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理想课堂的六个纬度,简称“六度”:整合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练习度。
参与度,即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自由度,即学习的方式上更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整合度,即整体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整合度不高的课堂教学,往往把完整的知识支离破碎。如语文教师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历史教师把事件从时代背景中游离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练习度,即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的程度。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学生是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学习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取决于在互动与活动过程中能否充分地运用自己的能动器官。所以,一堂好课,不在于其有条不紊、不在于其流畅顺达,而在于其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延展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当生活成为教与学的内容,当社会成为广阔的课堂,生命就能在其中得到进一步舒展与绽放,课堂的广度与深度就能得到进一步拓展。
2008年,新教育提炼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从这“三重境界”的角度来看,我们更侧重于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课堂。
第一重境界的主要特点是:讲效率、保底线。教学框架的作用,是帮助教师理解、规范课堂,它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工具。正如丹尼尔森所说的那样,新教师可以把框架作为“地图”,引导自己穿越最初的教学迷津;老教师则可以把它作为“支架”,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率。教学框架不仅能够规范教学行为,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评价课堂。
在汲取前人智慧的基础上,我们基于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提出了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一、教材及学生的解读(这是教师的备课阶段,主要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学生的了解);二、确定教学目标(A类:基础性、阶梯性目标,为核心目标搭梯的知识;B类:核心目标,即课堂教学重点要教学的内容;C类:附着性、拓展性目标,即思想、情感、价值等。另外,还有针对不同学生的个别化目标);三、有明确方向的预习作业(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四、严谨的教学板块(教学板块一方面要求课堂清晰地划分若干板块,注上每个板块要解决的目标及可能所需的时间,在讲究必要的节奏、方式灵活多样的基础上,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另一方面,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教师列出学生个体学习清单,是为了真正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五、教学反思。
这个框架的基本流程仍然继承了传统的“目标——策略——评估”的教学基本过程,但在两个地方有所创新:一是在框架中特别强调了以精确目标为课堂教学统帅;二是在框架中,从备课开始,全程都确保、还原了学生个体的独立完整的学习过程。
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主要特点:讲对话、重品质。如果说第一重境界更多的是规则、规范,那么第二重、第三重境界更多的是自由。第一重境界更多的是围绕教材,第二重境界则更多的是围绕文本。这里所讲的“知识”,不是教材上的知识,而是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不是静态知识的片段堆砌,而是动态知识在不同背景下的整体把握。这里所讲的“发掘”,是指从提问到解答的完整过程,即探索中的发现和探索后的重现,既指方法又指方向。这里所讲的“魅力”,一方面是指知识对师生所形成的智力上的吸引与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陪伴、协助、督促下,按照可遵循的规律进行探索,在过程中不仅习得了相应的技能,更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其核心是智力挑战和思维训练。
由此可见,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就是为了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相进行深入对话。通过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而是让学生被兴趣指引、被乐趣激发,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与感受到科学家发现知识的坎坷与喜悦,从而由内在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教学的品质;教师不再是隔在学生与知识之间的“二道贩子”,用某些“有效”的方法把知识简单地转交给学生,而是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准确而及时地出现在被阻隔之处,甚至是和学生一起沿着“问题——知识——真理”的途径进行一次科学探索,成为学生的同行伙伴,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主要特点:讲个性,求境界。
如果说第一重境界和第二重境界更多的是与知识有关,那么,第三重境界则更多的是与生活、生命相融。在第三重境界,知识不再是一个死的体系,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并在激发起师生的强烈反响后,内化为师生的生活、生命的一部分。真正的课堂,应该具有唯一性,一个面向特殊的一群人,因为是为这个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量身打造的。在这里,群体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成长,都会拥有自己独特的收获和体验。此处的共鸣,既有基于个体差异的个性体验,又有面对伟大事物产生的共性共鸣。
在这个阶段的理想课堂,是从知识的丰收转换为生活的丰富、生命的丰盈,这种转换是在人拥有知识、习得技能之后,通过回望、反思自身所致的顿悟实现的。此时的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及其背景的复现,而且激活了师生横向的生活与纵向的生命,实现了在更高层面上的教育。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的那样:“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
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也是整个课堂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说早期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课堂教学理论强调的是知识的学习,那么以杜威为代表的课堂教学理论强调的则是社会生活,而后现代课堂教学理论更重视生命的体验。新教育实验认为,其实这三者不是割裂的,而应该是一个整体。三者的共鸣,最终在教师与学生的存在中呈现。“六纬度”和“三境界”,如经线和纬线,编织出新教育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的理想课堂。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教育探索永无止境,理想教育永远在前方。对理想课堂的构筑,无论是从行动上还是理论上,我们仍在锤炼和打磨中,永远在路上。——选自《守望新教育》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