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大蒙古国可汗(1206年—1227年8月25日在位),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铁木真早年丧父,投奔克烈部首领脱里,积蓄实力,于1189年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随后经过一系列战争,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即皇帝位,建立大蒙古国。建国后,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颁布《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地区自东亚的金朝、西夏外,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铁木真在兴兵灭夏途中染病,于西夏投降前夕逝世,终年六十六岁。临终前定下“联宋灭金”的战略,死后被秘密安葬  。元朝建立后,累赠谥号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庙号太祖。

元太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_第1张图片
成吉思汗

铁木真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中外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研究和探讨。他对蒙古诸部的统一战争,对当代蒙古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幼时经历

铁木真,孛儿只斤氏,生于宋绍兴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1162年)。他的父亲是蒙古乞颜部首领也速该;母亲诃额仑出身弘吉剌部,同蔑儿乞人也可·赤列都结亲,但在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1161年)秋被也速该根据当时的“抢亲”传统抢来为妻。铁木真出生时,也速该生擒了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兀格,为了庆祝胜利,他便给长子取下“铁木真”之名。 

铁木真九岁时,父亲被铁木真兀格之子札邻不合毒死。也速该死后,乞颜势力中衰,铁木真母子兄弟陷入了困境。泰赤乌部的塔里忽台乘机来袭,抓走铁木真。后因泰赤乌部一家属民的救助,铁木真脱出罗网。

元太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_第2张图片
铁木真

统一诸部

主词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

铁木真出逃后,知道要抵抗泰赤乌的压迫,必须寻求更强大势力的庇护,于是投靠也速该的“安答”(anda,意为契交,义兄弟)、克烈部首领脱里(即后来的王汗),尊之为父,表示臣属。从此他开始积聚力量,收集旧部众。

后来,铁木真的仇敌、蔑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来袭,抢去他的妻子孛儿帖及家人。请求王汗和蒙古札答阑部贵族札木合帮助,共同起兵攻打蔑儿乞人,大获全胜,不仅夺回家人,还掳掠了大批财物和奴隶。这次战争大约发生在1180至1184年之间。

由于战争的胜利,铁木真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遂脱离札木合,迁到克鲁伦河上游的桑沽儿河(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旁独立建营。原来的部属和一些尼鲁温蒙古部落纷纷来归;各家乞颜贵族也都向铁木真靠拢,重新结合成乞颜贵族联盟,于宋淳熙十六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共同推举铁木真为首领(此据《蒙古源流》所载)。 

铁木真被推举为汗后,立即建立了自己的护卫组织,命亲信“那可儿”(意为门户奴隶)博尔术及胞弟拙赤合撒儿、异母弟别里古台等为长,分设了带弓箭的、带刀的、掌驭马的、掌饮膳的、管放牧羊群、马群的、掌修造车辆的守卫宫帐的等十种职务,都命其亲信那可儿担任,组成了一支隶属于自己的精悍队伍。

当时蒙古诸部中,泰赤乌部贵族“地广民众,号为最强”,他们自然不能容忍乞颜部重兴。宋绍熙元年(金明昌元年,1190年),札木合与泰赤乌部等起兵三万进攻铁木真,铁木真方面组成十三翼军队抵抗。两军大战于桑沽儿河附近的答兰版朱思(Dalanbaljus)之野,铁木真难以抵敌,率部退到斡难河的一个狭地中。这就是著名的“十三翼之战”。

泰赤乌部虽胜,但“内无统纪”,那颜们互争权力,对部众十分残暴,而铁木真则极力笼络人心,厚待部民,因此照烈、兀鲁、忙兀等尼鲁温蒙古部落都脱离泰赤乌,归附铁木真。 

宋庆元二年(金明昌七年,1196年),塔塔儿部叛金,被金丞相完颜襄统兵击溃,向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逃奔。铁木真闻讯,即向脱里汗报告,于是脱里率领克烈军,铁木真以“为父祖复仇”的名义征集蒙古部军相从,进至斡里札河,攻破塔塔儿堡寨,获其首领,“尽掳其车马粮饷”(参见斡里札河之战)。完颜襄以助征叛部有功,授脱里王号,脱里自此称王汗;铁木真则被授予“札兀惕忽里”(ja’ut-quri,诸乣统领)官号。斡里札之战和金朝的封赏,大大提高了铁木真的威望和权力。从此他可以用金朝任命的部族长官身份统辖部众,号令诸家贵族。

回军后,铁木真以违背盟誓,不肯出兵为父祖复仇,还乘机偷袭他的老营等理由,击灭乞颜部长支贵族主儿乞部,夺取其部民(参见铁木真与主儿乞部之战),从而消除了联盟内最有资格与他争夺权位的一家势力。 

宋庆元六年(金承安五年,1200年),铁木真会同王汗进攻泰赤乌部,在斡难河北得胜,杀塔儿忽台。接着又随从王罕进兵呼伦贝尔草原,攻打合答斤、散只兀、朵儿边、塔塔儿、弘吉剌等部,大掠其部民、牲畜。

草原各部贵族害怕铁木真的崛起,推举札木合为“古儿汗”(即众汗之汗),誓与铁木真为敌。宋嘉泰元年(金泰和元年,1202年),札木合纠集泰赤乌氏残部及各部,组建十二部联军,谋攻铁木真。铁木真与王汗起兵迎敌,在海刺儿河(海拉尔河)支流的帖尼火鲁罕之地大破札木合的联盟,札木合投降王汗(参见阔亦田之战)。同年秋,铁木真进攻塔塔儿部,进兵消灭答兰涅木儿格思之地(在今贝尔湖南)的塔塔儿部,他与王罕又共同击败了乃蛮不欲鲁罕的进攻。在攻打塔塔儿之前,铁木真发布了两条札撒(即法令),一是战胜时不许贪财,事定后均分所得财物;二是战斗中兵马退动至原排阵处要返回力战(防止冲乱本军阵脚),违者斩。这是铁木真就任联盟首领后的第一次立法,其意义在于提高汗权,限制各家贵族。而在之后不遵命令的乞颜贵族,也被他派那可儿责罚。 [6]

铁木真追击泰赤兀部,在指挥作战中被泰赤兀部将射中脖颈,生命垂危。第二天清晨,泰赤兀部众向铁木真投降。泰赤兀部的覆灭,铲除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的巨大障碍,而其部将如神箭手哲别、纳牙阿等也成为铁木真征服天下的得力助手。

宋嘉泰三年(金泰和三年,1202年),铁木真与王汗激战于合兰真沙陀(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旗北境),因兵寡失利,部众溃散,退至班朱尼河(又作巴勒渚纳河,今呼伦湖西南附近),随行者仅19人,粮草俱尽,处境艰难。铁木真与追随者饮水盟誓:“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参见班朱尼河盟誓)同年秋,铁木真恢复力量,突袭王汗汗帐,至次年征服克烈部 。王汗逃亡乃蛮部,在乃蛮边界被边将当作奸细杀死,其子桑昆身死异乡。

强大的克烈部被灭,铁木真占据了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草原。蒙古草原上只剩下乃蛮部还有力量能够与铁木真对抗,败于铁木真之手的各部贵族先后汇集于乃蛮汗廷,企图借助“太阳汗”拜不花的支持夺回自己失去的牛羊和牧场。但未经战阵的拜不花不堪一击,经过纳忽崖之战,乃蛮部被铁木真彻底消灭。

建号称汗

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春,蒙古贵族们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可汗” [9]  ),正式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这是蒙古帝国的开始。

铁木真登基后,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鲍培转写:Yehe Zasag,即《大扎撒》),这是世界上第一套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成文法典,建立了“一套以贵族民主为基础的蒙古贵族共和政体制度”。 

兴兵伐夏

主词条:蒙古灭西夏之战

蒙古建国后,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征服战争。铁木真将矛头对准西夏和金朝,并采取“先弱后强”的策略,首先攻夏。自宋开禧元年(金泰和五年,1205年)起,铁木真三次进攻西夏,屡创夏军主力,并使夏襄宗李安全献女求和,同意附蒙攻金,使蒙古得以顺利攻金。宋嘉定十七年(金正大元年,1224年),铁木真又发兵攻夏,并攻占银州(今陕西米脂西)。

宋宝庆二年(金正大三年,1226年),蒙古发动大规模的灭夏之战,先后攻占沙州(今甘肃敦煌西)、肃州(今甘肃酒泉)、甘州(今甘肃张掖)、西凉府(今甘肃武威)、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等地,进围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次年(1227年)七月,夏末帝李晛投降被杀,西夏亡。

南下攻金

主词条: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

宋嘉定四年(金大安三年,1211年),铁木真亲率大军伐金。首战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获捷;再战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歼灭金军大量精锐;又战怀来(今属河北)、缙山(今北京延庆),大败金军十余万;重创金军于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关等地。后不断改变战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地区。 

宋嘉定七年(金贞祐二年,1214年)三月,集兵大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时难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献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引兵退出居庸关。六月,以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而“违约”为藉口,派兵进攻中都,以围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1215年)五月克城。 

为适应攻城需要,铁木真采纳部将建策,逐步建立炮军,攻城以炮石为先。后来攻城作战,一次用炮即达数百座,迅即破城。同时,为吸取各民族的先进技术四处掠夺工匠艺人,一城即掠数万。随后建工匠军,设厂冶铁制造兵器。在通信联络上创建“箭速传骑”,日速数百里,军令传递和军队调遣速度因此增快。

宋嘉定十年(金兴定元年,1217年),铁木真封大将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指挥攻金战争,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备西征。木华黎在中都和西京建立起军事指挥机构,改变此前肆意杀掠及夺地不守的惯例,利用矛盾,收降大批地方武装首领为蒙古其守城夺地,并发挥蒙古军善于突袭和野战之长,进取辽西、河北、山西、山东各地数十城。宋嘉定十六年(金元光二年,1223年),在闻喜(今山西闻喜)病逝。经过六年征战,木华黎先后征服了金朝大部分国土。

第一次西征

主词条:蒙古第一次西征

宋嘉定十一年(金兴定二年,1218年),铁木真遣先锋将领哲别灭西辽屈出律势力,扫清西征障碍。

宋嘉定十二年(金兴定三年,1219年),花剌子模讹答剌城的海儿汗亦纳勒术杀死了蒙古的499名和平商人,其国王摩诃末又武断地杀死了成吉思汗派去交涉的正使。 以此为由,以军事扩张和掳掠财物为目的,亲率大军约20万分路西征。

数年间先后攻破讹答剌(在今锡尔河中游)、布哈拉及撒马尔罕等地。遣哲别、速不台率军追击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迫其逃至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中小岛,后病死。再命哲别、速不台继续西进,远抵克里米亚半岛;自率一军追击摩诃末之子札兰丁·明布尔努至申河(印度河)。

花剌子模被消灭后,钦察骑兵和罗斯诸公国也一败涂地,古印度河、伏尔加河一带成为激烈争夺的战场。花剌子模的王子札兰丁率领残部进行抵抗,在八鲁弯之战中一举消灭了近3万蒙古兵。但花剌子模大势己去,札兰丁被围困在申河边上,最后突围逃往印度,铁木真班师返漠北。 

病重逝世

宋宝庆元年(金正大二年,1225年)秋,经过七年西征的铁木真回到了蒙古草原。因西夏背盟,主将木华黎含恨而死。铁木真不顾六十四岁高龄,坚持亲征西夏。途中围猎受伤,高烧不起,仍不退兵。夏末帝李晛被迫遣使求和。

铁木真病危后,在六盘山休养,留下遗嘱: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  。宋宝庆三年七月十二日(金正大四年,1227年8月25日),铁木真在六盘山下清水县(今属甘肃)病逝,时年六十六岁(《蒙兀儿史记》记为七十一  ,《新元史》记为七十三 )。  被葬于肯特山起辇谷。其子窝阔台和拖雷遵守其遗策,于宋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的蔡州之战中灭亡金朝。

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元世祖追尊铁木真庙号为太祖。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追赠谥号为圣武皇帝。元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加谥“法天启运”四字。此后,铁木真被定谥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政治

建立政权 主词条:大蒙古国

颁布文法 主词条:《成吉思汗法典》

在铁木真统一蒙古以前,由于蒙古族还没有文字,因此也不可能有成文法。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铁木真建国时,就命令失吉忽秃忽着手制定青册,这是蒙古族正式颁布成文法的开端。但蒙古族的第一部成文法——《札撒大典》(《大扎撒》)却是十几年之后,在西征花剌子模之前制定的。据《史集》记载,嘉定十二年(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高举征服世界的旗帜出征花剌子模”,临出师前,“他召集了会议,举行了忽里勒台,在他们中间对自己的领导规则、律令和古代习惯重新做了规定”,这就是所谓《大扎撒》。

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专门写了一章“成吉思汗制定的律令和他兴起后颁布的札撒”,其中说:“因为鞑靼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便下令蒙古儿童习写畏兀文,并把有关的札撒和律令记在卷帙上。这些卷帙,称为‘札撒大典’,保存在为首宗王的库藏中。每逢新汗登基、大军调动或诸王会集共商国是和朝政,他们就把这些卷帙拿出来,依照上面的话行事,并根据其中规定的方式去部署军队,毁灭州郡、城镇。” 

《札撒大典》已经失传,但在中外史籍中还片断记载了其中一部分条款。在蒙古社会中,大汗、合罕是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大汗的言论、命令就是法律,铁木真颁布的“大札撒”记录的就是他的命令。铁木真的“训言”,也被称为“大法令”。

军事

发动战争: 十三翼之战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 、蒙古灭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 、蒙灭西夏之战

麾下大将 

铁木真麾下的将领,主要有:

四杰(獒)(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

四勇(哲别、者勒蔑、速不台、忽必来)

四弟(合撒儿、别勒古台、合赤温、帖木格)

四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

四养子(阔阔出、失吉·忽图忽、博尔忽、曲出)

领户分封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宗室,把在战争中已经实行的千户制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创立了军政合一的千户制,先后任命了一批千户官、万户官和宗室诸王,建立了一个层层隶属、指挥灵活、便于统治、能征善战的军政组织。铁木真把占领区的人户编为95个千户,分封给开国功臣和贵戚们,分别进行统治。

《史集》和《蒙古秘史》一一列举了这些千户官的姓名、出身、主要经历以及各千户的组成情况,其中包括78位功臣,10位驸马,有3位驸马共领有10千户,因此当时实际分封的只有88人,这就是蒙古汗国历史上著名的八十八功臣。千户制的建立,标志着部落和氏族制的最后瓦解。这是一种军事、政治、经济三位一体的制度,是蒙古汗国统治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建立特殊功勋的那颜,还被授予种种特权,那颜阶层是铁木真“黄金家族”统治蒙古人民的支柱。这实际上是用战争打败了原来各部的奴隶主和氏族贵族,又重新培植了一个新的奴隶主阶层,这是以铁木真所在的黄金家族为主、各级功臣为辅的新的奴隶主阶层。

铁木真分封完千户、万户之后,马上着手扩建中军护卫怯薛军。由于怯薛军分四班轮番入值,习惯上称为四怯薛。其中的护卫人员称怯薛歹,偶数作怯薛丹。正在执行任务的护卫人员叫怯薛者,从事宫廷服役的怯薛歹称为怯薛执事。怯薛歹是从万户官、千户官、百户官、十户官及自由民的儿子中挑选,这说明铁木真十分注意保障这支队伍的可靠性。铁木真规定,怯薛军的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护卫大汗的金帐;二是“战时在前为勇士”,充当大汗亲自统率的作战部队;三是分管汗廷的各种事务。因此可以说,铁木真建立的怯薛军既是由大汗直接控制的常备武装,又是一个分管中央日常事务的行政组织,它已发展成为蒙古汗国中枢庞大的统治机构。铁木真给了他们优越的地位:怯薛者的地位高于在外的千户官;怯薛者的从者,地位在百户官、十户官之上。铁木真建立这样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起到了维护汗权、巩固新生的统一国家以及防止氏族贵族的复活和重新发生内战的作用,成为蒙古对外征战的有力工具。

文化

创建文字

蒙古族原来没有文字,只靠结草刻木记事。在铁木真讨伐乃蛮部的战争中,捉住一个名叫塔塔统阿的畏兀儿人。他是乃蛮部太阳汗的掌印官,太阳汗尊他为国傅,让他掌握金印和钱谷。铁木真让塔塔统阿留在自己左右,“是后,凡有制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不久,铁木真又让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教太子诸王学习,这就是所谓的“畏兀字书”。从此以后,蒙古汗国的文书,“行于回回者则用回回字”,“回回字只有二十一个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凑成。

行于汉人、契丹、女真诸亡国者只用汉字”。而在一个相当时期内,在蒙古本土还是“只用小木”。“回回字”就是指的“畏兀字书”。虽然忽必烈时曾让国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但元朝退出中原后就基本上不用了,而“畏兀字书”经过14世纪初的改革,更趋完善,一直沿用到今天。塔塔统阿创制蒙古文字,这在蒙古汗国历史上是一个创举。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文字,铁木真才有可能颁布成文法和青册,而在他死后不久成书的第一部蒙古民族的古代史——《蒙古秘史》,就是用这种畏兀字书写成的。

宗教政策

铁木真及其子孙建立的蒙古汗国横跨欧亚两洲,当时世界上的各种宗教在其统治的范围之内几乎应有尽有。其中包括蒙古人原来信奉的萨满教,西藏、西夏和汉人信奉的佛教,金和南宋的道教、摩尼教,畏兀儿和西方各国信奉的伊斯兰教(回回教、答失蛮),蒙古高原一些部落乃至钦察、斡罗思各国信奉的基督教(包括景教,即聂斯托利派;也里可温,罗马派)等等。蒙古贵族征服天下,基本上是采取屠杀和掠夺政策,但其宗教政策却比较开明,并不强迫被征服者改信蒙古人的宗教,而是宣布信教自由,允许各个教派存在,而且允许蒙古人自由参加各种教派,对教徒基本上免除赋税和徭役。实行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被征服者的反抗,对蒙古贵族的得天下和治天下都曾发挥过不小的作用。

随着中亚、波斯、高加索地区和东欧大平原等地被征服,来到东方的回回人空前增加。蒙古贵族利用回回上层和富商大贾作为压迫与剥削中原汉民的帮手,如花剌子模人牙剌瓦赤,不花剌贵族赛典赤赡思丁,富商奥都剌合蛮、阿合马等,都在统治机构中担任很重要的职务。移居漠北与中原各地的回回人被允许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其聚居地建立清真寺,回教教师答失蛮、苦行者迭里威失,享受与僧道、也里可温同样的免税待遇。但一般的回教徒——木速鲁蛮则同编民一样要交纳赋税,负担差发。 

总之,“在中国,由于蒙古人采取‘信仰自由’和‘兼容并包’的政策,伊斯兰教乘机往东发展,大批穆斯林迁居来华,为穆斯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自忽必烈以后,元朝统治者主要提倡喇嘛教,西藏人八思巴被尊为“大宝法王”、“大元帝师”。以后每一帝师死,必自西藏取一人为嗣,一直到元朝灭亡。由此佛教掌握了西藏地方的政权,并将教义传入了蒙古地区。

民族

铁木真对蒙古诸部的统一战争,对当代蒙古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出现了“成吉思汗革命”的说法。

历史评价

成吉思汗铁木真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对他的研究,已经超越历史的时空,冲出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成为世界各国军界、政界、文化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全球性热门话题人物。

中国

宋濂主编《元史》: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迹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纪载云。

朱元璋:曩者,天弃金、宋,历数在殿下祖宗,故以鞑靼部落起事沙漠,入中国与民为主,传及百年,至于殿下。古者帝王混一,止乎中原,四夷不治,惟殿下之祖宗,四海内外,殊方异类,尽为土强,亘古所无。

柯劭忞《新元史》:太祖龙兴朔漠,践夏戡金,荡平西域,师行万里,犹出入户闼之内,三代而后未尝有也。天将大九州而一中外,使太祖抉其藩、躏其途,以穷其兵力之所及,虽谓华、夷之大同,肇于博尔济锦氏可也。

鲁迅: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称赞成吉思汗是“武功熠耀”,“其天纵神武之所肇造,虽历稽往古九有之英杰而莫之能加”。以军事理论家万耀煌为代表的国民党将领,对成吉思汗都给予热烈赞誉。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朱德赞誉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董必武赞誉成吉思汗是“民族伟人,也是世界伟人”。 

1981年3月19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把成吉思汗列为中国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之一。2001年民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一书,称成吉思汗是“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思想家”。

柏杨《中国人史纲》: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铁木真胸襟开阔,气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态度统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胀的帝国,高度智慧使他发挥出高度的才能。

蒙古

苏俄控制时期

1924年独立后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处于苏联的影响和控制之下,禁止民族主义,不但没有视成吉思汗为民族英雄,还对其给予否定评价。当时的蒙古政府要求各地禁止崇拜和祭祀成吉思汗,任何场所都不得悬挂成吉思汗画像。所有官方的教科书上都不得称成吉思汗为民族英雄,“即只有明确地咒骂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的侵略,揭露蒙古统治阶级对中亚、伊朗及东欧各国的‘毁灭与破坏’的作品才是好的”。有违此禁,即遭肃清的命运。 [33]  除了将成吉思汗视为野蛮残忍的侵略者以外,蒙古人民共和国还长期讳言成吉思汗,1949年10月27日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作出的《关于学校中蒙古历史、文学课教授情况》的规定中明确指出:“不许歌颂和赞扬成吉思汗”。

民主化后时期

1990年以后,蒙古国脱离苏联控制,实现了民主化。自此以后,成吉思汗成为蒙古人心目中无可取代的民族英雄。

1990年,当时的蒙古总理索德诺姆(D.Sodnom)在记者会上表示:“多年来,只从单方面来看成吉思汗,将他视为一个侵略者……蒙古正修订历史……准备重新评估成吉思汗在历史上的好坏各方面的角色”。其后成吉思汗的形象在蒙古国全面重塑,蒙古各地开始兴建成吉思汗铜像和纪念碑,歌颂成吉思汗丰功伟绩的电影、小说、舞台剧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成吉思汗命名的蒙古企业和产品更是层出不穷,以至于蒙古政府不得不立法限制。 蒙古前总统那楚克·巴嘎班迪曾说:“我们的祖先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周到。”前总理阿穆尔说,成吉思汗“将蒙古民族名扬四海”。

蒙古国政府更于成吉思汗开国800周年的2006年举行国际性庆典,将蒙古的成吉思汗崇拜推向顶峰。蒙古人对成吉思汗无限敬仰,成吉思汗亦成为蒙古国的象征。

其他国家

《马可波罗游记》中的成吉思汗是一个雄才大略,以聪明善良、公正谦和赢得百姓拥护的统治者。

《世界征服者史》作者、波斯人志费尼说:亚历山大在世也会将成吉思汗尊为自己的老师。他认为,全能的真主使成吉思汗才智出众,使他思想之敏捷、权力之无限为世上诸王之冠。所以,史书虽然记载了古代伟大的库萨和的实施,以及法老恺撒的法令律文,但是成吉思汗却凭借自己的脑子创造出来了类似的东西,既没有劳神去查阅文献,也没有费力去遵循传统。征服他国的方略、消灭敌军、擢升部署等措施,也全是他自己领悟的结果。说实话,倘若那善于运筹帷幄、料敌如神的亚历山大活在成吉思汗时代,他会在使计用策方面做成吉思汗的学生,而且,在攻略城池的种种妙策中,他会发现最好的方法莫如盲目地跟着成吉思汗走。

启蒙运动之后,尽管不断有哲学家、文学家批评成吉思汗的残暴,但多数知识分子对蒙元时代仍怀有优美的想象,如柯勒律治(S.Coleridge)的残诗《忽必烈汗》。十八世纪之后,蒙古人已成为邪恶势力的象征。在科学家和政客的合力之下,蒙元帝国落后野蛮的形象已深入西方社会,但威泽弗德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把成吉思汗定位为近现代文明和全球化体系的开拓者。

成吉思汗在征服中的杀戮和毁灭城市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但这不是种族仇恨产物。成吉思汗在征服过程中从来都是和平手段无效后才采取武力。格鲁塞虽认为蒙古人把屠杀作为制度,但也不是生性残忍,他们只是出于困惑,“不知道更好的处置方式。”从文献的记载来看,令人惊讶的是蒙古人没有采取那个时代的惯例对敌人实施酷刑。威泽弗德写到,几乎可以肯定蒙古人是把死亡当作一种政策,但是它与同时代的文明军队相比,蒙古人并不是靠残忍的行为制造恐怖,而是靠快速而又有效的征服,以及他们似乎完全不在乎当地精英和富人的生命而引起恐怖。在历史上所有的征服中,只有成吉思汗不在乎富人性命这一点才真正让人印象深刻。威泽弗德指出,对蒙古人所征服的城市毁灭的情况进行校验后显示,很少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口伤亡。成吉思汗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城市的毁灭者,而非屠杀者,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波斯史家拉施特对成吉思汗的性格有很经典的刻画:成吉思汗曾问不儿古赤,人生何者最乐?不儿古赤以春日走马飞鹰出猎为最乐作答。成吉思汗则说,不然,战胜敌人,夺其所有,见其亲人流泪,纳其妻女才是人生之最乐。威泽弗德指出,成吉思汗并不认为这种夸张的描写就是对他的贬损,这是他通过文人之笔传播恐惧的有效方法,蒙古人是在利用恐怖宣传来加速征服。作为把战争当作生产的游牧民族来说,成吉思汗把抢劫和毁灭作为国策,出于森林游猎民族视天下财物如同猎物的天性。威泽弗德强调了在长期的征服过程中,成吉思汗的目标也由早先的抢劫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建立世界统一帝国的使命感。成吉思汗告诉其子孙,他最重要的教训就是战胜一支军队不等于征服一个国家,你只能通过赢得民心的方式来征服。换言之,在威氏的笔下,成吉思汗最终认可了文明世界的价值体系,忽必烈在元朝建立了一套比宋律“更温和、更人道”的刑法体系就是其结果。

法国皇帝拿破仑说:我不如成吉思汗。不要以为蒙古大军入侵欧洲是亚洲散沙在盲目移动,这个游牧民族有严格的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他们要比自己的对手精明得多。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个虎子都争为其父效力,我没有这种好运。

德国思想家马克思在谈到成吉思汗时曾说:“成吉思汗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在《马克思印度史编年稿》一书中,马克思写道,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的过程中组建了一支军队,他“依靠这支军队征服了东蒙与华北,然后征服了阿姆河以北的地方与呼罗珊,还征服了突厥族地区,即不花剌、花剌子模和波斯,并且还侵入印度。他的帝国的疆土从里海一直沿伸到北京,南面伸展到印度洋和喜马拉雅山西面到阿斯特拉汗和嘉桑。他卒后这个帝国分为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元朝;前四部分由汗统治;最后一部为帝国的主要部分由大汗直接统治”。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一方面批驳“成吉思汗的马蹄所到之处,几乎成了无人烟的旷野”;另一方面在《怎样对待世界历史》一书中说:“蒙古人在战场上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这并不靠兵马之众多,而靠的是严谨的纪律、制度和可行的组织。也可以说,那些辉煌的成就来自于成吉思汗的指挥艺术。”他非常赞成勒·加特的说法:“蒙古人所进行的征战,就其规模和艺术、突然性和灵活性、包围的战略和战术而言,是史无前例的。”“成吉思汗即使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最伟大的统帅,无疑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说:“有人认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倔强不拔、勇猛无敌的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性格却塑造了伟大的成吉思汗。同样,我也赞成一些人的评价,网络还未出现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却打通了世界各国的关系,建立了国际往来关系。”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也是个成吉思汗迷。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从那些记载中,军人可以获得有用的知识,塑造一支用于未来战争的军队。那位令人惊异的领袖(成吉思汗)的成功使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黯然失色”。“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灭亡国家,摧毁整个文明。在战场上,他的部队运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横扫千军如卷席,无数次打败了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敌人”,“虽然他毁灭一切,残酷无情,野蛮凶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战争的种种不变的要求”。

俄国将军以葛那吉夫说:“横览宇内,历年之少,而开拓疆土之广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尝见也。成吉思汗登蒙古大汗位之初,兵籍之户数约一万三千而已(约3万),其后征服民族之数凡七百二十部之多,其言语信仰,大抵异类。其子孙蒙业开拓,所奄有之全版图,包括今之清朝大半,印度的北部,朝鲜半岛全部,中亚细亚的全域,俄罗斯帝国大半,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间之南部,兵刃之所斩刈,马足之所蹂躏,由东达西,成一直线,径长六千英里(约当中国1万6千里),其间列国数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才以六七十年之短日月次第削平者也。此最大盖世之雄,果如何而崛起者耶?”

俄国军事家柯列金也说:“通观世界历史,用很少兵力(拉施德丁说12万,小林高四郎说20万),在很短时间内(1207年到1227年共20年),攻略广大土地(欧亚两洲的大部),统治众多人口(中小路彰说6亿人口,我认为有些夸大),除成吉思汗时代的鞑靼人和帖木儿时代的中亚细亚人之外,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

法国学者格鲁塞在《蒙古帝国史》中说:“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通道,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中国绘画和波斯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总主教。”“从蒙古人的传播文化这点说,差不多和罗马人传播文化一样有利。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够在这一点与之相似”。

加拿大史学家斯塔夫里·阿塔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 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往来于这条大道的商人们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在塔那到中国的路上行走,是绝对安全的”。这条“横穿中亚的商路”,对于当时东西方商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美国作家哈罗兰姆将成吉思汗称为“人类帝王”,他在著作中说:“虽然成吉思汗从未接受过物质文明的熏染,竟能为50多个民族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典章,维持大半个世界的和平与秩序”,“信使可以纵横50个经度,一个少女怀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游这个广大的帝国”。使得东西交流为之畅通、欧亚文化为之交流,“这是人类之间最广大而开放的一次握手”。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谈及成吉思汗时说,当这些部落(蒙古)由成吉思汗和帖木儿做领袖时,就曾经发生过:他们从高原横冲到低谷,摧毁了当前的一切,又象一道爆发的山洪那样退得无影无踪——绝对没有什么固有的生存原则。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世界史纲》:蒙古人的征服故事确实是全部历史中最出色的故事之一。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在范围上不能和它相比。在散播和扩大人们的思想以及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上,他所起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民族,作为知识和方法的传播者,他们对历史的影响是很大的”。 [36]

1970年出版的《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同样强调蒙古的侵略“促进了欧亚大陆间的相互影响”,书中举了不少事例,最后说:“由这种相互影响提供的机会,又被正在欧洲形成的新文明所充分利用。这一点具有深远的意义,直到现在,仍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影响。”

德国嘉桑大学教授费朗索儿·冯·额尔多满称成吉思汗为“不屈之王铁木真”,在他所著《不屈之王铁木真》中写道:“那样无论在欧洲和亚洲,使他们从沉睡状态中苏醒过来,需要一只强有力的手去摇动他们是迫切必要的。这样摇醒他们的强有力的手出现了,这就是不屈之王铁木真及其后裔。”

联邦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说:类似一体化在人类历史上,只有成吉思汗等人的时代出现过。

苏联藏学家尼古拉·列里赫说:亘古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一个民族如此强大。

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说:游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类伟大的文化。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庞大的蒙古帝国。他所建立的政权和法律,至今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仍然有积极意义。

轶事典故

铁木真在攻灭花剌子模的回军路上接见了长春真人——中国北方道教全真派首领长春真人丘处机,日本学者称之为是为西征送去的一股清风。

丘处机是道教全真龙门派掌教,铁木真待他也如师友。丘处机与铁木真的相会时间不长,但是在铁木真人生道路上起的作用却相当大,使其性格也发生了不小变化。

丘处机清楚地告诉铁木真,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只能养生。还告诉他一条治国之道,劝他要清静无为,不要滥杀无辜等。

人际关系

家世

父亲:孛儿只斤·也速该

母亲:弘吉剌氏·诃额仑(也译月伦)

兄弟姐妹

兄弟:拙赤合撒儿(简称合撒儿),合赤温,铁木哥斡赤斤(或译帖木格斡赤斤,或称帖木格、斡赤斤、斡亦赤斤。),别勒古台,别克贴儿(别勒古台,别克贴儿均为也速该别妻所生,别克贴儿被铁木真与合撒儿联手杀死,当时三人均为少年。别克帖儿对待兄弟几人傲慢,铁木真与合撒儿本想向别克帖儿屁股射箭以报复其傲慢,结果由于年少射箭技艺不佳,正中后心而死)。

妹妹:帖木伦

后妃

成吉思汗一共有后妃40多人,并同时册立数位皇后。她们分居在四个斡儿朵(原意为毡帐,后指宫室)中。每个斡儿朵排名第一位的,既是该斡儿朵的首领,其余后妃按实际地位排名。所有后妃中,又以第一斡儿朵的正妻孛儿帖地位最高。 [46]

第一斡儿朵:孛儿帖皇后(谥为‘光献翼圣皇后’);忽鲁伦皇后;阔里桀担皇后;脱忽思皇后;帖木伦皇后;亦怜真八剌皇后;不颜忽秃皇后;忽胜海妃子。 [46]

第二斡儿朵:忽兰皇后;古儿别速皇后(又称为‘哈儿八真皇后’或乃蛮部落‘太阳汗妃’,名叫歌璧,是漠北第一美人);亦乞列真皇后;脱忽思皇后(与第一斡儿朵第四人同名);也真妃子;也里忽秃妃子;察真妃子;哈剌真妃子。

第三斡儿朵:也遂皇后;也速干皇后;忽鲁哈剌皇后;阿失仑皇后;秃儿哈剌皇后;察合皇后(名叫李嵬名,又称为西夏公主,李安全之女); 

阿昔迷失皇后;完者忽都皇后。

第四斡儿朵:公主皇后(金国之岐国公主,完颜永济第四女);合答安皇后;斡者忽思皇后;燕里皇后;有秃该妃子;完者妃子;金莲妃子;完者台妃子;奴伦妃子;卯真妃子。

其他:亦巴合别乞(克烈氏,札合敢不长女,后成吉思汗将她赐给功臣术赤台) [46]  、八不别乞妃子

子女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记载,成吉思汗有六个儿子,按出生顺序为:

术赤,孛儿帖所生,

察合台,孛儿帖所生,

窝阔台,孛儿帖所生,

拖雷,孛儿帖所生,

兀鲁赤,无后嗣,

阔列坚,忽兰所生。他虽然是庶子却很受父亲宠爱。后来他随拔都征俄罗斯的时候因箭伤而死。其他没在《元史》宗室世系表记载儿子:

察兀儿,也速干所生。

术儿彻,古儿别速所生。

有史载的成吉思汗女儿:

1.昌国大长公主,名火臣别吉(豁真别乞;火阿真伯姬,伯姬:音译,本作别乞。),孛儿帖所生,嫁给昌忠武王孛秃。笔者倾向于作火阿真伯姬解释:伯,长也,伯姬即长女,这样兼顾音义。《元史·本纪第一·太祖》:帝欲为长子术赤求婚于汪罕女抄儿伯姬,汪罕之孙秃撒合亦欲尚帝女火阿真伯姬,俱不谐,自是颇有违言。《圣武亲征录》也作“汪可汗之孙秃撒合亦求上公主火阿真伯姬”。

2.延安公主,名扯扯亦坚,孛儿帖所生。

3.赵国大长公主,名阿剌海别吉,孛儿帖所生,嫁给赵武毅王孛要合,无子。成吉思汗1206-1211年西征期间以及逝世以后,她以监国公主的身份代理朝政。《元史》列传第五称载她“明睿有智略,车驾征伐四出,尝使留守,军国大政,咨禀而后行,师出无内顾之忧,公主之力居多”。

4.郓国公主,名秃满伦,孛儿帖所生。

5.阿儿答鲁黑,又译作阿勒塔伦,按塔伦,又名阿勒塔鲁罕,孛儿帖所生幼女。嫁给斡勒忽讷兀惕部的泰出(又译作塔出)驸马。有子术真伯(又称扎兀儿薛禅),术真伯先后娶元宪宗蒙哥之女失邻公主和必赤合公主。

6.高昌公主,名也立安敦,嫁给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

出生年份

对于铁木真的出生时间,在中国的原始史料中,明确记载他享年六十六岁,卒年是1227年,由此上推,可知其为1162年生人。《辍耕录》《元史》与蒙文史料《圣武亲征录》《蒙古源流》均有此记载。 另外,还存在着成吉思汗生于1155年(拉施特《史集》及《蒙鞑备录》)、1167年(汉学家伯希和据杨维桢《正统辨》)、1182年(《红史》《青史》)的说法,但都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出生月日

不过史料仅精确到铁木真的年份,具体日期史无明载。而蒙古族史学家、星算家和民间中普遍流传下来一种较为可靠的说法:铁木真生于农历水马年(壬午年)夏季首月十六望日。1962年,根据照甘丹寺精通历学的僧侣的意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成吉思汗诞辰800周年纪念大会于1962年5月21日举行。

之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教授朱进经过严格对照推算,得出铁木真的生日为宋绍兴三十二年四月十六日(金大定二年,1162年5月31日)。同时,存在铁木真的生日为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金大定二年,1162年4月16日)的说法。

尊号

铁木真的尊号是成吉思汗还是成吉思合罕,有关前四汗史的一种最详细、最重要的史源《元朝秘史》,之所以把元太祖的称号写作“成吉思合罕”,伯希和在他的遗著《马可波罗注》里提出,今日所见《元朝秘史》,乃元代时的抄本;正是这个抄写者,按当时对元朝皇帝的蒙古语习称,将原来文本里的“成吉思汗”改写作“成吉思合罕”。

另外关于学者理解《蒙古秘史》开篇的首行就写有"成吉思合罕讷忽札兀儿"的一句话,一般认为:一、为《蒙古秘史》的原书题名;二、为《蒙古秘史》 [48]  某些章节的题名;三、为独立的历史文献之题名;四、属于下一个句子的一个句子成分(主语)。人们之所以提出以上几种意见的主要原因,是与《蒙古秘史》的原书题名究竟是什么这一重大问题有关。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流传至今的《蒙古秘史》的《元朝秘史》一名乃是汉字音译者给起的题名,在其下方并列两行所书的“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是为汉文题名之蒙译,无论哪一个也都不是《蒙古秘史》的原书题名。由此,将对人们理解”成吉思合罕讷忽札兀儿“这句话变得复杂化起来。

而晚清以前,元、明及清中前期的汉文史集中,并无上尊号”成吉思汗“的记载,《元史·太祖本纪》记载诸王群臣为上尊号“成吉思皇帝”。南宋学者彭大雅作为出使蒙古联络夹击金朝的使臣,编写的《黑鞑事略》也记载为成吉思皇帝。元代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也记载为“诏曰成吉思皇帝敕真人邱师”。1998年发现的元代银质鎏金文“盐山圣旨牌”亦书曰“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西方的史集中则记载为成吉思汗,并传入中国,导致自晚清时期的汉文史集中(如《海国图志》、《蒙兀儿史记》、《蒙古纪事本末》,《新元史》等)出现两者并用或者独用成吉思汗的记载。

死因

在正史记载中,铁木真为病死。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政敌的抹黑等,其真实死因已不可考,在此列出一些说法:

染病说

宋宝庆二年(1226年,金正大三年)秋,铁木真借口西夏不遵守条约,又发动了对西夏的战争。他誓将西夏灭亡,但遇到了西夏军民的顽强抵抗。蒙古军经过将近一年的长期围困,才攻下灵州。灵州之役使得西夏主力消耗殆尽,城陷后,西夏的都城兴庆府已成为蒙古军的囊中物。此时,成吉思汗却染上热病,再加之前所遭受的落马旧伤发作,引起了并发症,不幸病逝。

被雷劈死说

罗马教廷使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曾在1245年至1247年间出使蒙古,他在《出使蒙古纪》记载:“在他(铁木真)完成了他的命令和法令以后,他就被雷电所击毙。”他在其所著《被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的历史》中透露,铁木真是可能是被雷电击中身亡。蒙古人信奉多神教,也有萨满,加上草原地区雷电的伤害力,导致蒙古人很怕雷电。故而约翰·普兰诺·加宾尼的记叙当是采自草原牧民中流传的一种传说。

被马踩死说

蒙古人撰编的《蒙古秘史》卷14记载,“成吉思既住过冬,欲征唐兀(蒙古对西夏的称呼)。从新整点军马,至狗儿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从行。冬间,于阿儿不合地面围猎,成吉思骑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汗坠马。”铁木真坠马之后,被后面的马踩中而死。不过这其实是成吉思汗病逝说的一种变型,只是将铁木真得病的根由归咎于坠马而已。 

中箭说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认为:铁木真死于箭伤。《圣武亲征录》说,铁木真受箭伤有三次:1202年阔奕坛之战、1212年攻西京之战、1226年攻西夏时膝部中箭。有说法认为最后一次箭伤对其身体影响较大。《世界侵略者传略》《史集》《元史译文》《纲目译文》等国内外书籍都说“汗病八日死”。 

遇刺说

据成书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的《蒙古源流》记载,铁木真的军队在进攻西夏的过程中,士兵将俘虏到的西夏王妃古儿别勒只·豁阿皇后(或音译为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进献给铁木真。就在陪寝首夜,铁木真遭到杀害。由于《蒙古源流》没有说明王妃是用何种手段加害铁木真的,故而演变出了遇刺、中毒等说。 

中毒说

民间另有传说,铁木真是“中毒”而死。铁木真对窝阔台越来越不满意,想改立拖雷为储汗,窝阔台为维护自己的汗位,与铁木真喝酒时,下药将他毒死。

出生地

关于铁木真的出生地,蒙古国史学家推测不一:

一说在肯特省达达勒苏木境内巴拉吉河南岸的“德伦宝立德格山”;

一说在宾德尔苏木境内鄂嫩河西岸的“德伦宝立德格山。”俄罗斯学者也提出铁木真·成吉思汗诞生地是在俄罗斯境内距察苏材村五公里的德伦宝立德格山的地方。但认同的学者不多,只是“一家之言”。达达勒苏木和宾德尔苏木都在争“成吉思汗出生地”的殊荣,都说‘我们这里是成吉思汗诞生地’。” 

呼伦贝尔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松林在前往斡难河、鄂嫩河考察,并查阅大量史料后,认为宾德尔苏木斡难河(鄂嫩河)边的迭里温·孛勒答黑山(德伦宝立德格山)是铁木真的出生地 [51]  ,因为“只有宾德尔苏木的德伦宝立德格山附近的豁儿豁纳黑川原野,才具备承载千军万马的辽阔,只有那里才具备牧放几十万只牛羊的草原。而达达勒苏木的德伦宝立德格山周围是一个山区,地域狭小,森林密布,而且,距斡难河26公里,它不具备成为当时已是蒙古乞颜部头领也速该·把阿秃儿统领万众人马的领地”,佐证了蒙古史学家苏和的观点。

下葬地

对于成吉思汗铁木真墓地的具体位置,大致有四种说法:

一、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

二、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

三、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山;

四、位于宁夏境内的六盘山。

而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实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

在蒙古国肯特山的依据是,有关史料记载,成吉思汗生前某日,曾经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树下静坐长思,而后忽然起立,对手下随从说:“我死后就葬在这里。”南宋文人的笔记中也记载,成吉思汗当年在西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独木棺里。所谓独木棺,是截取大树的一段,将中间掏空做成棺材。独木棺下葬后,墓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

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脉所在的清和县三道海附近的依据是有考古专家在该地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推测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佐证之一是马可·波罗在他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

在宁夏六盘山的依据则是,有记载说,成吉思汗是宋宝庆三年(1227年,金正大四年)盛夏时,攻打西夏时死于六盘山附近。有考古专家据此认为,按照蒙古族过去的风俗,人去世3天内就应该处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为的是怕尸体腐烂,灵魂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后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元太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