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

nCode : DesignLife 案例三——点焊结构的疲劳分析

  • 3.1 案例文件
  • 3.2 连接图标
  • 3.3 定义分析流程
    • 3.3.1 定义材质映射
    • 3.3.2 编辑载荷映射
  • 3.4 运行分析流程

本案例使用Spot Weld Analysis图形符号计算点焊钢构造的疲劳寿命。它是汽车车身的一部分,在轮拱周围和上方支撑车轮的主要垂直载荷(减震塔)。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1张图片

3.1 案例文件

此案例的数据文件位于nCode安装目录下\demo\designlife\03_SpotWeldFatigue\:

  1. shock_loads.s3t
  2. shock_spot.op2

将上述文件复制到工作文件夹中,并使用副本文件完成该实例。

3.2 连接图标

将所有必须使用的图标拖入工作区:

  1. Input选项板中,将FE InputTime Series Input图形符号拖到工作区中。
  2. DesignLife选项板中,将Spot Weld CAE Fatigue图形符号拖到工作区中。
  3. Display选项板中,将FE Display图标拖到工作区中。

现在需要连接各种输入/输出通道,并设置图形符号的属性,以便它们适合于分析。

图形符号的名称可以更改。例如,FE Input图形符号在拖入后名称末尾会自动添加“1”,这是因为它是第一个FE Input,并相应地自动编号。若要重命名,请在其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Rename

  1. 如下图所示连接输入/输出接口: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2张图片

  1. Available Data中:
    ● 将shock_spot.op2拖到FEInput1上;
    ● 将shock_loads.s3t拖到TSInput1上。可以从三个可用的通道中选择一个单独的通道,但我们需要这三个通道来进行分析,所以只需选择文件名即可。请注意,输入标志符号表示已添加测试。

还可以简单地将时间序列和FE模型数据文件拖到工作区中。GlyphWorks将检测它们的类型,并自动将它们插入正确类型的输入图标中。

  1. 在开始使用创建的流程之前,应该保存它。这不是强制性的步骤,但强烈建议这样做。要保存流程,请使用菜单选项File>save Process,并键入进程文件名,例如SimpleSpotWeld_mine.flo. 如果流程已保存,则Save Process As菜单选项也可用。

3.3 定义分析流程

我们在这个例子中使用的疲劳载荷是时间序列文件shock_loads.s3t。注意,它包含三个力的加载通道,单位是牛顿。s3t格式的替代品包括nCode的DAC或MTS RPC文件。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File Formats User Guide》。

  1. 勾选TSInput1Display复选框以生成频道的缩略图,并最大化显示以查看时间历史记录。现在将窗口还原回缩略图。

有限元模型包括指定给特性ID或组的特性,但其定义不包括本点焊分析所需的疲劳特性。我们现在需要将FE组名称映射到适当的疲劳特性名称。

  1. 右键单击点焊图标SpotWeldAnalysis1以打开Property菜单(如下图)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3张图片
对于本例,重要的选项是控制分析功能的属性选项,例如是否分析三个中间工作表。

在下面的Edit Material Mapping(材质映射)中,将会使用Materials Mapping对话框设置荷载和材质。

而在Fatigue Analysis of a Spot-welded Structure中,将会使用Load Mapping对话框设置载荷和材料。

3.3.1 定义材质映射

在这一步中,需要将材质映射到模型的三个组件,即每个焊缝的两个薄板所用的材质和熔核的材质。为此,我们将使用Edit Material Mapping功能来选择点焊材质。

  1. SpotWeldAnalysis1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Edit Material Mapping。对于是否运行流程的问题选择No

上部窗口显示为模型定义(或需要被定义)的内容。下面的窗口显示可用的材质。

在此有一个默认的组材质,它将用于模型中未显式定义材质的所有部分。

如果这不适合你自己的某个设计方案,则不要为默认组指定材质。未分配的材料组将很明显。

  1. Select material to assign区域中,单击板材Spot; Generic Sheet,将其指定给上部窗口中的Sheet 1 MaterialSheet 1 Material。要执行此操作,请高亮显示默认材质那一行,然后单击以高亮显示Spot;Generic Shee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击第一个和第二个按钮以指定材质。按钮上的红线表示焊接位置。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4张图片

  1. 映射到板材用于确定母材板材的失效,但我们也需要考虑熔核的失效。选择熔核材料Spot; Generic Nugget
  2. 高亮Default Material并单击第三个按钮。
    材质图上还有两个按钮及其对应的列,可用于指定用于预测扭转载荷疲劳的曲线。一般来说,点焊是成组使用的,因此单个点焊通常不会经历显著的扭转载荷。因此,我们将遵循常规做法,将这些列留空。
  3. 单击Group Properties按钮打开Materials Group Parameters对话框,并将Weld Diameter Method设置为Automatic。这将导致直径被设置为一个值,而该值取决于在nCode安装的nssys文件夹中找到的名为spotweld.sys的查找表,从而决定每个点焊中两张薄板的厚度。软件附带的文件只是一个例子。对于重要计算,此文件的内容应反映贵公司的实际做法,否则应为每个分析组手动设置焊缝直径。还有其他几个选项,如Scale Factor,但在该案例中我们将接受其默认值。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5张图片

  1. 单击OK关闭Material Group Parameters对话框,然后单击OK关闭Edit
    Material Map对
    话框。

3.3.2 编辑载荷映射

现在可以用类似的方式编辑载荷映射,但是对于这个练习,默认值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不需要任何操作

3.4 运行分析流程

  1. 点击Run
    当疲劳解决方案运行时,运行编号、分析编号和实体编号将显示并更新在点焊图标上。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6张图片

  1. 单击FEDisplay1,点击最大化按钮以提高清晰度;
  2. 右键单击显示并选择Properties对话框。有限元模型显示的许多特性可以改变;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7张图片

也可以通过双击图标的标题来弹出Properties对话框。

如果要想更清楚地看到点焊结果:

  1. FE Display > Model Parameters选项板中,通过将Marker Size设置为12来更改显示特性。

单击Apply按钮可立即查看任何更改效果。

FE Display > Model Parameters选项板中设置Plot TypeContourLine ColourWhite

  1. FE Display > Background中,选择Print View。选择Print View时,背景也将变为白色。
  2. 为了确保模型轮廓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在FE Display > Model Parameters选项中,选择除白色以外的线颜色,例如黑色。要更改线条颜色,请单击Line Colour按钮以打开选择调色板。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8张图片
调色板还可用于自定义背景、结果图例和组选项的颜色方案。

  1. 完成显示的自定义后,最大化FEDisplay1。下图显示了点焊示例的绘图。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9张图片
请注意,元素32597被标记为具有最高伤害的元素。用于检查静态失效的特性[当计算点之一处的计算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UTS)时]的默认设置为False。未验证点焊的静态失效标准;因此,默认设置为False。

要启用检查,我们必须更改属性SpotWeldEngine_CheckStaticFailureWarm。此属性有三种可能的设置:

1.默认设置为False,这将禁用检查;
2.如果设置为Stop,程序第一次发现静态故障时,计算将停止;
3.如果设置为Warn,则预测静态故障的任何节点或元素都将被标记为Warn,但计算将继续。

  1. 要编辑特性SpotWeldEngine_CheckStaticFailure,请右键单击SpotWeldAnalysis1并选择Advanced Edit
    对是否运行流程的问题选择Yes
    Analysis Runs>Run1>AnaDef>SpotWeldEngine部分下,将CheckStaticFailure的值更改为Warn

通过右键单击Name列并从上下文菜单中选择“按字母顺序查看”,可以按名称对属性进行排序,如下所示。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10张图片

  1. 点击Run重新运行流程,并更新FEDisplay1
  2. 利用锁定,放大,移动和旋转等视图变换功能仔细观察损伤最高的区域:ID = 32597;

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nCode:DesignLife案例教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