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技术人都有一个“一生精研技术”的专家梦,然而大部分人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都会选择提升管理能力、补全商业思维,转型为综合型技术人才,原因:事业需要。
《科创人》创刊至今采访近50位技术出身的创业者或企业高管,鲜见技术专家类型C某O,本期专访嘉宾SmartX CTO张凯却始终“迷恋”于技术本身。在与张凯的沟通中,话题逐渐聚焦于“想选择技术专家这条成长路线,需要做到的那些事”。
简介·SmartX
SmartX(北京志凌海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年,以超融合软件SMTX OS和Halo一体机形式交付敏捷、可靠的超融合与分布式块存储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构建高效、易扩展的IT基础架构。
SmartX是国内少有以自主研发而非开源的方式打造产品和技术的IT基础架构初创。虽才成立七年,其在中国金融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公司中已排名第一。近期,SmartX宣布完成2亿元B+轮与C轮融资,面向千亿级企业云市场打造新一代分布式计算和存储引擎。
一.选择具有长期价值的技术赛道
很少有人是天生的长期主义者,大学时期,张凯就读于北邮通信工程专业,报考原因是“行业火,工资高”。几年过去,他隐隐感觉这一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般,“国内出色的企业不太多,华为等少数几家”。
深思熟虑之后,张凯决定调整人生方向,研究生成功考入清华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研究所——国内最顶尖的计算机研究所之一,主攻并行计算及峰值系统相关的技术课题。导师是高性能计算机在大气、气候、石油等领域应用的顶级专家,张凯却独独对基础架构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认为基础架构具有长期价值,它是计算机工业体系的刚需,相比于那些研究一两年就转化为商业项目运营、销售的技术,基础架构可以研究上10年、20年、30年”。
二.足以得到专家团队认可的硬核技术力
技术人天生骄傲,尤其是希望走技术专家发展路线的朋友,想必都会在某一技术领域内拥有绝对自信。
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判断自身技术力是否硬核的标准各不相同,相对通用普适的一条标准是:能否在技术研究团队中担任要职或核心成员。潜台词是,“是否得到技术专家团队对你的认可”。
张凯研究生毕业后,加入百度基础架构部——也就是在技术圈内颇受认可的INF,一度被称为“百度技术团队最值得一去的部门”,在被打散编入智能云之前都代表着百度团队的技术标高。
但是,硬核技术团队绝不是技术人的避世桃源,不少人会犯下将职场长期主义价值观与“在某个合适的岗位一劳永逸地待下去”划等号的错误。事实恰恰相反,为了保持最核心的人生价值,需要在正确的时机主动求变。
三.以长远眼光决策成长,不迷信大厂光环
加入INF团队时,张凯期待着硅谷式的技术生活:专注于技术研究,在与技术前辈大牛的贴身交流、学习中实现快速成长,时不时看到自己精研的技术方案在商业或其他领域实现转化,不断改变着外部世界 ……
在早期学习阶段的两年中,张凯享受着这种单纯的快乐,但随着他越来越多地参与高层会议讨论,他发现左右技术团队发展方向和具体工作的决定性因素中,技术因素比例并不如想象中高,甚至在某些时候几乎为零。
“INF被公认为是一流的BAT技术Team,但和我预期的发展方向依然有些出入,我希望能够加入真正的技术驱动型团队”。
四.加入真正的技术驱动型团队
2013年,张凯加入了清华学长兼球友徐文豪、王弘毅创建的SmartX。随着张凯加入,团队正式确立以“提供更优秀的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背后的思考是:
1. 市场天花板高,长期刚需
2. “多快好省”的优化方向具有长期性,优化指标明确
3. 彼时可用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都不靠谱,“以技术视角评价做得很差”
4. 团队合伙人都倾向于打造一个Solid的技术壁垒,张凯用“迷恋”形容大家对技术门槛的喜爱
5. 国内竞争者不多
最终,SmartX确定将分布式块存储作为产品核心,但考虑到存储功能并非入口,相对边缘化、偏后,团队决定自研一套全栈解决方案,“类似Openstack,但是我们全都要自己写一遍”。
五.将“追求极致”刻进DNA中
SmartX做的第一款产品是软件定义分布式块存储,其目标是“做全球最好的软件定义分布式块存储”。传统的IT基础架构,尤其是集中式存储,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有效支撑企业业务快速扩张的需求。借鉴互联网公司的经验,IT架构和存储系统都需要向分布式架构演进。然而,在当年市面上无法找到优秀的商用分布式系统,开源分布式系统又存在着严重弊端。
张凯和其他两位创始人决定,通过自主研发而非开源打造最好的分布式块存储。由于开发周期长、对用户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靠性影响大、生产环境验证难度大,分布式块存储可谓是IT基础架构升级中的最大瓶颈,一度成为国外厂商固守中高端市场的重要护城河。
SmartX选择开拓对IT基础架构要求最为严苛的金融行业,攻坚制高点。目前,SmartX已能在超融合领域中高端市场与国外一线厂商正面对抗,不仅服务于多个金融细分领域的头部客户,更被大量应用于对可靠性、性能等方面需求标准严苛的生产环境。
六.基于全球视野洞察科技动态
技术创新具有典型的非连续性特征,能够在某一领域内长期保持技术优势的团队少之又少。张凯对这一客观规律有着清醒的认知,亦保持着高度警觉,关注全球科技动态、大量阅读Paper已成为他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七. 常驻一线
“当CTO还要敲代码?”
大部分时候,“CTO亲自敲代码”这场面,约等于拳拳到肉地打脸研发团队技术能力不足,但对于技术专家型CTO来说,常驻一线就是应有之义。
▲张凯至今依旧坚持高强度参与一线工作——请程序员朋友们关爱手部健康。
八. 能够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
“SmartX发展至今,离不开客户的支持,不仅是资金进账,更为宝贵的是客户提供了大量验证场景和价值反馈。”
被问到加入SmartX后印象最深的瞬间,张凯思忖片刻给出了答案:“当我们的软件成功部署在上千台服务器上那一天,现在这事也许很常见了,但在2016年这种规模的验证机会实在不多。”
市场反馈是判断技术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张凯和团队,始终坚持让技术真正在客户的生产环境中部署,并根据客户反馈不断打磨,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