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后殿门上有这么一副对联: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这副对联的意思是雨虽然能滋润万物,但却滋润不了无根的草,佛门随便广结善缘,但是也度不了无缘之人。
因为无缘的人就如同这无根之草,想要滋润也不能为力。无佛缘之人与佛之间没有丝毫的缘分,佛法再精深,他们也悟不到;而佛缘深厚的人如同得到佛的助力,生活处处见禅,修行起来毫不费力。
那怎么样才算是佛缘深厚呢,佛缘深厚的人有这3个特征,他们不用烧香拜佛,却深得佛心。
01
心中有佛
佛说:“心中有佛佛自生, 心中无佛妄修佛。”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虔诚的话不需要做什么都能觉悟,心若是不诚,花费再多的力气修佛都是徒劳。
很多人修佛不是真正认同佛法,而是为了佛能保佑自己,满足自己的心愿,所以礼佛敬佛。他们整天给佛烧香,希望佛能够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回报自己,让自己心想事成。
这样的人就是心中无佛之人,佛是觉悟的人,并不是万能的神,他教导众生超脱,而不是直接让众生超脱,因此不按照佛法修行的话怎么求都没用。
因此《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句话告诉我们“信”是道德的母亲,可以孕育一切的善根。
因此心中有佛之人深信因果,明白命由己造,每个人的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会用因果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善根,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广结善缘从而积累自己的功德,通过行善来使自己的修为不断加深。
若是做了亏心事或者为了得到利益才来拜佛,希望佛完成自己的心愿的话,再努力的烧香佛也不会理的。
若是心中有佛,根据佛的教导来行善积德,那么自然是佛缘深厚,无须烧香拜佛,自然能修为不断精进,最后获得觉悟自在。
02
宠辱不惊
修佛修的其实就是自己的心,心定,做到宠辱不惊才能不受外物影响,专心按照佛的指引去修行,得到自己的善果。
对任何事情都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否则心灵容易受到外物的诱惑和影响。一点小事就能让自己慌乱,遇谤则怒,遇赞则喜,情绪反反复复,心中杂念无穷。
这样的人心根本静不下来,想要修行,经书也看不进去,坐禅也坐不住,没一会就念顿生,思维飘散。想要修为精进真的是难上加难,修行个几十年,还跟刚来的时候一样。
这种人就是没有佛缘,所以难以修行。而有佛缘的人内心清净淡然,遇到任何事情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冷静面对。
人生起起落落总会遇到糟糕的事情,既然逃避不了,不如接受它,一切顺其自然,只要努力了,结果随缘就好。
如此面对人生,心中就不会被“贪嗔痴”三毒所影响,佛教认为此三毒残害人的身心,让人心中起执念,受种种欲望诱惑,从而沉沦于苦海中。这三毒是一切恶的根源,一个人想要得道,必须去除。
心灵定不住,自然容易受诱惑,受到“贪嗔痴”三毒影响。而宠辱不惊的人心如止水,能够时时照见真我,淡泊名利,一切诱惑对他们来说都是浮云。
心不动,佛缘就深厚,不需要烧香拜佛。因为他们能够不受外物所干扰,潜心修行,用清净淡泊的心去验证佛法,最终远离烦恼苦厄,到达彼岸。
03
心怀慈悲
人们常说:“佛以慈悲为怀。”对于修行的人来说慈悲就是根本,因此心怀慈悲的人才是佛,心怀慈悲的人才能够成佛。
心不怀慈悲之人,他们施舍别人财物,帮助别人不过是为了从中得利,希望能够得到好的名声,或者能够因此积累功德而让自己作恶不受惩罚。
对于众生并没有真正的爱护怜悯之心,他们行善是为了有更多作恶的能力,这样行善不止没有功德,还会让自己自我催眠,犯下更多的罪业,让自己遭受恶报。
佛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慈悲应该是因为众生的快乐而随喜感到快乐,因为众生的苦厄而感受悲痛。
这样的人对世间一切生命都怀有怜悯和尊重,看到别人快乐他能够真心祝福别人,看到别人不幸他自己也会感到痛苦,从而不遗余力的帮助不幸的人,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快乐。
慈悲的人帮助别人就是在帮自己,因为他们的所有善言善心都是发自真心。这样的人佛缘非常深厚,与人心心相印,如同佛祖拈花一笑,一言一行都令人如沐春风。
因此他们无须烧香拜佛,自身就已领悟到佛法的精髓。佛缘深厚之人修行事倍功半,如有佛助。
有佛缘的人都是心中有佛,宠辱不惊,慈悲为怀之人。这样的人深信因果,身怀善根,内心清净淡泊,慈悲众生,不用烧香拜佛就能深悟佛法,渡过苦海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