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实力说话的年代到了

靠实力说话的年代到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春节过后,有一个新词儿突然流行起来:

“破百亿票房演员”

前几天,中国电影报道先后宣布,邓超、黄渤和吴京的个人电影票房突破100亿。

猫眼上的影人排行榜上,这些人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沈腾仅仅靠八部电影,就有99亿票房。

吴京更不用说,一个战狼系列,一个《流浪地球》,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票房担当。

豆瓣上有一个帖子问:

黄渤吴京邓超沈腾,哪个百亿先生最有含金量?

以为评论里,大家会撕得不可开交,没想到大部分人的回答是:

“都超有含金量!”

深以为然。

所谓的百亿明星,统计方式也许不同,数字上或许有些许出入,但这些人的名字,却让人感叹四个字:

实至名归。

看看这些百亿票房明星,真的是一水儿的实力派。

1974年的吴京,45岁。

《战狼2》《战狼》《流浪地球》

1974年的黄渤,45岁。

《疯狂的石头》《泰囧》《亲爱的》《西游降魔篇》《寻龙诀》《一出好戏》

1979年的沈腾,40岁。

《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飞驰人生》

1979年的邓超,40岁。

《美人鱼》《烈日灼心》《中国合伙人》《影》

看到这些人的年龄和作品列表,我忽然有种莫名其妙的感动。

真正有实力的中年演员,终于在这个时代爆发了。

没有小鲜肉,没有所谓的流量,没有粉丝效应,没有炒作。

每一个都是凭着实打实的作品和能力,走到这一步。

这两年你会发现,很多人不再追捧所谓的流量鲜肉,而是迷上了那些有实力又有魅力的中年大叔。

从徐峥到沈腾,叔圈C位之争越来越让大众沸腾。

真心觉得,这些实力与努力并存的中年人,才是好演员正确的打开方式。

这世界根本没有什么一夜成名,也没有什么幸运之神眷顾。

如果你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就会明白,他们每个人,都绝对配得起“百亿帝”的称呼。

很多人说吴京“幸运”。

他的电影能火,不过是运气好,懂得主流价值观罢了。

可是,凭借两部电影跻身百亿演员,拍的电影都是现象级的大爆,这背后真的只是运气吗?

绝对不是。

吴京,从小习武,做武打演员,14岁受伤瘫痪,差点在病床上度过后半生。

31岁,只身去到香港,将事业从头开始。

拍《杀破狼》时,他的角色只有一句对白,可他却为了那个小角色,把身上打到伤痕累累。

为了拍好《战狼2》里外海跳水的镜头,他背着铅块沉入海底,差点死掉。

他把拍戏当成生命,从来真刀真枪亲自上阵。

断手指,腿骨折,缝过无数针,这些拼命很多人看不到。

大家能看到的,是电影里的热血沸腾和真实感。

很多时候,所谓的燃爆,不是特效,而是一点一滴汗水与泪水的功劳。

《流浪地球》,一开始是个没人看好的“小破球”。

所有人都说“中国人拍科幻大片,这不是扯淡么,成不了!”

投资人不看好,好演员不合作,导演郭帆焦头烂额。

一开始,导演只是找吴京来客串,没想到一客串就是31天。

拍到最后资金不足,郭帆又去求吴京帮忙。

看着郭帆诚恳的脸,吴京好像看到了当年倾家荡产拍《战狼2》的自己。

不要钱,只为这种精神,吴京投了6000万。

没有吴京,就没有《流浪地球》。

有人问他这样冒险值吗?

他却说:

“即使拍烂了,也比没人拍强。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因为有7000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未来,这7000人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

就凭这句话,我觉得吴京的“幸运”当之无愧。

这世界哪有什么所谓的好运气。

你羡慕别人的成绩,却忽略了他们前半生的努力,和面对选择时的人品格局。

黄渤,典型的大器晚成,小人物逆袭。

现在,大家都说他是票房保证,演啥像啥,却忘了他曾经吃过的苦流过的汗,和前半生摸爬滚打的挣扎。

当年的黄渤,酒吧里唱过歌,给人当过伴舞,自己做过赔本生意,被人嫌弃过颜值,跑龙套被人羞辱。

上北电读书的时候,黄渤已经28岁了。

演《疯狂的石头》时,他不过是男六号,却让所有人印象深刻。


下水井,抹臭泥,每个毛孔里都是戏。

拍《斗牛》时,和牛对戏,疯狂奔跑,磨破了37双鞋。

没有人知道这些,大家只知道,他通过这部电影拿下了金马影帝。

一个镜头,他可以拍130遍,不是为了让导演满意,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

很多人说,黄渤真的有才华,能演喜剧,也能演正剧。

可是,这世界成功背后的逻辑是,徒有才华没有用的,你必须努力,且沉得住气。

邓超,有着可怕的,跟自己死磕的毅力。

拍《烈日灼心》时,因为过度投入,他多次产生幻觉,甚至支配不了自己的表情。

张艺谋在接受高晓松的采访时说,邓超拍摄《影》时太拼了。

因为要在一部电影里,分别饰演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

邓超硬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减掉了40斤!

先是疯狂增肌,然后又疯狂减肥。

只有角色,没有自己。

从肌肉男到排骨男,全部都是真实拍摄,没有替身没有特技。

为了演好角色,跟自己的身体极限抗衡,因为减肥过度,甚至在片场眩晕过6次。

孙俪说,那时候邓超减肥减到没有了能量,大夏天需要穿秋衣秋裤和袜子睡觉,走路都需要别人扶着。

所谓演员的勤奋与敬业,不过如此。

但就像他自己说的:

“有一个职业,能让你觉得,这辈子就它了,那个感觉太幸福了,那种幸福感会支撑你做一切事情。”


你看,真正的好演员,除了靠天赋,更要靠勤奋,除了靠努力,更要靠热爱。


沈腾,被喜剧耽误的实力派。

年轻时凭颜值进入军艺,后来凭着天生的幽默感做喜剧,一路顺风顺水。

但也因为这些,很多人忽略了他背后的努力。

从郝建,到夏洛,再到沈腾自己。

如果没有十几年的话剧舞台磨炼累积,绝不会有现在表演时的游刃有余。

当年的开心麻花,一场话剧只有几个观众,台上表演的人比台下看的人还多,但他坚持过来了。

搞创作时,经常几十个小时不睡觉,甚至到最后,所有人都熬不动了,他还在熬。

以至于助理不得不把感冒药兑到茶水里让他喝掉,就是为了能让他睡一会儿。

成名大火,无数剧本邀约接踵而至,各种资本的天文数字砸向他,但他说,我不能消费我自己。

《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为了给观众带来最好的表演,他压力大到斑秃。

为了像喜剧大师卓别林致敬,他砍掉了小品里的所有台词,冒着被淘汰的风险做默剧。

他不想重复,不想敷衍,每一期他都在题材和形式上努力突破,都在笑声里讲述自己的价值观。

喜剧不是单纯的笑,更有背后对人性和世界的思考。

很多人说沈腾幸运,才拍了几部电影就爆红,晋身百亿演员。

但我想说,这世界没有毫无理由的幸运,也没有好吃懒做的天才。

所有的成就,不过是前半辈子实力和努力的累积而已。

讲真,看到所谓的百亿票房帝的名单,我觉得特别欣慰。

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有很多乱象。

很多人发现IP挣钱,小鲜肉有流量,就一门心思的拍水货,挣快钱。

迷信流量的号召力,支付上亿片酬,只为要鲜肉一张脸而已。

疯狂抠图,用替身,甚至是倒模,轧戏。

买赞、买水军、买通稿、买热搜、买阅读量、买播放量。

流量横行,烂片当道,老戏骨没戏拍,鲜肉演员拍不过来。

各种营销宣传,天价片酬和行业乱象,让电影和演员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前一阵子,总有人问,中国的影视行业还会好么?

我想说,一定会好。

这个春节档告诉我们,观众不是没有鉴赏能力,一次可能被骗,却不会次次为烂片买单。

去年《红海行动》票房逆袭用了7天,而今年的《流浪地球》只用了2天。

初三开始,排片和上座率就直线上升,把其他电影远远甩在后面。

真正好的东西,不需要营销炒作,口碑就是最好的上升曲线。

它自己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广告和说服力。

从《红海行动》到《我不是药神》,再到《流浪地球》。

从黄渤徐峥成为票房保证,到吴京沈腾的爆红。

真正好的电影,注定会脱颖而出。

真正的好演员,也注定会被看到被认同。

所谓的百亿票房演员,也许只是一个虚无的称呼,但看到这些名字,成为中国电影的领军者,那种发自肺腑的开心,特别真实。

这个世界本该如此,观众从来不是傻子


所谓好演员,不看虚的,看努力,不看年龄,看实力。

我忽然想起,徐峥在综艺节目里对任素汐说的话:

是的,好演员的春天来了

真正有实力的人,只靠作品说话。

金属质感分割线

靠实力说话的年代到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春节过后,有一个新词儿突然流行起来:

“破百亿票房演员”

前几天,中国电影报道先后宣布,邓超、黄渤和吴京的个人电影票房突破100亿。

猫眼上的影人排行榜上,这些人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沈腾仅仅靠八部电影,就有99亿票房。

吴京更不用说,一个战狼系列,一个《流浪地球》,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票房担当。

豆瓣上有一个帖子问:

黄渤吴京邓超沈腾,哪个百亿先生最有含金量?

以为评论里,大家会撕得不可开交,没想到大部分人的回答是:

“都超有含金量!”

深以为然。

所谓的百亿明星,统计方式也许不同,数字上或许有些许出入,但这些人的名字,却让人感叹四个字:

实至名归。

看看这些百亿票房明星,真的是一水儿的实力派。

1974年的吴京,45岁。

《战狼2》《战狼》《流浪地球》

1974年的黄渤,45岁。

《疯狂的石头》《泰囧》《亲爱的》《西游降魔篇》《寻龙诀》《一出好戏》

1979年的沈腾,40岁。

《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飞驰人生》

1979年的邓超,40岁。

《美人鱼》《烈日灼心》《中国合伙人》《影》

看到这些人的年龄和作品列表,我忽然有种莫名其妙的感动。

真正有实力的中年演员,终于在这个时代爆发了。

没有小鲜肉,没有所谓的流量,没有粉丝效应,没有炒作。

每一个都是凭着实打实的作品和能力,走到这一步。

这两年你会发现,很多人不再追捧所谓的流量鲜肉,而是迷上了那些有实力又有魅力的中年大叔。

从徐峥到沈腾,叔圈C位之争越来越让大众沸腾。

真心觉得,这些实力与努力并存的中年人,才是好演员正确的打开方式。

这世界根本没有什么一夜成名,也没有什么幸运之神眷顾。

如果你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就会明白,他们每个人,都绝对配得起“百亿帝”的称呼。

很多人说吴京“幸运”。

他的电影能火,不过是运气好,懂得主流价值观罢了。

可是,凭借两部电影跻身百亿演员,拍的电影都是现象级的大爆,这背后真的只是运气吗?

绝对不是。

吴京,从小习武,做武打演员,14岁受伤瘫痪,差点在病床上度过后半生。

31岁,只身去到香港,将事业从头开始。

拍《杀破狼》时,他的角色只有一句对白,可他却为了那个小角色,把身上打到伤痕累累。

为了拍好《战狼2》里外海跳水的镜头,他背着铅块沉入海底,差点死掉。

他把拍戏当成生命,从来真刀真枪亲自上阵。

断手指,腿骨折,缝过无数针,这些拼命很多人看不到。

大家能看到的,是电影里的热血沸腾和真实感。

很多时候,所谓的燃爆,不是特效,而是一点一滴汗水与泪水的功劳。

《流浪地球》,一开始是个没人看好的“小破球”。

所有人都说“中国人拍科幻大片,这不是扯淡么,成不了!”

投资人不看好,好演员不合作,导演郭帆焦头烂额。

一开始,导演只是找吴京来客串,没想到一客串就是31天。

拍到最后资金不足,郭帆又去求吴京帮忙。

看着郭帆诚恳的脸,吴京好像看到了当年倾家荡产拍《战狼2》的自己。

不要钱,只为这种精神,吴京投了6000万。

没有吴京,就没有《流浪地球》。

有人问他这样冒险值吗?

他却说:

“即使拍烂了,也比没人拍强。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因为有7000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未来,这7000人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

就凭这句话,我觉得吴京的“幸运”当之无愧。

这世界哪有什么所谓的好运气。

你羡慕别人的成绩,却忽略了他们前半生的努力,和面对选择时的人品格局。

黄渤,典型的大器晚成,小人物逆袭。

现在,大家都说他是票房保证,演啥像啥,却忘了他曾经吃过的苦流过的汗,和前半生摸爬滚打的挣扎。

当年的黄渤,酒吧里唱过歌,给人当过伴舞,自己做过赔本生意,被人嫌弃过颜值,跑龙套被人羞辱。

上北电读书的时候,黄渤已经28岁了。

演《疯狂的石头》时,他不过是男六号,却让所有人印象深刻。

下水井,抹臭泥,每个毛孔里都是戏。

拍《斗牛》时,和牛对戏,疯狂奔跑,磨破了37双鞋。

没有人知道这些,大家只知道,他通过这部电影拿下了金马影帝。

一个镜头,他可以拍130遍,不是为了让导演满意,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

很多人说,黄渤真的有才华,能演喜剧,也能演正剧。

可是,这世界成功背后的逻辑是,徒有才华没有用的,你必须努力,且沉得住气。

邓超,有着可怕的,跟自己死磕的毅力。

拍《烈日灼心》时,因为过度投入,他多次产生幻觉,甚至支配不了自己的表情。

张艺谋在接受高晓松的采访时说,邓超拍摄《影》时太拼了。

因为要在一部电影里,分别饰演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

邓超硬是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减掉了40斤!

先是疯狂增肌,然后又疯狂减肥。

只有角色,没有自己。

从肌肉男到排骨男,全部都是真实拍摄,没有替身没有特技。

为了演好角色,跟自己的身体极限抗衡,因为减肥过度,甚至在片场眩晕过6次。

孙俪说,那时候邓超减肥减到没有了能量,大夏天需要穿秋衣秋裤和袜子睡觉,走路都需要别人扶着。

所谓演员的勤奋与敬业,不过如此。

但就像他自己说的:

“有一个职业,能让你觉得,这辈子就它了,那个感觉太幸福了,那种幸福感会支撑你做一切事情。”

你看,真正的好演员,除了靠天赋,更要靠勤奋,除了靠努力,更要靠热爱。

沈腾,被喜剧耽误的实力派。

年轻时凭颜值进入军艺,后来凭着天生的幽默感做喜剧,一路顺风顺水。

但也因为这些,很多人忽略了他背后的努力。

从郝建,到夏洛,再到沈腾自己。

如果没有十几年的话剧舞台磨炼累积,绝不会有现在表演时的游刃有余。

当年的开心麻花,一场话剧只有几个观众,台上表演的人比台下看的人还多,但他坚持过来了。

搞创作时,经常几十个小时不睡觉,甚至到最后,所有人都熬不动了,他还在熬。

以至于助理不得不把感冒药兑到茶水里让他喝掉,就是为了能让他睡一会儿。

成名大火,无数剧本邀约接踵而至,各种资本的天文数字砸向他,但他说,我不能消费我自己。

《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为了给观众带来最好的表演,他压力大到斑秃。

为了像喜剧大师卓别林致敬,他砍掉了小品里的所有台词,冒着被淘汰的风险做默剧。

他不想重复,不想敷衍,每一期他都在题材和形式上努力突破,都在笑声里讲述自己的价值观。

喜剧不是单纯的笑,更有背后对人性和世界的思考。

很多人说沈腾幸运,才拍了几部电影就爆红,晋身百亿演员。

但我想说,这世界没有毫无理由的幸运,也没有好吃懒做的天才。

所有的成就,不过是前半辈子实力和努力的累积而已。

讲真,看到所谓的百亿票房帝的名单,我觉得特别欣慰。

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有很多乱象。

很多人发现IP挣钱,小鲜肉有流量,就一门心思的拍水货,挣快钱。

迷信流量的号召力,支付上亿片酬,只为要鲜肉一张脸而已。

疯狂抠图,用替身,甚至是倒模,轧戏。

买赞、买水军、买通稿、买热搜、买阅读量、买播放量。

流量横行,烂片当道,老戏骨没戏拍,鲜肉演员拍不过来。

各种营销宣传,天价片酬和行业乱象,让电影和演员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前一阵子,总有人问,中国的影视行业还会好么?

我想说,一定会好。

这个春节档告诉我们,观众不是没有鉴赏能力,一次可能被骗,却不会次次为烂片买单。

去年《红海行动》票房逆袭用了7天,而今年的《流浪地球》只用了2天。

初三开始,排片和上座率就直线上升,把其他电影远远甩在后面。

真正好的东西,不需要营销炒作,口碑就是最好的上升曲线。

它自己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广告和说服力。

从《红海行动》到《我不是药神》,再到《流浪地球》。

从黄渤徐峥成为票房保证,到吴京沈腾的爆红。

真正好的电影,注定会脱颖而出。

真正的好演员,也注定会被看到被认同。

所谓的百亿票房演员,也许只是一个虚无的称呼,但看到这些名字,成为中国电影的领军者,那种发自肺腑的开心,特别真实。

这个世界本该如此,观众从来不是傻子。

所谓好演员,不看虚的,看努力,不看年龄,看实力。

我忽然想起,徐峥在综艺节目里对任素汐说的话:

是的,好演员的春天来了。

真正有实力的人,只靠作品说话。

金属质感分割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靠实力说话的年代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