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跨平台技术优劣势对比(Hybrid、RN、Weex、Flutter)

跨平台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混合开发的web容器时代

    • 为了解决原生开发的高成本、低效率,出现了Hybrid混合开发
    • 原生中嵌入依托于浏览器的WebView
    • Web浏览器中可以实现的需求在WebView中基本都可以实现
    • 但是Web最大的问题是,它的性能和体验与原生开发存在肉眼可感知的差异
    • 因此并不适用于对性能和用户体验要求较高的场景
  • 第二阶段是以RN和Weex为代表的泛web容器时代

    • RN对Web标准进行了功能裁剪
    • 用户体验更接近于原生了
    • 由于进行了功能裁剪,所以RN对业务的支持能力还不到浏览器的5%
    • 因此仅适用于中低复杂度的低交互类页面。面对稍微复杂一点儿的交互和动画需求,都需要通过调用原生代码去扩展才能实现
  • 第三阶段是以Flutter为代表的自绘引擎时代

    • Flutter是构建Google物联网操作系统Fuchsia的SDK
    • 它使用Dart语言开发APP
    • 一套代码可以同时运行在iOS和Android平台上
    • Flutter采用自带的Native渲染引擎渲染视图,它是自己完成了组件渲染的闭环
    • 而RN、Weex之类的框架,只是通过JavaScript虚拟机扩展调用系统组件,最后是由Android或者iOS系统来完成组件的渲染

下面来看一下几类型的混合开发APP:

Web APP框架

ionic

Ionic框架是基于Web技术应用HTML、CSS以及Java技术进行智能设备APP开发的框架,Ionic框架是用来开发混合模式的移动APP开发框架;

优势

  • 全套的UI组件
    Ionic框架很注重外观的体验,所以它提供了很多UI组件帮助开发者开发APP,比如:下拉刷新、标签等。界面美观,开发者能够很快的上手,开发的APP都很实用。
  • 代码容易维护
    Ionic框架是基于AngularJS,也就支持AngularJS的特点,遵循标准的代码,维护代码就很容易,能够完美融合AngularJS
  • 支持跨平台
    可以在主流的Android操作系统和ios操作系统上运行,或者其他的操作系统也可以支持
  • 很多强大的命令行
  • 强大的社区、框架适用范围广
    能够编译成各个平台的应用程序

劣势

  • 内存占用高
  • 不适合做游戏类型app
  • web技术无法解决一切问题,对于比较耗性能的地方无法利用native的思维实现优势互补,如高体验的交互,动画等

Cordova

Cordova提供了一组设备相关的API;通过这组API,移动应用能够以JavaScript访问原生的设备功能,如摄像头、麦克风等;Cordova还提供了一组统一的JavaScript类库,以及为这些类库所用的设备相关的原生后台代码;Cordova支持如下移动操作系统:iOS, Android,ubuntu phone os, Blackberry, Windows Phone, Palm WebOS, Bada 和 Symbian。

通信

  • 通信原理

    1. 保存Cordova_plugin.js的 插件文件名字和地址
    2. 插件的API呼出时,通过调用Cordova的exec模块将API的参数保存在CommandQueue的队列中。 CALLBACK则保存在JS侧的callbacks map里面
    3. 添加一个空的iframe,iframe的src则指向gap://ready
    4. 3的iframe的src设置以后,NATIVE侧UIWebviewDelegate#shouldStartLoadWithRequest则被呼出来
    5. Webview的Delegatet判断gap://ready的情况下,则执行commandDelegate的处理
    6. commandDelegate则从JS侧取出API的参数,内部实现则是通过 UIWebview#stringByEvaluatingJavaScriptFromString的返回值 取得CommandQueue里面的参数转换成JSON数据
    7. 根据6的插件,执行NATIVE定义的插件实例
    8. 插件中,有CALLBACK的情况下,成功失败的结果通过UIWebview#stringByEvaluatingJavaScriptFromString执行JS,JS端则根据传过来的CALLBACKID,从callbacks map取出回调函数并执行
  • 通信方式

    • iframe的方法(默认)
    • xmlHttpRequest的方法(iOS5.x版本因为 -webkit-scroll的IFRAME有BUG,则推荐使用)
  • 插件导入流程

    • Native

      - APP启动,MainViewController初始化之时,queue和command的DELEGATE初期化
      - config.xml文件解析,插件名设置到数组,插件文件和插件名设置到pluginMap,属性设置到setting
      - 在Webview类里面,加载index.html,index.html里面加载cordova.js、开始初期化
      
    • JS

      - 加载cordova.js时、内部的事件设置模块,NATIVE交互模块,初期化模块,插件加载
      - 插件模块是cordova_plugins.js文件定义的插件文件地址,文件名保存的MAP
      - deviceready事件发布后,插件的API可以使用了
      - 插件API执行后,模块MAP将插件文件加载,执行exec函数
      - 在index.html里面添加一个空的iframe、指定src=gap://ready,通知到Nativie
      

优势

  • iOS和Android基本上可以共用代码;
  • 纯web思维,开发速度快, 简单方便,一次编码,到处运行;
  • 如果熟悉web开发,文档很全, 系统级支持封装较好,所有UI组件都是有html模拟,可以统一 使用;
  • 可实现在线更新,允许动态加载web js;
  • 文档多,开发者多,遇到问题容易解决,技术成熟;

劣势

  • 占用内存高一些;
  • 不适合做游戏类型app;
  • web技术午无法解决一 切问题,对于比较耗能的地方无法利用native的思维实现优势互 补,如高体验的交互,动画等。

Hybrid APP(Webview)

利用 安卓和 iOS 上的 webview 容器,APP 能够执行 html、css 和 js 脚本,展示 web 页面。如果需要原生功能就添加 bridge 供 java 调用。具有开发效率高、跨平台、支持动态发布等特点,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一种方案;

Webview通信

  • 假跳转的请求拦截(不建议)

    • 假跳转的请求拦截 就是由网页发出一条新的跳转请求,跳转的目的地是一个非法的压根就不存在的地址
    • 比如:wbcst://testhost/action?params=xxx
    • 模拟http协议网络请求 scheme://host/action?params
    • 客户端会无差别拦截所有请求,真正的url地址应该照常放过,只有协议域名匹配的url地址才应该被客户端拦截
    • JS调用方式

      1. a标签跳转
      2. location.href跳转
      3. iframe跳转
    • 不建议使用,android系统对url参数做了字节限制,无法进行大数据的通信
  • 弹窗拦截(不建议)

    • alert

      • 弹出个提示框,只能点确认无回调
    • confirm

      • 弹出个确认框(确认,取消),可以回调
    • prompt

      • 弹出个输入框,让用户输入东西,可以回调
    • 不建议使用,会无差别的拦截所有前端的window弹窗
  • JS上下文注入(推荐)

    • iOS

      • WKWebView scriptMessageHandler注入
    • android

      • addJavascriptInterface注入
    • 特点

      • 不通过任何拦截的办法,而是直接将一个native对象(or函数)注入到JS里面,可以由web的js代码直接调用,直接操作

WebView 渲染引擎设计的上的缺陷

  • JS Execute,Layout, Paint 都在MainThread ,无法并行化。
  • JS 的性能赶不上 Native Tookit 的 Java Dart Object-C 等编译型语言,执行复杂逻辑时会卡顿。
  • 渲染流水线非常长,导致浏览器对合成器动画和非合成器动画区分对待,非合成器动画性能不佳。
  • OpenGL 设计上是推荐单线程模型,一个 Context 同时只能运行一个线程使用。 GPU Thread 运行在单独 GPU 进程, Render 进程无法访问 GPU 进程的 OpenGL Context ,两个进程无法 Texture 共享资源。 Render 进程只能输出 Bitmap/Command Buffer 通过 IPC 传递给 GPU 进程,无法直接在 GPU 进程的 Open GL Context 做直接光栅化,难以充分发挥现代 GPU 的性能。
  • 光栅化是异步进行的,进行惯性滚动时,会出现白屏,这个是 Webview 始终无法避免的问题。
  • 设备平台众多,需要兼容CPU渲染,无法进行 All In GPU 的设计。

优势

  • 跨平台
  • 开发周期短、成本低
  • 用户体验良好
  • 可以即时修复bug、动态发版

劣势

  • 仿原生iOS效果复杂
  • 机型兼容性

ReactNative/Weex跨平台技术

这种技术最大化的复用前端的生态和 Native 的生态体系,把 Native View 的高性能组件积累输出给前端的技术体系。此方案和浏览器的最大区别在于 Script 的执行和 Native View 渲染体系。

ReactNative

年终盘点跨平台技术优劣势对比(Hybrid、RN、Weex、Flutter)_第1张图片

通信流程(OC)

  • ①js调用OC模块暴露出来的方法
  • ②把调用方法分解为ModuleName、MethodName、arguments,在丢给MessageQueue处理
  • ③把js的callback函数缓存在MessageQueue的一个成员变量里面,同时生成一个CallbackID来代表callback;在通过保存在MessageQueue的模块配置表把ModuleName、MethodName转成ModuleID、MethodID
  • ④把ModuleID、MethodID、CallbackID和其他参数传给OC(JavaScriptCore)
  • ⑤OC接到消息,通过模块配置表拿到对于的模块和方法
  • ⑥RCTModuleMethod对js传过来的参数进行处理
  • ⑦OC模块方法执行完,执行block回调
  • ⑧调用第6步中RCTModuleMethod生成的block
  • ⑨block带着CallbackID和block传过来的参数去掉用js里的MessageQueue方法invokeCallbackAndReturnFlushedQueue
  • ⑩MessageQueue通过CallbackID找到相应的js的callback方法
  • ⑪调用callback方法,并把OC带过来的参数一起传过去完成回调

优势

虽然不能做到一次编码到处运行,但是基本上即使是两套代码, 也是相同的jsx语法, 使用js进行开发。用户体验高于html, 开发效率较高

Flexbox布局据说比native的自适应布局更加简单高效

劣势

对开发人员要求较高,不是懂点web技术就行的,当官方封装的 控件、API无法满足需 求时就必然需要懂一些native的东西去 扩展,扩展性仍然远远不如web,也远远不如直 接写Native Code。

Weex

年终盘点跨平台技术优劣势对比(Hybrid、RN、Weex、Flutter)_第2张图片

实现原理

Weex 对外通过 Rax 和 Vue 前端框架进行功能输出,前端框架下有一层 JS Framework 来实现 dom 的功能。 WeexCore 负责基础的 Flex Layout ,然后通过 Component 分别对接到 Android/iOS 的 Platform Native View 体系。

优势

  • Android Native 采用更轻量级的渲染流水线,能更快更高效的的响应事件;
  • RenderThread 直接操作 OpenGLContext ,进行 Direct GPU Raster ,充分发挥现代 GPU 的特性,提供高性能渲染和流畅的体验;
  • 部分耗时操作,如 Bitmap 上传 Texture , TextureThread 上传到 Share Open GL Context 中, Texture 完成后通知主线程进行绘制,通过 Share Open GL Context 与主线程共享 Texture 等资源。 WebView 只能在 Render Process 内部进行 Texture 的共享, RenderProcess 无法与 GPU Process 共享 Texture 等资源;
  • Android Native 有 RecycleView ViewPager 等高级组件,每个高级组件都做了性能的最佳实践;浏览器上的高级组件只能通过 JS 模拟实现,优化定制效率低;
  • 浏览器流水线设计复杂,需要考虑到 PC 、手机、嵌入式设备等多种复杂的环境,不少设备上木有 GPU ,只能进行 CPU 渲染。无法像 Android Native 体系一样进行 All In GPU 的体系设计,全面发挥现代 GPU 的性能。

劣势

Weex 体系充分将 Native 的 View 体系输出到前端体系中,在进行 Android/iOS Native View 的封装过程中,存在不少难以逾越的障碍

Flutter自绘引擎

Flutter是Google发布的一个用于创建跨平台、高性能移动应用的框架。Flutter和QT mobile一样,都没有使用原生控件,相反都实现了一个自绘引擎,使用自身的布局、绘制系统

框架

年终盘点跨平台技术优劣势对比(Hybrid、RN、Weex、Flutter)_第3张图片

基础架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 Framework

    • 纯 Dart实现的 SDK,类似于 React在 JavaScript中的作用
    • 它实现了一套基础库, 用于处理动画、绘图和手势
    • 基于绘图封装了一套 UI组件库
    • 根据 Material 和Cupertino两种视觉风格区分开来
  • Engine

    • 纯 C++实现的 SDK
    • 包括

      • Skia引擎
      • Dart运行时
      • 文字排版引擎等
    • 它是 Dart的一个运行时,它可以以 JIT 或者 AOT的模式运行 Dart代码
    • 这个运行时还控制着 VSync信号的传递、GPU数据的填充等,并且还负责把客户端的事件传递到运行时中的代码
  • Embedder

    • Embedder是操作系统适配层
    • 实现了

      • 渲染Surface设置
      • 线程设置
      • 平台插件等平台相关特性的适配

渲染流程

年终盘点跨平台技术优劣势对比(Hybrid、RN、Weex、Flutter)_第4张图片

  • GPU的VSync信号同步给到UI线程
  • UI线程使用Dart来构建抽象的视图结构(这里是Framework层的工作)
  • 绘制好的抽象视图数据结构在GPU线程中进行图层合成(在Flutter Engine层的工作)
  • 然后提供给Skia引擎渲染为GPU数据,最后通过OpenGL或者 Vulkan提供给 GPU

优势

高生产效率。一套代码可以开发出Android和iOS应用;Dart语 言优越性,使得同样的 功能只需要很少的代码;迭代更加方便, hot reload功能;

创建优雅的、高度可定制的用户界面。Flutter内置了对Material Design和Cupertino(iOS-favor)的UI组件库;提供了可定制 的UI组件,不再受制于OEM控件的限制;

借助可移植的GPU加速的渲染引擎以及高性能本地ARM代码运行 时以达到跨平台的高质量用户体验。

劣势

Flutter采用Dart语言开发,属于小众语言,需要一切都要重新 学习。

横向对比

对比内容 ReactNative weex Flutter Hybrid
平台实现 JavaScript JavaScript 原生编码 H5
引擎 JSCore JS V8 Flutter Engine Webview
核心语言 React Vue Dart JavaScript
打包bundle文件 默认单一文件比较大(可拆包) 较小,多页面多文件 不需要 前端JS、CSS一般CDN引用
跨平台 中上
热更新 暂无方案
性能 中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终盘点跨平台技术优劣势对比(Hybrid、RN、Weex、Flu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