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书心得

《无声告白》,这本书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琦诗,耗时六年打磨的长篇处女作,故事编排精妙细致,文笔触沉稳内敛,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

作者在文章开篇就写到“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故事悬念,深深的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并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莉迪亚是中美混血家庭的老二,是父亲詹姆斯和母亲玛丽琳的掌上明珠,也是父母希望的寄托者。

莉迪亚溺水身亡后,全家陷入了自责、压抑和寻找凶手的悲痛中。

文章通过对莉迪亚死亡的描写,引出了父亲詹姆斯和母亲玛丽琳的人生。父亲詹姆斯是美国移民,从小在美国长大,除了外部特征是中国人,生活习性都与美国人无异。因亚洲外貌,从小到大,受到周围人的排挤和欺凌,力求融入美国环境和大家保持一致。詹姆斯是一位聪明、内向、敏感,不太擅长社交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致使詹姆斯错失了原本属于他的哈佛大学助教的职位。

职场的失意,让詹姆斯在女儿莉迪亚的身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赠送给莉迪亚《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书籍,希望莉迪亚能够成为一个交际能手,拥有好人缘。并坚持要莉迪亚参加基础舞蹈班,还给她买了一身连衣裙,结果,她在健身房最黑暗的角落里站了一晚上,巴望着早点回家。

母亲玛丽琳,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是一位独立、勇敢、敢于追求梦想的女孩,即使在学业上也选择了以男生居多的化学和物理专业,励志做一位与众不同的女性医生。

母亲玛丽琳,因为大四怀孕后不得不结束学业,成为家庭主妇。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丈夫的事业稳固,玛丽琳内心深处越加的空虚,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于是决定重新捡起未完成的学业。就在鼓起莫大的勇气离家出走备战学业——在仅剩下一门考试的时候——玛丽琳发现自己怀孕了。不得不又一次的终止学业,回归家庭。

离家归来的玛丽琳,看到聪明、乖巧的女儿,暗自许诺,不会与她的母亲一样,把女儿限制在丈夫和家庭的禁锢之内,过一辈子平淡麻木的生活。她会帮助莉迪亚实现她力所能及的目标。她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帮助它成长,用木棍支撑它,把它的茎秆塑造成完美的形状。  她要在余生中一直鼓励女儿,让她做出超越母亲的成就。

在年幼的莉迪亚看来,母亲的回归无异于奇迹。担心再一次失去心爱的妈妈,对妈妈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会不假思索的说“好的、可以”。即使很累、很烦,面对母亲的提议,莉迪亚都会面带微笑的答应。

归家后,玛丽琳开启了培养女儿成才的之路。莉迪亚每天都在做算术,每当她答对一个问题,母亲的脸上就会出现一个酒窝。玛丽琳买了一摞书:《空气的科学》、《天气的成因》和《趣味化学》。每天晚上,都会给莉迪亚读书。二年级的时候,莉迪亚在百科全书上的心脏图示上糊涂乱花,用荧光笔给每个心室涂了颜色,母亲很兴奋的把这张图当成杰作贴在她的卧室里。莉迪亚十岁那年,妈妈教她测量脉搏;十二岁时,母亲说服她不要去参加同学是生日派对,全力准备科学展览……各种知识在她周围盘旋萦绕,紧抓着她,每天只增不减。无论她去哪里,它们都在那里。然而,每当母亲吩咐下来,她只会答应“是的,是的,是的”。

即使,每年期待已久的圣诞节,无一例外,母亲会送给自己各种各样的书。去年,母亲送的是开本很大的《人体解剖学彩色图集》,前年,莉迪亚收到的是《著名的科学女性》厚厚的一本。今年,母亲送的还是书。看到这些书,莉迪亚的心仿佛掉进了冰窟窿。

在家里,最能给予自己理解和安慰的哥哥内斯,也要离家去哈佛上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自己,不得不留在家里,继续承载父母的“厚望”。

测验的成绩越来越低,像诡异的天气预报图表;在哈佛的内斯,开启了多姿多彩的新的人生;无穷无尽的复习题;父亲的婚外情……无一不吞噬着莉迪亚仅存的一点点生活的希望。

莉迪亚,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始终负重前行,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没有自己的爱好,没有自己的梦想,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她不知道除了恐惧自己还能做什么,害怕有一天母亲会再次消失,他父亲会因此崩溃,全家再次瓦解。只要她留下,就会一直如此的恐惧。

对于自己做不到的、实现不了的,我们总是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和身边的家人,希望他们能实现自己未曾完成的梦想。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们要学会坦然接受。同时,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声告白》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