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里,人们总是习惯于顾忌别人的感受,做任何事都三思后行,深怕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殊不知,这样的顾忌,不但最终没有落下好,反而让自己觉得受累。
有句话说的好:学会拒绝,人生才能豁然开朗;懂得勇敢丢掉厚重的“铠甲”,才能轻装上阵!
01
日本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写道: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春秋时期,鲁国宰相公孙仪非常爱吃鱼,一顿没鱼吃就憋得慌。久而久之,鲁国上至大官,下到百姓,都知道公孙仪爱吃鱼,于是争着买鱼送他,他却一概拒绝。
家人不解地问:“你喜欢吃鱼,为什么又拒绝别人送鱼呢?”
他回答:“如果我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难免要为人家说话办事,正所谓拿别人手软,吃人的口软,帮送鱼者办事必然会枉法,枉法必然会被罢官,罢了官谁还会送鱼给你吃呢?”
生活中,谁都会遇到别人央求的时候,大多数人总会因为面子或碍于人际关系从而习惯性的顺从、忍让,生怕破坏了关系,伤了和气。
其实,也许你给了对方一次面子,说不准就成了一生的后悔。有些人总是死缠硬磨地跟你搞关系,是因为你的身上有他(她)利用的价值,一回生两回熟,时间长了,温水煮青蛙的效应就出现了,当大难临头之时,你急得捶胸顿足,悔之晚矣!
02
贾平凹在《学会拒绝》中写道:
“拒绝肤浅,接纳深沉。拒绝憎恶,接纳宽容、关怀和容忍。拒绝虚伪,接纳真诚。拒绝假、恶、丑,接纳真、善、美……
生活中,一条充满诱惑的大路在脚下延伸着,只有学会拒绝才不会步入歧途。”
深以为然。
面对别人的苦苦哀求,我们总是大发慈悲,内心深处的善良让你不得不放松警惕,原则的底线一次一次地被冲破,最终让自己思想的防线决堤。
曾经一个朋友告诉我:对于别人的求助,不帮是本分,帮忙是情分。能帮的全力以赴,触犯底线和原则的果断拒绝。
是啊!你总是迁就别人,总是忙不迭地伸出热情的双手去拉别人一把,也许你的这一把最终还成了怨恨。
“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恰好说明了这一点:不懂拒绝帮助别人,始于感恩,终于嫌隙。
03
前段时间,老姐打电话给我讲了一件事情:老家有个亲戚的孩子上初中找她帮忙,这对她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因为她是学校初一年级组组长。
看着可怜巴巴的亲戚,她二话没说就应承了下来,也的确把孩子安排到一个比较好的班里。
事情办成了,亲戚就似乎越来越亲,隔三差五给她送点小礼物,让她也觉得很感动。
但是,越往后就越不对劲,那家亲戚动不动就找她帮忙,她也不好拒绝,能帮的忙尽量帮,虽然有些无奈,但还是抹不开那个情面。
由于亲戚的孩子是住校生,吃住相对比较艰苦,后来就要求让孩子住在老姐家里,这样也方便辅导。
当亲戚提出这个要求时,老姐彻底被激怒,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狂骂,吓得对方瞠目结舌,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去了。
至此,那个亲戚再也没有打扰过他,反而他的孩子满争气的,初中毕业竟然考进了重点高中。
听着老姐的哭诉,我深深地感到:任何善良都应当带点锋芒,这样就会让那些得寸进尺的人收敛。
04
看过一个故事:
在风沙弥漫的大沙漠,骆驼在四处寻找温暖的家。后来它终于找到一顶帐篷,可是,帐篷是别人的。最初,骆驼哀求说:“主人,我的头都冻僵了,让我把头伸进来暖和暖和吧!”主人可怜它,答应了。
过了一阵子,骆驼又说:“主人,我的肩膀都冻麻了,让我再进来一点吧!”主人可怜它,又答应了。接着,骆驼不断地提出要求,想把整个身体都放进来。
等到骆驼完全恢复精神,并且可以掌握帐篷的控制权的时候,它很不耐烦地说:“这顶帐篷是如此狭小,以致连我转身都很困难,你就给我出去吧!”
其实,我们要学会拒绝。要不然,最终的结局莫过于被“骆驼”赶出帐篷。
生活中,千万不要害怕拒绝别人,因为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已经准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你给他任何一种答案,都是在他意料之中的。
要知道,善良不应该成为让人随意麻烦的理由,当你勇敢的拒绝别人,说出“不”字的时候,恰恰是遵从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选择,也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
余生不长,愿我们善良中有锋芒,温柔中有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