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生

人文课。论语。

和一贯思维不同,老师用的是《拯救大兵瑞恩》引入。

电影里,为了一个母亲最后的希望,就付出了整个小分队8个人的生命。

队长说"Earn it"。可是真的值得么?

无论是剧中人物,还是观众,都有相当的质疑—— 他有妈妈,我也有啊;他的儿子们死了,我也是才死里逃生,为什么要让我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让他安然回到家里?


这部电影中浓重的对家庭和亲情的看重,如何不与孔子的”百善孝为先”相似?

可也在另一层面上,揭示了名训的不严谨之处,扰人无数的伦理悖论。将心比心,比到最后,不还是无休无止的往复么?

孟子说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是否是自古就因“忠孝难两全”,而产生了很具有中国特色的阳奉阴违呢?


那么我的看法是什么呢?

首先说“子为父隐”。

第一件事是要明白什么是孝。这个不光要深刻的理解和正确的对待孔子本人对孝的定义,更要看清自己的内心。我认为,起码不能是愚孝。孔子讲仁,是为爱人。而孝又是百善之首、爱人之先,所以孝,一定是真正地爱和尊重父母,这种爱和尊重,一定是希望他们向善向好发展的祝福和努力促成,而不是无原则的听从和无底线的保护。

父母犯错,我们不应该像冰冷的治国暴力机器一样与之划清界限、施以专政;而是应该真正地从人生来不完美的角度来分析为何会犯错,并正确积极地引导,使之以后少犯、甚至不再犯错;在平时,也要时时注意和提醒,防患未然,也能不断的帮助他们成为更好修养、能力的人。

在我看来,天行有大道,是每个生命都要依循的标准。依法法国,也是一个具体的体现。如果法律制定的公平合理,那么人必须要遵守。虽是父母至亲,也不可违背法律。

所以,我会选择不包庇,而是和父母一起共同面对犯下的错,而不是纵容自己的弊端,以人情道德为幌子、以子女特殊身份为加持,就枉顾法律的存在。罪名一起承担、刑罚一起承受。只有帮助一个人真正从内心明白了何为对错,并真正用心性来正确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终于成长时,才是完成了自己对他的爱。

隐居到世外桃源“乐而忘天下”,且不说法网恢恢有没有真正能逃离惩罚之地;就单论自己的话,为了帮助父母逃避惩罚,牺牲了自己的人生,陪着没有真正悔改进步以适应社会的父母,成为被社会所抛弃、在内心其实也被自己鄙视的人,真的有意义么?

不敢承担,是因为害怕失去,名誉、地位、金钱尔尔;可当你逃跑到真正无人之地,这些东西,又有哪一样,你还拥有着呢?可笑也欤?

“父为子隐”亦然。


其次,救还是不救的问题。

上课时一个同学回答说,不救。生命都是平等的,而且也无法进行等价交换。不能为了他一个而牺牲其他人。

我很赞同。首先是我们没有权力去衡量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其他的士兵家中是什么情况?会不会更悲壮呢?小分队里,万一有独生子呢?那他们要不要救、要不要活?

再者,那些在后方没有上战场的人呢?凭什么他们就能享受着安逸和平的生活,而不用在枪林弹雨里死里逃生呢?

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也无法给出很完满的答案。

此时,我觉得就不能再把眼光放在局部,而是要看得更宏观一些。人们期待和平美好,战士们拼死为背后的家人好友争取这一切。重要的是结果,不喜欢的是过程。尽快的结束战争,尽可能地多让一些人活下来享受到美好,才是重要的,而这些人具体是谁,没有办法保证,也就不应该去挑选。

将军的选择,是自己的恻隐,不忍年迈的母亲失去全部四个儿子;但他没有想到,瑞恩活下来,则是更多年迈的母亲失去孩子,甚至可能是唯一的孩子,或是更加会令人唏嘘悲伤的结局。

对一人恻隐是为偏爱,对众人恻隐是为博爱。

《西游记之女儿国》中,菩萨对坠入情网、困惑不已的三藏说,玄奘,你是选择爱一个人,还是爱众生?

“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没有分别。大概是说爱一个人,负如来,爱众生,负卿,所谓没有分别,是既负如来又负卿。”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世上不得两全法,许卿来世,今生,我西行。”离去的背影伴着插曲忧伤的旋律,痛苦地放下,才能获得大悲大苦之后心的平静和通透吧。

但我还是不解,此人也在苍生中,为何不能兼爱?既然一视同仁,又何来分别呢?不忍割舍,不成大慈悲,便苍生如来皆辜负了么?

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渡了众生,却辜负了一人,也算不得圆满吧。更何况,有此一人,自己如何渡得了自己?

如果体谅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只是对战争残酷的一点心理补偿和安慰,为何不想办法节省资源、集中精力快速结束战争呢?

如果禅修戒性只是手段,普渡众生才是根本目的,为何不能“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座”呢?

若能免去战争,不让人被迫冒着生命危险上前线,又何来以多救少的牺牲?

若唐僧能够在爱女儿国国王的同时,也普渡得了众生,又何来卿卿如来不共生?

我不太相信这个世界非黑即白。

那些说世间安得双全法的人,有真正认清对立的两方,在本质上是否是对立还是统一的呢?

那些负了如来或是卿卿的人,是不是大多数都败给了自己的不坚持、不思考、不解决呢。


再回到最本质的问题上,如何解决伦理悖论?

我承认我思考的能力很有限,但我还是尽全力给出了一个极度理想主义的、但我希望也坚信能实现的蓝图。

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只有一个人真正的从内心接受和认可了是非、真正能够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约束自己的行为时,才会行端坐正、不犯错误。

而克己复礼的捷径,是教育,是对智性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先由低级阶段的被迫遵守统一的标准,保证社会运行的效率和稳定;再到中级阶段的对自由的追寻和对思维的创新;再到更高阶段的,自性的跃迁和回归。山水依旧,仁者,则心静了。

见过了天地众生、找到了真的自我,才能接触到甚至明白宇宙的大道,也就不会为低级的问题所惑。到那时,兼爱或博爱,拿起或放下,可能都变成了无意义的执着了吧。

实在想不到更好的方法。

总感觉人就那么多总数就那么多,君子多了,小人就少了,小人少了,烦心事也就少了。但成为真正的君子,太难,感觉众人皆君子的状态,在我活着的时候是见不到了。但我努力,争取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能把自己变成君子。





P.S. 

《唐人街探案2》里,白人医生最后愤怒而不洁的独白——“我是拯救了成千上万个生命的医生,在某种意义上,我就是神。如果用几个人的性命,还换取一个神的性命,让他能够活下去,就更多的人,为什么不可以呢?”虽然杀人不可取,但是关于生命平等的话题却还是可以考虑。辜负一人、几人,成全千人、万人,博爱否?我们普遍接受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人的自私心理在统计学定律的驱使下的道貌岸然的表现?人都相信自己在多数情况下,是站在多数的一方,维护群体的利益,对自己私利的维护和扩大更有帮助,对不对呢?

可人“自私”,到底有什么不对的呢?被评价为“自私”的人,难道不也是因为没有满足给予其评价的人以能满足他们利益的东西么?说到底,我们批判自私的原因就是因为自私,这种骨子里带来的天性里抹不去的东西,我们何必非要虚伪地将其定义为恶劣呢?又为什么要去做许多无畏的挣扎、弄的自己一身疲惫呢?

倒不如好好的利用,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的实现,就换位思考一下,也适当地主动帮助别人实现“自私自利”,社会一循环,到最后自己还是能够获益,不是么?

把飘在天上的,浮在云彩里的事,落到地面上,用一种最接地气、最通人心的方式思考一下,心里的很多口气,不久很容易的顺过来了么?

可纠结的人,还那么多。可我说的好像明白,却也没过的多么明白。

想不明白。



P.P.S

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本质上,是不是他在努力把世界变成他想要的样子?

他的爱众人,是不是也带有着一点点强制性和自私性呢?

他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爱”,但真正做到“尊重”众人了么?

好像还是更喜欢老子的无为思想,管好自己,不去随便干涉别人,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但没有绝对的评价,我还是选择,多聆听和感受他人的思想,但保持自己独立而能融通的思考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