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江苏大运河文化创新性展示的人工智能数字艺术与设计人才培养”课程开课第九天。由江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钱鹏江和帕森斯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肅綱 (Kyle Li)作为主讲人,分别为学员们讲述了《图像的智能处理技术-图像的分割及融合》和《基于processing的人工智能算法应用概述》。
演讲主题:《图像的智能处理技术-图像的分割及融合》
主讲人:钱鹏江
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技术及应用;生物医学成像处理等。
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弱人工智能,机器只不过看起来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第二阶段为强人工智能,机器具有人的情绪、人的意识;第三阶段为超人工智能,机器具有超越人类的能力,在意识领域比人类强。
人工智能对艺术具有正面的影响,它能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展想象空间,推动文艺理念的革新;但是人工智能在艺术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弱人工智能难以具备人类感性思维,弱人工智能缺乏真正的创造力和个性化,即艺术创造和自由意志是不能被机器取代的。
目前,人工智能正处于成长期,它与文学创作的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微软小冰创作了第一本人工智能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清华大学语言与信息中心研发了古典诗歌机器人微微,并通过了“图灵测试”;同时国内外主流媒体已经在特定领域应用了机器人写稿和编剧。人工智能也能助力音乐的创作,AIDuat—Google Magenta项目和DeepBach项目被称为音乐届的AlphaGo。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设计师鲁班,每秒能制作8000张海报;小蚁科技的“小蚁AI艺术”小程序,将人工智能融入中国传统绘画。
对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艺术家,要正确认识他们的关系。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劳动部分被人工智能取代了,但是成为艺术的那部分内容即人的自由意志是不可能被替代的。
人工智能和艺术结合在未来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优化算法可以增加设计的多样性;通过了解目标人群的行为或者偏爱,分析客户的反馈建议,建立智能设计系统创新令人满意的作品;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变得越来越智能,不仅能够识别艺术品元素并能通过分析学习创建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的作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具有学习艺术和设计元素能力的AI可以为增强用户体验提出建议,使得用户定制个性化设计变得更加容易。
演讲主题:《基于processing的人工智能算法应用概述》
主讲人:李肅綱 (Kyle Li)
帕森斯设计学院副教授,目前全美设计学院排名第一的帕森斯设计艺术学院大学部设计与科技系前系主任, 资深投影数字空间互动设计师,在游戏式的学习和游戏体验设计及研究方面经验丰富,曾担任纽约多项获奖SMALL LAB的首席设计师及及策划者。
创意编程是以原有的计算机语言语法为基础,转化成方便零编程基础的人使用。它们在语法上简易许多,并具有许多贴心及人性化的设计。所有的原始代码及开发环境开放,主要用于艺术、影像、影音的设计与处理。所有的创意编程软件中,processing相对来说是应用率最高的,也是我们在这次培训中主要学习的软件。
Processing是一种计算机语言,以JAVA语法为基础,可转化成JAVA程序。Processing的创始者:Casey Reas与Ben Fry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oratory) 旗下美学与运算(Aesthetics & Computation Group) 的成员。美学与运算小组由著名的计算机艺术家John Maeda领导,于一九九六年成立至今,在短时间内声名噪,以其高度实验性及概念性的作品,既广且深地在艺术及设计的领域里,探索计算机的运算特质及其带来源源不绝的创造性。
Processing可以说是一门写给设计师和艺术家的编程语言,其简单易用的特性能让你快速实现你想要表达的创意效果,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其拓展性也变得很强,可以和很多领域进行快速对接,它的出现,对推动互动艺术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学员 · 心得
今天是8月9日,也是江苏省艺术基金2020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江苏大运河文化创新性展示的人工智能数字艺术与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开班的第十天,也是这个项目进行的第二个阶段。在今天钱鹏江教授与Kyle Li教授两位教授的课程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主办方期望的学员能够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完成从“单一背景人才到复合型、主题型人才的转变”的培训主旨。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在文化源流及研究方法上,让我们整体对大运河及其相关研究有了相关理论知识的积淀;那第二阶段的学习内容,便充分对应了本次项目中所提及的人工智能、数字艺术与设计相关的技能层面的知识。
上午钱鹏江教授在课程中,跟我们分享了人工智能与艺术的相关案例,在案例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AI技术赋能给艺术所带来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不仅触发新的艺术语言,让艺术创作更具创造性与未知性,技术的融入更能扩展人类的审美认知,让人类更具包容性与思辨性,这也让艺术家和设计者在自己的领域有了更多拓展的可能性。
下午Kyle Li的工作坊主题课程“CREATIVE CODING”中对于创意代码在教育领域中的交互应用进行了分享,让我感受颇深。互动感与体验感以及科技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可以成为良好的教育机会,作为一名高校教育者,我想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应从此角度做更深度的思考。下午课程的后半部分Kyle Li给我们讲了Processing的一些基础操作知识,这让出身于艺科的我一时有点懵。当我们在接触一个新知识体系,尤其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领域的时候,开始我想都是艰难的。但是至少在这样的课程中,我了解到这样的技术,可以让艺术、设计这样的学科找到新的与世界联结的方式,我想这就是收获,至于技能,我想只要坚持就能学会。在对新的技术与工具的掌握过程中,我想应该记住Kyle老师的那句经典的话“做出新的创新,而不是只对工具的应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钱静,设计学博士,泰州学院讲师。对传统工艺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产品设计等均有较深入的了解与实践,具有丰富的学习及实践经历。目前着重于现代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如何有效衔接之研究,并关注传统艺术的未来发展动态及趋向研究。
合影留念
项目负责人章洁为钱鹏江教授颁发聘书
李肅綱 (Kyle Li)教授processing线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