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7种防御机制

回避焦虑的7种防御机制

压抑:能将唤起焦虑的一些想法和感受从意识中排除出去。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压抑是所有心理防御机制中最基本的机制。这些防御机制都对对具有威胁性的冲运进行伪装以防止它们进入到意识层面。弗洛伊德相信压抑这一防御机制能解释我们为何记不清童年期对异性父母的渴望。然而,同时他又相信压抑总是无法彻底进行,被压抑的冲动仍然会潜逃出来,并在双色球客户和口误中得以表现。

]退行:退回到早期婴儿的发展阶段来应对焦虑。因此,当儿童第一天上学,面临焦虑时,他会退行到口唇期,像婴儿那样靠吮吸大姆指求得安慰。未成年的猴子在感到焦虑的时候,也会出现退行,像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那般攀附在母猴或其他猴子身上。即便是大学新生,当他们感到思乡的时候,也会渴望家的安全和随适。

反向形成:自我将在举意识中将那些不被接受的冲动转变成与其截然相反的、可令人接受的形式。在进入意识的过程中,那些不被接受的观点,如“我恨她”就会变成“我爱他”,胆小就会表现得大无畏,自感能力不足就会表现为自我逞然。

投射:是通过将具有威胁性的冲动归咎到别人身上来伪装自己的这些冲动。因此,诸如“他不信任我”可能是“我不信任他”这一真实感受的投射。

合理化:当我们在潜意识中自我辩解以隐藏行为背后真实的动机时,便会使我们所熟悉的另一种机制--合理化。因此,酗酒成性的人会说他们和朋友喝酒“只是出去社会的需要”。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这样为自己辩解“一味工作而不休息,即便是聪明人也会变愚笨”

替代:是将一个人的性冲动或攻击性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这一事物比原先唤起这些冲动的事物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不敢对父母表达出愤怒的儿童就会踢家里的宠物以转换自己的愤怒。对考试感到焦虑的学生可能会地室友大声嚷嚷。

否认:通过拒绝事实或不承认其严重性保护个体远离难以接受的事件。晚期病人可能会否认其疾病的致命性。父母可能会否认孩子的不良行为。配偶可能会否认对方的婚外情。


焦虑的7种防御机制_第1张图片
阳兰心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焦虑的7种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