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也是美学的历史,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绝对会情不自禁地被中国的历史深深地吸引,真实的历史比任何的小说所构造出的情节和世界更加波诡云谲。
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美学论著,其行文说理与谈美并论,兼具理性与感性的美,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市面上的美学论著多不胜数,那么我为什么推荐这本《美的历程》?
豆瓣评分高达9.2分,它被大多数认可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认为首先离不开作者深厚的美学修养和优美的文笔,用不到三百页的篇幅将五千年来的中国艺术之美淋漓尽致地讲得玲珑剔透,波澜壮阔。
以前总觉得“美”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是我们观察某种事物之后的感受,而知道阅读了《美的历程》之后,它给了我一个新的审美角度。
李泽厚先生并非按照传统的论述方式,将中国艺术按照朝代的艺术品进行简单的堆砌和概述,而是选择了不同时代的精华,从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经济、政治状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是一个动态的、渐变的过程。
从龙凤凤舞的远古图腾,神秘狰狞的青铜器皿为代表的巫史时代,到气势古朴的楚辞汉赋为代表的百家争鸣,儒道并重时代等,对美的理解随着朝代的更替而不断更新,对美的欣赏总是符合时代的实际需要。
本书是一本美学论著,首要的一个问题便是什么是美?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文学家争论不休,而美学也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感受。
将李泽厚先生先生的答案总结一句话就是:美,离不开现实,脱不了人性。
真正的美,真正的艺术现实生活,但同时也是人类精神、心灵的外化产物,美的历程,也就是人自我认识和认识世界的过程,或者说是人性演变的过程。
所以美,脱离不了现实,脱离了现实的美无疑是空中楼阁,而要认识美、理解和认识美,就要带着历史批判的眼光和对人生浓厚的情感,了解过去的社会背景,文化形态,创作者的心理变化。
比如如何欣赏古代雕塑,以青铜器为例,大家都知道在商周时期,甚至更早以前,青铜器本身便是社会的重要象征,初次看到青铜器,感觉它笨重,往往上面雕刻的凶兽给人一种可怖的感觉,但李泽厚先生却将其称为:狞厉之美。
如果结合当时的历史,我们便能更容易理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和当时的巫术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这些可怖的雕刻是战争与屠杀、血与火的符号,将那个蛮荒的时代表现地淋漓尽致。
从情感体验的角度来看,饕餮纹这种古朴豪放的神秘、狞厉,恰恰表现了一种自然的、朴素的、厚重的美。
又比如,以李泽厚先生拿苏轼进行举例,教会我们去如何欣赏文学之美,学生时代背诵唐诗宋词未必能真实理解诗词中的意思,即便是诗词的鉴赏也有着固定的套路,而大多数情况,我们的答案并不是内心真实的感受。
苏轼在今天往往被人称赞其诗文豪放,羡慕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和安于静谧生活的淡然,但实际,在任何一个时代,特立独行往往是被周围人所排斥的。
像竹林七贤嵇康的不羁更是一种无奈的悲怆,诗人是以自身的悲欢离合为养料来创作美。
读苏轼的诗词,便是与苏轼的灵魂进行对话,只有思其所思,充分了解他的思绪,才能有着套路以外的充沛体验,而这体验也根据年龄,阅历,情感体验的不同有所差异。
但无论是认识美还是欣赏美,都不能脱离了实际的历史和对人性的思考,这也是作者李泽厚先生在本书中一贯的美学态度。
《美的历程》于1981年出版,一经问世便掀起畅销的热潮,当时的大学生几乎是人手一本,保守估计都是百万册,而作者李泽厚先生也被封为文艺界的“精神领袖”,美学成为了无数人向往的专业。
问世至今,无论是其观点还是文笔还没有一本关于中国艺术的书籍能够超越它,文采飞扬,行云流水,堪称无可挑剔。
开篇第一章,李泽厚谈到了“有意味的形式”和“积淀”的概念,这也是贯穿全书的核心,李泽厚是很早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他的哲学观和美学观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他的影响。
马克思一个重要美学观点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决定了审美意识。这就是李泽厚所谓的“积淀”一词的主要含义——美之所以为美而不同于一般事物,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也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简单来说,所有的艺术都承载着创作者渴望表达的东西,比如思想、观点、情绪等等,而在李泽厚看来,创作者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感官不同于动物,是包含着观念、想象等社会情感的。
也就是说,被我们认为美的东西,都有其社会含义在里面。
前文所提及的那些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几何纹饰,最初并非是为了美,而是某种图腾象征,比如那些曲线、水纹、漩涡纹,实际是同古越族蛇图腾的崇拜有关。
这些几何纹饰,并非作为某种装饰形式而存在于器具上,而是有含义、有内容的,包含着原始巫术的观念和想象,只是这些内容被不断抽象成为形式。
而人对于这种形式的观念和想象,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为某种无法用概念清晰说明的“言外之意”,就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感受”。这种感受通常可以被理解为审美感受,李泽厚概括这种现象为:内容积淀为形式,观念和想象积淀为感受。
他认为,对内容的抽象,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对各种陶器的造型有了更加熟练的把握,才会对图案进行更精准、更合规律的抽象。
同时,在进行抽象的过程中,人类的创作从再现到表现、从写实到象征,期间自然积累了美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
汉字最初造型的根据就是象形、指事,然后再一步步抽象化为“线的艺术”,这个抽象的过程兼具极大的概括性、自由性灵活性,书法将这种自由充分发挥,表现出动态的韵律感,刚柔并济,赋予了文字以情感化的作用。
所以对字形的选择无疑包含着某种规律,在李泽厚看来,这种规律就在于社会物质活动的发展。
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先秦时代的儒道两家,作者也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进行论述,先秦儒学将宗教礼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理性化和规范化,讲未知的神引为内在的、以血缘关系衍生的祖先神祗,使中国人的情感导向转化为异化的神。
而在这种强制化的作用下逐步建立起满足于日常伦理的、心理的社会人生中,这种导向逐渐发展和补充逐步成为中国审美与艺术的典型特征和标志。
以理节情,以情调理的思想协调了内在诉求与社会作用,建立起与王朝政治的密切联系。
如果说儒家关注人与社会的实用功利,那么道家关注的便是人与自然共振的精神价值,也正是由此,儒道两家的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体系的核心。
情感不再是个人的主观情绪自身,而成为融合一定理解和想象后的客观形象。
由此开始,后世的文艺发展将传承其核心,从不可知的、古朴的,发展为可知的、自然的艺术,以儒道为补充,构建的社会结构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
从商周青铜文明开始,到明清世俗文艺结束,以历史为骨轴,纵横合度,从物质文明的经济、政治、社会形态、阶级等方方面面来社科解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作者博闻强识,在历史的对照和名家经典的引用来补充说明,不但具有着严谨性,而且更具有趣味性,本书便可以看做一张精致的书单。
从唐诗宋词,到山水画作,戏剧小说,每一个点构成了一道道线,而后勾勒出一个多维的宇宙。
例如,魏晋南北朝无疑是中国的一个黑暗的时代,无论是魏晋名士们安于享乐,空谈道学,还是南北朝佛学大兴,企图寄托于来世的虚假与欺骗的教义,从历史思辨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不堪入目的。
但作者从美学的角度,挖掘出了新的可能性,魏晋名士们以哲学性的思辨,充分展现了文学的自觉性和人与自然的协调性,这种文思的过程,文理的探求,都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宗教文化,作者也有着深刻地见解,中国化的佛教曾经在历史上深刻的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作者称佛教虚无主义,不事生产,脱离实际的教义是虚假的颂歌。
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宗教服从于王权,宗教文化与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在今天,我们对待宗教文化,需要辩证的看待。
总体来看,中国艺术的发展由神秘的煌煌上界文化,发展为世俗的人间百态文化。
《美的历程》全书采取了鸟瞰式的巡礼,来去匆匆,但终究是能够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一个笼统、模糊却又深刻的印象。
一个更大的问题是由于阶级、时代、社会的不同,导致了文艺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最终我们发现,物质文明的发展使得内在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指向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这种客观规律使得社会凋敝时的艺术成功地反映和对抗了黑暗现实,在社会繁荣之际用哲学式的思辨将人的心灵和社会的发展进行推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因此,美脱离不了现实,脱离不了对物质世界的历史的具体的研究。
这场美的历程,美的巡礼,为什么其中所展现的古典文艺能够无视历史的积淀,反而能历久弥新,深刻地感染着后世呢?
也许,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蕴藏了人类心理的共同性表达的秘密,使得这种社会性稳定的心理结构成为了人类共同的财富。
人性是及其复杂的,它积淀了感性和理性,并以一种阴阳平衡式的包容形成了一种自由的、美的形式。
尽管对于美的理解和把握,不仅仅是阅读一本书籍便可以充分理解的,正如同李泽厚先生在书末所说的那样:俱往矣。然而,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
这种未来的指向性不仅仅是美的发展,也是人的审美的发展,阅读本书之后,我们能够获得对美的理解和匆匆的趣味。
不可忽视的是,美的历程和人的审美都是一个渐变的、动态的过程,而对于美的把握,需要我们从不断变幻的时代中时刻留意,以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