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 Wu的听课笔记】
很多管理者有这样一种看法,他们认为:
定目标,就是给团队一个大致的方向,就是喊喊能够振奋人心的口号;定目标,主要应该针对销售人员,非销售部门的目标,可定可不定。
真的是这样吗?
沈阳华泽三峰家居集团人事行政经理--姜文辛同学,在上了何川老师的管理课后,表示不认同这个说法。
姜文辛从事行政岗位,属于典型的非销售、支持部门。她认为,支持部门不仅需要明确的目标,而且要注意定目标的方式方法。
这节课,我们来听听姜文辛同学,关于定目标的2个认识。
以下是姜文辛同学的自述:
沈阳华泽三峰家居集团人事行政经理姜文辛
大家好,我是姜文辛。
我是理工科出身,曾经担任一家外企的总经理助理。2016年4月开始,我进入现在的岗位,担任行政人事经理。
随着公司在行业里的迅速崛起、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对管理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让我意识到了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上了何川老师的管理课后,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
我的管理能力需要提升,否则,它迟早会限制我和团队的发展。比如,关于什么是“目标”,我有2个认识,希望给同为管理者的你,一点启发。
一、目标必须看得见
和很多管理者一样,过去我认为,支持部门不需要太具体的目标,如果非要说目标,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就可以了。
但上课之后,我发现,有一个“大方向式”的目标,基本等于没有目标。
举个例子
我们行政人事部门,过去的目标大都是:“为业务部门赋能”,但事实上,这样的目标, 只是一种工作方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目标。
何川老师说,目标,首先要让所有人看得见。
就像在110米栏赛场上,刘翔想取得冠军,要越过所有跨栏,用最少的时间冲过终点,而秒表记录下的时间、终点线、跨栏,都是让人看得见的目标。
为什么要“看得见”?
因为看得见,才谈得上“指导方向、凝聚人心、决策依据、考核参照、激励员工” 而这五件事,是定目标的意义,也是目标存在的价值。
那么,“为业务部门赋能”就不是真正的团队目标而带着这个目标努力,结果就是: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我们的工作,都像是在“救火”,有时候很忙很累,但是似乎不太出成果,领导也很难给评价。
总之,现在我会不断提醒自己:
第一, 无论是支持部门,还是业务部门,团队都必须有目标,组织因目标而存在。
第二,目标不是大致方向, 目标必须让人看得见。
二、目标必须明确、有效、有承诺
很多管理者也许和我一样,有定目标的意识,但是,意识不等于常识。
比如,带团队时,目标意识会告诉你,这件事情得做,做了有好处,但管理常识会告诉你,这件事情你要什么时间做、具体要做到什么程度、让谁承诺一起做。
举个例子。
“今年我要带团队出国旅游”,你觉得这是团队目标吗?
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但上了管理课后,我才知道,这根本就不是目标。
为什么?
第一,目标必须清晰
“出国旅游”,并不是一个清晰的目标:去泰国、马来西亚、欧洲还是美洲,地点不明确;
这个月去、下个月去、还是年底去,时间不明确;
团队”具体是指谁?是全体团队成员,还是业绩排前三的人,参与人不明确。
第二,目标必须有效。
想让目标有效,就必须保证,目标与最终成果直接相关。
如果把“出国旅游”当成目标,成果是什么?大家玩的开心?
团队福利发放到位?还是其他内容?
成果不明确,目标很难有效。
第三,目标没有承诺。
首先,是不是只要“我”承诺了,“今年我要带团队出国旅游”这个目标就能达成?显然不是,因为团队相关人员必须出席。
那么,团队其他成员,是否为这个目标的达成、做出了承诺,也应该是定目标时,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今年我要带团队出国旅游”,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目标。
管理者在制定目标时,必须知道,目标的3个要素,是清晰明确、有效、有承诺。
以上,就是我对“团队目标”的2个认识:
1、目标必须看得见;
2、目标必须明确、有效、有承诺。
最后,何川老师的管理课,让我对未来的管理工作,更有信心了。我相信:
管理不是厚黑学、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管理可以落到实处,只要你真的掌握了管理常识,把管理的底层逻辑用在工作中。
何川老师的管理课让我知道,学习管理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所以我真诚地推荐你,认真了解一下课程内容,一定会对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