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摘录

作者:夏雪梅

二、什么是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一)从“植物要被晒死了,怎么办”说起
(二)学习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
对于项目化学习的界定,阐述比较详细的是巴克教育研究所:
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当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父子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项目化学习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包括基于标准的内容以及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合作和自我管理等技能。
巴克教育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2016)提出了项目化学习的八大“黄金准则”:
1.重点知识的学习和成功素养的培养;
2.解决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
3.持续性的研究;
4.项目要有真实性;
5.学生对项目要有发言权及选择权;
6.学生和教师在项目中进行反思;
7.评论与修正;
8.项目化学习成果的公开展示。

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的特征:

1.素养目标。项目化学习指向的目标是综合統整的,在探究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调用所有的心理资源,达成深度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态度和价值观的素养目标。尤其重要的是,项目化学习增加了学生接触、探索“big idea”(大观念)的机会。项目是课程,是主要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项目来学习重要的观念、概念、能力,而不是将项目作为传统课程结束后的展示、表演、附加实践或例证。
2.驱动性问题。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因为驱动性问题使整个项目活动保持持续性和一致性。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是通过驱动性问题黏合在一起的。
3.持续性研究。项目化学习的历程是持续探究解决驱动性问题的历程。探究包括调查、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可以是设计、决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模型等。探究意味着大量的学生自主选择、非监控的工作时间、责任。最重要的是,这些探究的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驱动性问题逐步深入的。
4.全程评估。评估保证项目化学习的质量和素养目标的达成。评估既包含对项目化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估,也包括对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展现出现的探究、实践等进行评估。

作者对项目化学习的界定:

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的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
1.项目化学习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

第一,项目化学习要学生学的是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不是事实性的知识,也不是技能性的知识点,它表现出本质而抽象的特征,指向学科本质或促进人类对世界的理解的关键概念与能力。

第二,项目化学习最终是要学生实现知识的再建构。

当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能够运用以往的经验产生出知识,就意味着迁移和知识的再建构的发生。
2.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
真实项目首先是指学生习得的知识和能力是可以在人类世界中真实使用的,而不是只在特定的语文课堂、数学课堂才会使用的虚假知识和技能。
真实项目是指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迁移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PBL《项目化学习设计》读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