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招回顾

磕磕绊绊,秋招算是正式结束了,拿到了腾讯、百度、京东、58、搜狐、米哈游等公司的offer,大数据和后端都有,最终决定加入百度做后端开发,感谢各位面试官的赏识,希望大家都能越来越好。在这里也随便写点东西纪念一下,同时对秋招作个总结。

注: 博主暑期在华为实习,回来有点晚,错过了正式批,上面的ofr只有58是正式批拿到的,其余都是补招上岸,所以说还没拿到心仪ofr的同学也不必过于灰心,还是有机会的。

简历篇

说句题外话,博主一直觉得秋招非找大数据不可,于是前期简历全投大数据,后来发现小伙伴笔试分一样,但由于是后端开发就有面试邀请,博主投的大数据人招的少,大多笔试都过不去,于是10月果断转后端开发,制作了一份后端简历,所以在这里也劝找大数据的小伙伴不要只报大数据,hc就摆在那里,难度确实更大。后来面快手时由于报的java开发,简历却投成了大数据的那份,于是每次面试时都问为什么报java开发简历上写的却是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并且直接把java当大数据岗位面,三面时看到面试官的表情就知道可能要凉,果然三面折戟。

之所以把简历放在第一章,是因为一份用心的简历确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HR在评估简历时就能看出来我们找工作的态度,技术面时面试官也基本是根据简历来问。博主参加春招时就做了一份简历,是在超级简历上用模板制作的,后面也是在这份简历的基础上一直修改,秋招持续期间也一直在改。

我们都知道简历中项目经历部分要详写,但其实简历中还有一个部分——专业技能也要用心,这里可以给面试官埋点,比如写上"熟悉Java SE、Java集合,了解JVM,对于Java内存模型,GC,类加载等知识有一定了解",这样面试官很可能就问这些知识了,博主秋招一面基本都会问这些,这其实无形缩小了面试范围。具体怎么制作一份优秀的简历在这里就不细说了,知乎上很多,这里只讲一下博主对简历这方面的感悟。

面试篇

就博主的经历来说,大部分面试流程都是一面基础,二面项目,三面业务,三面和二面有一些交叉,但三面更注重临场发挥。基础自不必说,大数据的话最好跟过源码,可以去找一些网上的大数据课程,里面有解读源码部分,博主看的是马士兵教育的大数据课程。后端的话光背八股文可能中小厂可以应付,但是大厂有可能会挂,比如问到线程同步,八股文只能应付皮毛,要结合源码跟面试官交流,就比如讲一下AQS、Sychronized底层源码是怎样的,通过哪个类来实现哪个特性这样。再比如计算机网络,通常从TCP和UDP的区别开始问,然后问TCP如何保证可靠传输,UDP又是怎么做的,再往下可能就是拥塞控制是怎么实现的。二面的话主要问项目,需要厘清思路,从项目的背景出发,然后是项目人数、数据量、数据来源、架构设计、自己负责的模块,层层递进,不会让人听的云里雾里。然后面试内容就会聚焦于你做的那部分,你可以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个技术,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个技术的,是怎么用的,有哪些亮点设计(就算自己觉得没有也要找一个出来,然后仔细包装成亮点)。基本这些问过之后二面时间也过去了。三面的话就看自己平时的积累了,通常是场景题,比如常见的秒杀场景,服务的高可用、保证数据一致性等问题。HR面问题也就那几个,但是有时候会问到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问题,比如你觉得你的缺点是什么?你相比于其他应聘者有哪些优势?这些问题要提前想好。

算法篇

算法的话把剑指offer上的题目练好,然后leetcode上的简单中等刷一刷就行,困难比较少考到,可以去网上搜LeetCode面试常考题。基本就OK了。牛客上的大厂真题感觉没什么参考价值,博主没有去练。

心态篇

秋招是很煎熬的过程,10月份实验室的其他小伙伴全是一线大厂,博主秋招就一个58,而且博主还出去实习了,好几个小伙伴都没有实习经历,当时内心还是感觉挺难受的,但是博主可能心态比较好,发现身边集邮现象比较严重,想着补招和春招肯定会有很多offer被释放出来,也就没那么慌了,于是一边准备毕设,一边关注补招,11月份看到有几家大厂开始补招就果断投了,全投后端开发,只有米哈游是大数据,但是面试和简历都会提一下自己也会大数据,这点可能有加分,毕竟掌握的技术栈多也是证明自己优秀的一种方式嘛。后面面试也顺风顺水,有些遗憾的是快手三面挂了,还是自己粗心投错了简历,其余的都过了。

所以心态要放平,如果秋招正式批没上岸,那自己不是又多了一些时间复习?补招和春招就更有把握了。而且虽然网上说春招会有一堆留学生和考研考公失败的人加入战场,但是博主认为他们都属于临时抱佛脚,和咱相比没有啥竞争力(没有看不起别人的意思,就是自我安慰一下)。

Offer选择篇

到了Offer选择这个阶段,说明我们手上已经有几个offer了,博主认为,先看岗位,再看业务和平台,最后看薪资,只要薪资不是差的太多(比如10w),博主都能接受。岗位的话就比如算法类、大后端类、大前端类。因为不找算法,所以博主的原则是有后选后,其次看平台和业务,业务可以去脉脉上搜,开个会员问问里面的员工,比如产品怎么样,DAU是多少,觉得有没有前景这样,平台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博主没有选择腾讯一方面是女朋友签了北京的公司,不想异地,另一方面是因为腾讯那边岗位是做B端的,博主还是想做C端业务。

总结

秋招固然是比较辛苦的,有的小伙伴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就直接结束秋招,这样相对来说轻松很多,但博主认为校园招聘就一次机会,一份好的offer会让自己少走好几年弯路,虽然有集邮的嫌疑,但这本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所以也无可厚非。

就写到这里吧,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归宿,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试,秋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