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父母抱怨说,跟孩子在一起真是分分钟爆发,一件事说10遍他都好像没听到,左耳进右耳出,前面还能温柔耐心的讲道理,到后面就直接变成狮子吼,不是不想做优雅知性的美人儿,实在是“熊孩子”太不听话。真的是孩子不省心,还是父母的沟通方式有待改善呢?不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到底说了多少句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可能还会有反效果的“废话“吧。
“废话“模式一: 隔空喊话
在家庭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妈妈在厨房做饭,一边对着正在专心玩自己玩具的孩子大喊:“吃饭啦,赶快去洗手。”通常是一遍遍的喊,孩子要么无动于衷,要么敷衍的“哦”几声。最后妈妈气急败坏的对着孩子一顿数落,这样的情景一天之中在吃饭、洗澡、做作业、睡觉等各种琐碎的事情中反复出现,也难怪妈妈们要抓狂了。
我们先来看看大脑信息接收的运作模式,我们透过自己的五种感官“视、听、嗅、味、触”来接收外界的信息,我们的感官或接收器每秒都被超过200万个信息冲击着,为了明白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我们需要决定将注意力集中在什么信息,我们透过大脑的过滤网(价值观、信念、记忆、兴趣、刺激强度等)去决定外来数据对我们的重要性。然后大脑决定优先处理哪一类信息,忽略哪一些信息。在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中提出大脑有三种过滤信息的方式:删减、扭曲、一般化。今天我们不在这方面做过多的介绍,我只是想通过大脑的这个模式来提醒家长们,如果我们的大脑不能处理这些纷杂的信息,我们就不可能专注的做事情。如果我们跟孩子的沟通都是在孩子专注在自己的活动的前提下,那么这样的“隔空喊话”没有效果那就是必然结果了。孩子已经根据以往的经验自动分辨出那些对他来说没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妈妈叫我吃饭,肯定会叫10次的,所以我暂时不用着急处理这个问题,显然我现在的“工作”更重要。
“废话“模式二:10万次无效的“不要”
我们的父母在日常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个高频的词那就是:不可以!“不要跑来跑去”“不要拿别人的玩具”“不要把东西扔的满地都是” “不要动不动就哭”不要,不要,不要…. 但是即使我们一天说几十句不可以,收到的实际效果却是令我们的父母十分沮丧,感觉“熊孩子”明明就是在故意做对嘛。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你的这句“不要”这么难起到预期效果吧。当我们说“不要把玩具扔到地上”的时候,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指令,不要扔在地上,那我扔在沙发上?餐桌上?阳台?孩子接收到这样模糊的指令的时候通常我们的大脑是很难即刻执行的,我们前面介绍过大脑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会自动的过滤或者简化信息,以便我们能更高效的处理工作,所以这些模糊不清的指令,大脑的选择通常就是忽视。我能明显的观察到,当我有时候忍不住对我儿子说“不可以”的时候,他会停下来看一下我,然后继续那件我觉得不可以做的事情。排除他真的有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的情况,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他很困惑。
“废话”模式三:没有反馈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母对着孩子说了一堆事情,然而孩子却做得一塌糊涂,甚至做的完全是另一件事,最后常常弄得父母气急败坏,这种沟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不仅仅在亲子间会发生,日常的沟通中其实也很普遍,比如工作中上司布置了一项工作,下属很努力的做完后结果发现并不是上司要的。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反馈”的习惯。长篇大段的对着孩子说了一通,也不问问他们是否真的理解了你的意思,然后就急急忙忙催着孩子赶紧行动,怎么可能不出错呢?而且往往是越着急越容易出错。特别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概念在头脑中归纳形成心理表征都需要一个过程,有些父母不仅不帮助孩子整理信息,自己说话前都不想清楚,颠三倒四没有逻辑,最后自己说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可不就正是给了孩子一个“不听话”的“好借口”。
“废话“模式四: 光动口不动手
以前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会请孩子们到中间来参与活动,就会有些孩子动作非常慢,其他孩子都已经站好自己的位置准备要开始活动了,他才刚刚离开椅子,一步步的走出来,你看他的样子,他也没有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但他就是比别的孩子慢,哪怕你已经非常急切的提醒他:快一点,快一点。小伙伴们也在大喊:加油,加油。但是他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进行。你就发现其实他已经觉得自己是很快在行动了,只是他所理解的“快“和我们所要求的”快“不是一个概念。这样的情况在家里也是时有发生。我们给孩子一个指令,孩子头脑中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概念,所以没有办法按照你的指令去执行。比如孩子并不知道你说的“烫”是什么概念,与其说100次“这个烫你不要碰”,还不如让他在安全的前提下体验一下“烫”的感觉;就像你不停跟他说快一点,还不如走过去拉着他体验一下你说的“快”是什么速度;你一次次的喊“快去洗澡”,不如直接带他去到浴室;一遍遍说要睡觉了,不如直接说晚安然后关灯。行动往往比语言更直接有效。
“废话“模式五:唐僧模式
东东(化名)在一旁搭积木,好不容易完成了一个自己满意的作品,结果弟弟过来一堆全倒了,东东大叫一声“你干什么啊!”对着弟弟就是一巴掌,然后就哇哇大哭起来。妈妈过来拉开弟弟,然后对东东说:“弟弟又不是故意的,倒了就再搭就好了,你打人才是不对的,你可以告诉弟弟走开一点啊。做哥哥的要做好榜样,动不动就哭什么哭?弟弟被你打了还没有哭呢。”结果东东哭得更加厉害了,还一边大声说:“我讨厌弟弟,他是个烦人鬼,我一点都不喜欢他,让他走!”然后妈妈继续开始讲各种兄弟间要友好相处的道理,但是显然东东现在一句话都不想听。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脑的另一个工作机制,控制情绪的大脑边缘系统,1952年,美国精神保健研究所的麦克莱恩主任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边缘系统”是大脑中影响和控制情绪的重要部分,后来美国神经科学家又在其中发现了关键性的额叶系统。大脑的外层区域让人们保持理智,而额叶系统主管情绪,正常情况下,外层区域也就是理智的大脑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利弊,控制我们的行为,就像是在理智和情绪之间建了一堵围墙,正常的时候大家相安无事,而当额叶系统的情绪太过强烈的时候,外层神经细胞立起的围墙瞬间分崩离析,于是人们就失去了理智,变得无法正常思考,作出一些看起来很没有效益的行为。比如父母情绪失控的时候会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动手打孩子,可是当情绪发泄完之后往往又会很后悔。孩子也是一样的,当他们处在情绪中的时候,往往是没有办法理性思考的,特别是孩子大脑还处在发展不完善的阶段,管理情绪的部分前额叶皮质基本上需要到20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善,所以就更容易情绪崩溃,这个时候父母的道理就算讲得再漂亮,对孩子来说也是然并卵的。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上面的内容,看看如何才能更高效的与孩子沟通,节省一下爸妈们所剩不多的精力吧。
1、确保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他们有看着你,意识到你的存在,把关注点转移到你的身上。要么就不说话,要么就让孩子明白你在讲一件跟他有关的事情。如果孩子在专注的做自己的“工作”,你的确应该慎重的征求他的意见,“不要意思,打扰一下,妈妈有一件事情要跟你沟通。” 这样其实也是在给孩子示范如何尊重他人的需要。
2、用正面语言替代“不”语言。这在正面管教中是一个很有效的工具。直接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做什么。比如用“请你把书包放在书包柜里面”替代“不要把书包扔在地上”;用“如果你想玩这辆汽车就问问姐姐请问我可以玩吗?”代替“不要弄别人的东西”;用“你们可以一起搭积木”代替“不要跑来跑去”….
3、整理好你所要表达的信息,用清晰的逻辑表达。最好自己先搞清楚你准备传递多少个信息。比如说你告诉孩子,准备吃饭了,你先去洗手,然后过来帮妈妈摆碗筷和椅子。这一段话中包含了多少个信息呢?要吃饭了、洗手、拿碗筷、摆椅子至少4个信息,那么父母要判断以孩子目前的能力可以接受多少个信息?或者说可以复述多少个信息?想清楚了再说,避免无意义的重复。
4、要求孩子反馈他听到了什么。对于一些父母认为相对复杂或者不容许出错的事项,在行动前父母要习惯问问孩子他听到了什么?要求是什么?他打算怎么做?
5、有必要的时候过程中要手把手的带领孩子理解,记住行动的力量。
6、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这个原则适用于所有关系中的沟通。当孩子处在情绪中的时候,我们要适当的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让他们的情绪得到释放,当情绪稳定后,理智的大脑才会开始工作,这个时候的沟通才有可能起到效果。共情的句式可以说“我明白你现在可能觉得(情绪的词汇),是因为(孩子情绪发生的原因,通常是孩子相信的理由。)比如上面东东的例子,我们可以说:“妈妈明白,你现在应该觉得特别的生气,因为你好不容易才搭好的积木结果弟弟这么不小心的就推倒了,他根本不明白你努力了那么久。你一定觉得特别的沮丧,妈妈能够理解。你需要妈妈给你一个拥抱吗?”等东东情绪平复后,再跟他一起想办法下次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生气的时候如何更好的表达,又不伤害弟弟。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除了直接决定当下孩子的应对方式之外,对于孩子形成他们的沟通模式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学会用更智慧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摩擦,让自己和孩子都可以更轻松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