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笔记 第九章 货币需求、供给、均衡

《金融学》笔记 第九章 货币需求、供给、均衡

前言

在《《金融学》笔记》中开了一个头,现在完善具体细节。

金融范畴篇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

第二章 货币制度

第三章 信用、利息和利率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篇

第五章 金融市场

第六章 金融机构

第七章 商业银行

第八章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调控篇

第九章 货币需求、供给、均衡

第十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文章目录

  • 《金融学》笔记 第九章 货币需求、供给、均衡
    • 前言
    • 笔记
      •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 一 货币需求
        • 二 货币需求的分类
        • 三 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
      • 第四节 货币供给
        •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 (二)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不要求)
        • (三)形成机制
        • ( 四 ) 关于贷款决定存款的质疑
        • (五)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 (六)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的过程
        • (七)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 补充
        • 货币需求
        • 货币供给
        • 货币均衡
    • 总结

笔记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一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人们愿意以货币的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

(二)理解 :

1、不能将货币需求仅理解为一种纯心理的主观占有财产。

2、人们产生对货币需求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所具有的职能。

3、货币需求主要是一个宏观经济学问题。

4、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适应,研究货币供给,不能随便超越货币需求这一范畴。

二 货币需求的分类

(一)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

按动机分:主观货币需求/ 客观货币需求

1、主观货币需求:个人、家庭或单位在主观上希望拥有货币的欲望。

2、客观货币需求:个人、单位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能满足其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货币。

①微观货币需求: 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的最适合的货币需求。

②宏观货币需求: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必需的货币量。

二者差异性:

①研究的动机不同。宏观货币需求是从国民经济总体出发,去探讨一国经济客观上所需货币量;微观货币需求着眼于一个经济单位,研究每一个经济单位持有多少货币最为合算,即机会成本最低和所得效用最大。

②包含的内容不同。宏观货币需求一般指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需要的货币量,它不包括货币发挥储藏手段职能需要的货币量;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个人手持现金或者企业单位库存现金以及各自在银行保留存款的必要量,即指货币执行储藏手段职能需要的货币量。

③研究的方法不同。宏观货币需求注重于动态的客观研究,而微观货币需求则注重于静态的主观研究。

(二)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一个社会或是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的情况下的货币需求量,一般用Md表示。真实货币需求则是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求量, 也就是以某一不变价格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量对货币的需求。

三 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

1、所谓货币:一般等价物

2、所谓资金: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占用和周转的、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可以增值的一定价值量。

3、货币和资金的区别:

①存在形态不同

②运动过程不同

③需要量的规律不同

4、货币和资金的联系:

①资金的总价值总是以一定的货币量来表现的。

②资金总有一部分存在于货币形态,即货币资金形态,货币资金具有资金和货币的两重属性。

③各种类型的资金和货币在其各自运动中可以转化。

④流通中的货币量大部分为资金运动服务,且资金循环的一头一尾都与货币的流通交织在一起。

⑤各种类型的资金紧张往往集中表现在货币资金上

第四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1、概念:所谓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行服务的货币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给的存款货币和现金两部分构成。

2、理解

①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是一国在某一时点上的货币量。

②货币供给是实实在在地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

③由银行通过各项资产业务实际投放的货币量与社会对货币的正常需求量相一致。

④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十分困难。

(二)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不要求)

(三)形成机制

1、货币出自银行(个人所持货币的来源、社会各单位所持货币的来源)

2、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现实流通中各种形态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的渠道注入)

( 四 ) 关于贷款决定存款的质疑

1、“贷款决定存款”与“多贷多存”

2、“贷款决定存款”与“具有最重要意义的始终是存款”

3、“贷款决定存款”与“商业银行在信用创造中的作用”

4、“贷款决定存款”与信贷失控

5、“贷款决定存款”与组织存款

(五)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

两者转化: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必须以贷款作为条件。

(六)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的过程

1、不能创造贷款货币的两个特列①全额现金准备制度②现金放贷

2、产生多倍多贷的过程

3、多倍紧缩存款的过程

(七)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这个限度主要是取决于两个因素: 其一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 它要求银行体系必须适度创造货币; 其二是商业银行在存款创造的过程中, 不仅要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低的制约, 而且要受诸如超额存款准备金、 现金漏损率等因素的影响。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2、现金漏损率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3、超额存款准备金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4、定期存款准备金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补充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

货币需求理论:古典经济学派、马克思、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现代货币主义(货币学派)

货币需要量的测算:权变法、规则法;中国传统的货币需要量确定方法(1:8的经验数据、定额法、增长率计算法);多项挂钩法和单项挂钩法;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信用创造

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出自银行、信用货币、贷款引出存款;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个人、单位、商业银行、中央银行;

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货币均衡

货币均衡是值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货币失衡及其调整途径;

开发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均衡;

总结

这一部分没写好,细节地方没有讲。重点是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结合《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和《银行也在“印钱”?》可以更好的理解。

暂时写这些

更新地址:GitHub

更多内容请关注:CSDN、GitHub、掘金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融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