向的加密,即是说无法根据密文(加密后的数据),推导出明文(原数据)。而我们下面要说明的,是在加密后可以进行解密、还原数据的。对于欲进行加密的对象,有的人称为消息,有的人称为数据,有的人称为信息,为了避免混淆,在本文后面部分,我统一将其称为消息。那么加密是什么呢?加密是通过对消息进行编码,建立一种安全的交流方式,使得只有你和你所期望的接收者能够理解。

那么怎么样才能叫安全呢?消息在接收方和发送方进行安全传递,一般要满足下面三个要点:

  1. 消息的发送方能够确定消息只有预期的接收方可以解密(不保证第三方无法获得,但保证第三方无法解密)。
  2. 消息的接收方可以确定消息是由谁发送的(消息的接收方可以确定消息的发送方)。
  3. 消息的接收方可以确定消息在途中没有被篡改过(必须确认消息的完整性)。

加密通常分为两种方式: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接下来我们先看看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的思路非常简单,就是含有一个称为密钥的东西,在消息发送前使用密钥对消息进行加密,在对方收到消息之后,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解密。根据密钥来产生加密后的消息(密文)的这一加工过程,由加密算法来完成加密算法通常是公开的。它的流程如下:

  1. 发送方使用密钥对消息进行加密。
  2. 接收方使用同样的密钥对消息进行解密。

可以使用下面一副图来表示:

.Net中的加密解密

对称加密存在这样两个问题:

  1. 虽然可以通过密钥来保证消息安全地进行传递,但是如何确保密钥安全地进行传递?因为发送者和接收者总有一次初始的通信,用来传递密钥,此时的安全如何保证?
  2. 接收者虽然可以根据密钥来解密消息,但因为存在上面的问题,消息有可能是由第三方(非法获得密钥)发来的,而接收方无法辨别。

为了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就需要介绍一下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的接收者和发送者都持有两个密钥,一个是对外公开的,称为公钥,一个是自行保管的,称为私钥。非对称加密的规则是由某人A的公钥加密的消息,只能由A的私钥进行解密;由A的私钥加密的消息只能由A的公钥解密。此时我们可以得出接收方、发送方有两个公钥两个私钥一共四个密钥,我们先看看两种简单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都是只使用两个密钥。

第一种模式只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和私钥,称为加密模式。

加密模式

在加密模式中,由消息的接收方发布公钥,持有私钥。比如发送方要发送消息“hello,jimmy”到接收方,它的步骤是:

  1. 发送方使用接收者的公钥进行加密消息,然后发送。
  2. 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消息进行解密。

可以使用下面一幅图来描述:

.Net中的加密解密

在这种模式下,如果第三方截获了发送者发出的消息,因为他没有接收者的私钥,所以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毫无意义。可见,它能够满足本文最开始提出的消息安全传递的要点一:消息的发送方能够确定消息只有预期的接收方可以解密(不保证第三方无法获得,但保证第三方无法解密)

除此以外,因为接收方的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个公钥来加密消息并发往接收者,而接收者无法对消息进行判别,无法知道是由谁发送来的。所以,它不满足我们开始提出的消息安全传递的要点二:消息的接收方可以确定消息是由谁发送的(消息的接收方可以确定消息的发送方)。

这个问题可以在下面的认证模式中得到解决。

认证模式

在认证模式中,由消息的发送方发布公钥,持有私钥。比如发送者要发送消息“Welcome to Tracefact.net”到接收者,它的步骤是:

  1. 发送者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消息进行加密,然后发送。
  2. 接收者使用发送者的公钥对消息进行解密。

可以用下面一副图来表述:

.Net中的加密解密

在这种模式下,假如发送方叫做Ken,接收方叫做Matthew,因为Matthew只能使用Ken的公钥对消息进行解密,而无法使用Molly、Sandy或者任何其他人公钥对消息进行解密,所以他一定能够确定消息是由Ken发送来的。因此,这个模式满足了前面提出的消息安全传递的要点二。

与此同时,因为Ken的公钥是公开的,任何截获了该消息的第三方都能够使用Ken的公钥来对消息进行解密,换言之,消息现在是不安全的。因此,与加密模式正好相反,它无法满足前面提出的消息安全传递的要点一。

而不管是采用加密模式还是认证模式,都没有解决加密解密中的要点三:接收方必须能够确认消息没有被改动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引入了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

基本实现

数字签名实际上就是上面非对称加密时的认证模式,只不过做了一点点的改进,加入了散列算法。大家比较熟悉的散列算法可能就是MD5了,很多开源论坛都采用了这个算法。散列算法有三个特点:一是不可逆的,由结果无法推算出原数据;二是原数据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变化,都会使散列值产生巨大的变化;三是不论多么大或者多么少的数据,总会产生固定长度的散列值(常见的为32位64位)。产生的散列值通常称为消息的摘要(digest)。

那么如何通过引入散列函数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呢?也就是接收方能够确认消息确实是由发送方发来的,而没有在中途被修改过。具体的过程如下:

  1. 发送方将想要进行传递的消息进行一个散列运算,得到消息摘要。
  2. 发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摘要进行加密,将消息和加密后的摘要发送给接收方。
  3. 接收方使用发送方的公钥对消息和消息摘要进行解密(确认了发送方)。
  4. 接收方对收到的消息进行散列运算,得到一个消息摘要。
  5. 接收方将上一步获得的消息摘要与发送方发来的消息摘要进行对比。如果相同,说明消息没有被改动过;如果不同,说明消息已经被篡改。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一副图来表述:

.Net中的加密解密

我们可以看出,数字签名通过引入散列算法,将非对称加密的认证模式又加强了一步,确保了消息的完整性。除此以外,注意到上面的非对称加密算法,只是对消息摘要进行了加密,而没有对消息本身进行加密。非对称加密是一个非常耗时的操作,由于只对消息摘要加密,使得运算量大幅减少,所以这样能够显著地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同时,它依然没有确保消息不被第三方截获到,不仅如此,因为此时消息是以明文进行传递,第三方甚至不需要发送方的公钥,就可以直接查看消息。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只需要将非对称加密的认证模式、加密模式以及消息摘要进行一个结合就可以了,这也就是下面的高级模式。

高级实现

由于这个过程比上面稍微复杂了一些,我们将其分为发送方和接收方两部分来看。先看看发送方需要执行的步骤:

  1. 将消息进行散列运算,得到消息摘要。
  2. 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消息摘要加密(认证模式:确保了接收方能够确认自己)。
  3. 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消息进行加密(加密模式:确保了消息只能由期望的接收方解密)。
  4. 发送消息和消息摘要。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接收方所执行的步骤:

  1. 使用发送方的公钥对消息摘要进行解密(确认了消息是由谁发送的)。
  2. 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消息进行解密(安全地获得了实际应获得的信息)。
  3. 将消息进行散列运算,获得消息摘要。
  4. 将上一步获得的消息摘要 和 第一步解密的消息摘要进行对比(确认了消息是否被篡改)。

可以看到,通过上面这种方式,使用了接收方、发送方全部的四个密钥,再配合使用消息摘要,使得前面提出的安全传递的所有三个条件全都满足了。那么是不是这种方法就是最好的呢?不是的,因为我们已经说过了,非对称加密是一种很耗时的操作,所以这个方案是很低效的。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它来解决对称加密中的密钥传递问题,如果你已经忘记了可以翻到前面再看一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使用这里的高级实现方式来进行对称加密中密钥的传递,对于之后实际的数据传递,采用对称加密方式来完成,因为此时已经是安全的了。

证书机制

与数字签名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证书机制了,证书是用来做什么呢?在上面的各种模式中,我们一直使用了这样一个假设,就是接收方或者发送方所持有的、对方的公钥总是正确的(确实是对方公布的)。而实际上除非对方手把手将公钥交给我们,否则如果不采取措施,双方在网络中传递公钥时,一样有可能被篡改。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就需要证书机制了:可以引入一个公正的第三方,当某一方想要发布公钥时,它将自身的身份信息及公钥提交给这个第三方,第三方对其身份进行证实,如果没有问题,则将其信息和公钥打包成为证书(Certificate)。而这个公正的第三方,就是常说的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当我们需要获取公钥时,只需要获得其证书,然后从中提取出公钥就可以了。

.NET中加密解密的支持

对称加密和解密

相信通过前面几页的叙述,大家已经明白了加密解密、数字签名的基本原理,下面我们看一下在.NET中是如何来支持加密解密的。正如上面我们所进行的分类,.NET中也提供了两组类用于加密解密,一组为对称加密,一组为非对称加密,如下图所示:

.Net中的加密解密

上面的类按照名称还可以分为两组,一组后缀为“CryptoServiceProvider”的,是对于底层Windows API的包装类,一组后缀为“Managed”,是在.NET中全新编写的类。现在假设我们以TripleDES作为算法,那么加密的流程如下:

  1. 先创建一个TripleDESCryptoServiceProvider的实例,实例名比如叫provider。
  2. 在provider上指定密钥和IV,也就是它的Key属性和IV属性。这里简单解释一下IV(initialization vector),如果一个字符串(或者数据)加密之前很多部分是重复的比如ABCABCABC,那么加密之后尽管字符串是乱码,但相关部分也是重复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入了IV,当使用它以后,加密之后即使是重复的也被打乱了。对于特定算法,密钥和IV的值可以随意指定,但长度是固定,通常密钥为128位或196位,IV为64位。密钥和IV都是byte[]类型,因此,如果使用Encoding类来将字符串转换为byte[],那么编码方式就很重要,因为UTF8是变长编码,所以对于中文和英文,需要特别注意byte[]的长度问题。
  3. 如果是加密,在provider上调用CreateEncryptor()方法,创建一个ICryptoTransform类型的加密器对象;如果是解密,在provider上调用CreateDecryptor()方法,同样是创建一个ICryptoTransform类型的解密器对象。ICryptoTransform定义了加密转换的运算,.NET将在底层调用这个接口。
  4. 因为流和byte[]是数据类型无关的一种数据结构,可以保存和传输任何形式的数据,区别只是byte[]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NET采用了流的方式进行加密和解密,我们可以想到有两个流,一个是明文流,含有加密前的数据;一个是密文流,含有加密后的数据。那么就必然有一个中介者,将明文流转换为密文流;或者将密文流转换为明文流。.NET中执行这个操作的中介者也是一个流类型,叫做CryptoStream。它的构造函数如下,共有三个参数:

    public CryptoStream(Stream stream, ICryptoTransform transform, CryptoStreamMode mode)

  5. 当加密时,stream为密文流(注意此时密文流还没有包含数据,仅仅是一个空流);ICryptoTransform是第3步创建的加密器,包含着加密的算法;CryptoStreamMode枚举为Write,意思是将流经CryptoStream的明文流写入到密文流中。最后,从密文流中获得加密后的数据。
  6. 当解密时,stream为密文流(此时密文流含有数据);ICryptoTransform是第3步创建的解密器,包含着解密的算法;CryptoStreamMode枚举为Read,意思是将密文流中的数据读出到byte[]数组中,进而再由byte[]转换为明文流、明文字符串。

可见,CryptoStream总是接受密文流,并且根据CryptoStreamMode枚举的值来决定是将明文流写入到密文流(加密),还是将密文流读入到明文流中(解密)。下面是我编写的一个加密解密的Helper类:

 

.Net中的加密解密
// 对称加密帮助类
public class CryptoHelper {

    
// 对称加密算法提供器

    private ICryptoTransform encryptor;     // 加密器对象
    private ICryptoTransform decryptor;     // 解密器对象
    private const int BufferSize = 1024;

    
public CryptoHelper(string algorithmName, string
 key) {
        SymmetricAlgorithm provider 
=
 SymmetricAlgorithm.Create(algorithmName);
        provider.Key 
=
 Encoding.UTF8.GetBytes(key);
        provider.IV 
= new byte[] { 0x120x340x560x780x900xAB0xCD0xEF
 };

        encryptor 
=
 provider.CreateEncryptor();
        decryptor 
=
 provider.CreateDecryptor();
    }

    
public CryptoHelper(string key) : this("TripleDES"
, key) { }

    
// 加密算法

    public string Encrypt(string clearText) {
        
// 创建明文流

        byte[] clearBuffer = Encoding.UTF8.GetBytes(clearText);
        MemoryStream clearStream 
= new
 MemoryStream(clearBuffer);

        
// 创建空的密文流

        MemoryStream encryptedStream = new MemoryStream();

        CryptoStream cryptoStream 
=

            
new CryptoStream(encryptedStream, encryptor, CryptoStreamMode.Write);

        
//
 将明文流写入到buffer中
        
// 将buffer中的数据写入到cryptoStream中

        int bytesRead = 0;
        
byte[] buffer = new byte
[BufferSize];
        
do
 {
            bytesRead 
= clearStream.Read(buffer, 0
, BufferSize);
            cryptoStream.Write(buffer, 
0
, bytesRead);
        } 
while (bytesRead > 0
);

        cryptoStream.FlushFinalBlock();

        
// 获取加密后的文本

        buffer = encryptedStream.ToArray();
        
string encryptedText =
 Convert.ToBase64String(buffer);
        
return
 encryptedText;
    }

    
// 解密算法

    public string Decrypt(string encryptedText) {
        
byte[] encryptedBuffer =
 Convert.FromBase64String(encryptedText);
        Stream encryptedStream 
= new
 MemoryStream(encryptedBuffer);

        MemoryStream clearStream 
= new
 MemoryStream();
        CryptoStream cryptoStream 
=

            
new CryptoStream(encryptedStream, decryptor, CryptoStreamMode.Read);

        
int bytesRead = 0
;
        
byte[] buffer = new byte
[BufferSize];

        
do
 {
            bytesRead 
= cryptoStream.Read(buffer, 0
, BufferSize);
            clearStream.Write(buffer, 
0
, bytesRead);
        } 
while (bytesRead > 0
);

        buffer 
=
 clearStream.GetBuffer();
        
string clearText =

            Encoding.UTF8.GetString(buffer, 
0, (int)clearStream.Length);

        
return
 clearText;
    }

    
public static string Encrypt(string clearText, string
 key) {
        CryptoHelper helper 
= new
 CryptoHelper(key);
        
return
 helper.Encrypt(clearText);
    }

    
public static string Decrypt(string encryptedText, string
 key) {
        CryptoHelper helper 
= new
 CryptoHelper(key);
        
return
 helper.Decrypt(encryptedText);
    }
}

你可能感兴趣的:(.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