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5:第一章 第一节 四、角色转换 进入乐团

四、角色转换  进入乐团

土纸商号完结之后,父亲再一次地失业了。好在车到山前必有路。失业后的父亲有一次偶然间到上海工人文工团所在地的上海工人文化宫去演扬琴、琵琶等民族乐器。尽管父亲只是自学的民乐演奏,可他偶然间的小试技艺,却也是一展身手。正巧那时上海工人文工团需要充实民族乐器的演奏员,于是乎,父亲竟被那里的行家慧眼识才,一下子相中了。就这样,随后不久,父亲就在1956年10月进入了上海市工人文工团(地址为如今的西藏中路120号,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至今矗立在那里)担任演奏员,直到1958年12月。那么,父亲为什么能够从一名财会人员一下子变身为乐团演奏员呢?他何以能够胜任文工团的工作呢?

这自然必须归功于我父亲平素的音乐爱好。口琴自不必说,直到上世纪未,我父母在上海市郊那个古镇的老宅因拆迁而搬家,整理物品时我还看到口琴吹奏法、扬琴演奏法之类的书籍。如今想来,于民族乐器来说,我父亲年轻时,充其量只是一个民族乐器演奏的“三脚猫”。可也就是凭借他那还算过得去的民族乐器演奏水平,使得父亲在解放以后能够有多年的时间,在上海市多家音乐团体担任演奏员。依据我记忆中尚存的片断,我家里曾经有过二胡、笛子、扬琴、琵琶等乐器。父亲每逢休息日回家,总要摆弄上一阵子。可惜这些乐器因年久失修,老年之后的父亲似乎也不再对此感兴趣了,渐渐地也就逐一散失,以至于如今即使想收藏一件来寄托对父亲的思念也无计可施了。但有一点,那把二胡其实一直是好好的,却因为我哥将它借给了其朋友,久不催还,导致最终销声匿迹了——父亲为此曾与我哥产生龃龉,或许又成了他的一个小小心病。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体现出了父亲的怀旧感。

父亲就凭借这业余爱好与一定的演奏水平,很快就完成了他的人生角色转换,顺利地成为一名乐队演奏员。到了1959年1月,父亲又被调任“上影乐团”工作(地址在如今的武定西路1498号,此处如今是大名鼎鼎的“上海爱乐乐团”的所在地)。至1959年8月,父亲再一次被调到上海电视台乐队工作。至1959年12月,电视台乐队又与另一乐队合并为“上海广播乐团”,父亲在此一直工作到1960年9月。

1960年9月起,父亲又调回“上影乐团”。到1963年7月,也许是因为科班出身的乐手一批批培养出来了,像我父亲这样“自学成才”的乐手已经不再胜任高水平的演奏任务,所以,父亲从此正式调到天马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后来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如今的上海电影集团)工作直到退休。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载5:第一章 第一节 四、角色转换 进入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