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9)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今天和恩师林老师谈到为何有两套八卦: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结绳记事与三生万物》,谈到石器时代的人类如何通过结绳记事(或划横杠)来表示有和无,1与0。这是人类最初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二元观。这个时候的阴阳两仪,四象,八卦和六十四卦是一种语言和数字。说它是语言,因为六十四卦已经可以满足太古之人对生活方方面面事物的描述;说它是数字,其实它就是二进制,一种最高效的计数系统。(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图灵的计算机和波尔的量子力学都受到了《易》哲学的启迪。波尔受封勋爵后,甚至使用了太极作为家徽。)


周易(9)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_第1张图片
玻尔的纹章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时期的阴阳八卦还没有被称为“易”,也没有被作为一种占卜手段。

这一时期的八卦被后世称为“伏羲先天八卦”。之前我们聊过先秦时期“三皇五帝”的圣人系统是如何逐步形成的,概言之,伏羲只是早期中华土地上某一部族(东夷)崇拜的神灵。所以,先天八卦肯定不是由伏羲创造,而是上古先民长期形成的集体智慧,被后世托名于伏羲。

可是逐渐地,上古之人在使用八卦时隐隐约约觉得八卦似乎可以暗示很多天地间地奥秘。例如,乾卦三爻皆阳,他们就觉得乾卦象征着好运,兴盛和君王。这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就像植物勃发时大地一片绿色,渐渐地人们认为绿色象征生命与丰收;部族冲突时有流血和死亡,渐渐地人们认为红色代表攻击与死亡。

于是,部族之中最有知识的那群人,即巫,祝,史,开始尝试使用八卦和天神沟通,以期得到关于未来的暗示。这便是卜筮的最初来历。由此,人们有意识记录自己利用八卦卜筮的过程与结果,这便是“易”。

夏商周三代,不同朝代,不同部族,都有各自的卜筮方法,即各自的一套“易”。这就像各个国家有自己的一套律法,有自己的一系列度量衡。据说,夏朝的易叫连山易,商朝的易叫归藏易。其实河图,洛书,都是上古时期的易。可惜这些易有的只留下图形,有的只剩下名字,更多的则彻底消失于历史之中。

即使在同一朝代,易也绝非一成不变。从先秦文献和考古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朝产生过不同版本的易。这就像一个国家的律法和度量衡也会不断修正。直到春秋甚至战国,才逐渐形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周易”。因此,周易和后天八卦也绝非文王所创,只因为文王是名义上周朝的开国君主,孔子等先秦儒生又及其推崇文王,才托名文王。

以上是关于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一些必要背景介绍。如果深入谈先后天八卦的区别,我们可以从时间空间,宇宙诞生,人类崛起,满天星宿,历法节气,家国礼法等多个角度入手,大谈三天三夜。在这里我只想简述两者的根本区别。


周易(9)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_第2张图片
先天八卦

上图是先天八卦。如上所述,它诞生于石器时代,远远早于文明的建立和文字的形成。其实,它是最基础的八卦,即将阳爻和阴爻做简单的三次方排列组合。下图演示了如何从阴阳两仪演化为四象,进一步演化为八卦。(还可以演化为先天六十四卦,这里就暂不讨论了。)


周易(9)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_第3张图片
先天八卦次序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它看作是太古之人的宇宙观。《说卦转》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什么意思呢,我们不能扁平地看八卦,而应该把它放在空间里:上面是天,下面是地,太阳(离)和月亮(坎)交替生落绕行于天地间,大气在高山和丰泽之间流通,雷电与风互相激荡(这里的薄通搏)。


周易(9)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_第4张图片
先天太极

从先天八卦里,我们能看到太古之人对宇宙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浪漫的联想。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出它的局限性:只有对立,没有转化。因此,我个人认为,先天太极应该如上图一样。


周易(9)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_第5张图片
后天八卦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度和对大自然更深刻的理解,八卦的排序也一直在改变。不同于先天八卦的乾坤相对,纯阳与纯阴的绝对对立,后天八卦使用了离和坎来定位。离火也象征太阳,阳中有阴,坎水象征月亮,阴中有阳。这时候的八卦既保留了对立,又融入了转化。


周易(9)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_第6张图片
后天太极

与先天八卦象征宇宙运行规律不同,后天八卦蕴含了人与人,人与天相处之道。(在后天八卦里加入人,便形成了九宫。九为数之极。这便是后世许多命理学之理论基础。)


周易(9)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_第7张图片
后天八卦次序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在宇宙论,节气历法,三桓二十八宿,家国伦理等方面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经典。就像我常说的,《周易》就是中国的符号学与逻辑学,是中国哲学的基础工具,我们可以把它使用在方方面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易(9)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