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过半年多的努力,《ASP.NET 3.5+SQL Server网站模块化开发全程实录》一书终于得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顺利出版。
第一次出版此类图书,不免其中会有诸多纰漏,还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正、批评。本书定位的读者群为:初、中级网站开发人员,兼顾一些入门的基本知识。本人提供无偿在线技术支持:QQ:498977166(QQ群:106230270),MSN:[email protected],Skype:szw2003,Email:[email protected]。
写书真的是一件十分累人的事。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我一直怀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尽量简洁地表述我的想法,不过刚写不久便发现这实在不是一件能够轻易做到的事。且不说“言无不尽”着实需要何等的功力(我想这可能也正是其他许多同类作者正忙于苦练的),由于本书的受众定位在初、中级开发人员,所以讲到一些有跳跃性内容的时候又必须回头补充一些可以使之连贯的知识,于是顾此失彼的情况也偶有发生,好在有经验丰富的朱印宏大师从旁把关、指导。
说来话长,其实写作是鄙人自小长久以来的爱好,但是写程序类的书后发现这需要两般完全不同的境界。草略总结一二,以备自省并供他人参证:
1. 口语化。写书和写别的文章不同的是,并非想什么就能写什么,一定要站在读者的立场写读者需要知道的东西,并且要用书面语。于是脑子里总有一个对象时刻存在着,时间一长写得投入了,就会不自觉出现一些“你”“我们”之类的用语(当然不得不承认,这种表达方式也是受到了诸多英文原文或译文的影响)。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说的“它山之石”并非是要“挪用”它,而是作为对自己文章水平的一种考量标准,并且可以了解时下读者感兴趣的内容范围(毕竟单枪匹马去做读者关注热点的市场调查往往无功而返)。还有更重要的是,多了解市场上图书的信息可以有意识地在一些可能冲突的点上迂回而行,或是将其补充完善,可算是一种提高图书含金量的途径。
3. 效率。说到“效率”我时常把这两个字分开来解释。“效”即写书的成效、质量、成果,我们如果期待一个完美的结果,必须花功夫在这一点上,无效之书,屯而废之。“率”既写书的速率,IT类图书不同于其他小说、文集,IT类图书的知识热点持续时间多数并不长(能够长达数十年、二十年的着实不多见。尤其是近年的.NET的知识,可谓层出不穷,月月推新),所以要把握住市场,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速度。所以总的来说,“效”重在提高书的质量,“率”重在提高图书的受关注程度的可能性和本身的实用性。
4. 权衡好专注和全面。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主题,程序类的书也不例外,但是程序类的书往往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基础(除非其主题就是介绍编程基础的)。只不过这个“基础”常常难于把握,尤其面向初、中级的读者,出版社的要求必然是“尽量详尽介绍”,但是倘若碰到每一个有跳跃性的知识点的时候,都把关联的东西说一遍,那么就容易使读者迷失方向,譬如这书可能要叫《ASP.NET 3.5+SQL Serve大杂烩开发全程实录》了。所以把握好专注和全面的程度,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种最基本的责任和态度。
5. 坚持科学发展观。还是要说到程序类(注意不一定是IT类)的书和其他类书的一些差别。如果我们出版文集,那么一旦出版,除了错别字以外几乎不用关心其内容的调整。但程序类书不一样。程序的发展往往快于出版、再版的速度,所以写书的时候一定不能把有些东西写死(比如写此书期间,ASP.NET MVC才刚出V1.0,但是今天看到都有V2.0 Preview了,Silverlight等等也是如此),因此写一些“实况”的时候最好加上一个时间范围,一方面以免误导读者,另外一方面可以有意识地使自己长期关注这方面的信息(除非绝版或者绝笔了)。除了程序的客观发展以外,主观因素也是如此。书是人写的,而人的思想、知识始终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当我们不能保证所写的每一句话都是恒久不变的真理的时候,保持一种谦虚谨慎、迭代进步的态度,也是一种维持图书生命力,同事对读者负责的精神(就如同写程序发生bug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我们处理bug的态度一定要细致、坚决)。
毕竟写了不少的时间,想说的还有不少,但是本着“权衡好专注和全面”的原则,先挑选一些我觉得最重要的、或是尚有不足的地方与大家分享。
回过头来再说两句有关本书的,此书有本人(苏震巍)和朱印宏大师共同创作,合作十分愉快。全书共15章,我主要负责了第8-15章的全部创作,以及第1、2章的部分工作,以及全部的视频录制。
以下是本书的目录和封面:
目录:
本书可在【卓越】及【中国互动出版网】进行网上订阅:
http://www.china-pub.com/4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