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25):不安全依恋——爱为什么会成牢笼?

通过前三节课程,我们对从关系的角度看待自我有了更多的理解。这节课,把内容从关系的视角延伸到自我发展。

既然自我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存在,并受关系的影响,那自我发展的核心问题,也就从孤立的个体如何创造新经验,延伸到了身处关系中的人,如何构建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新关系。

那么什么样的关系最有利于自我的发展?陈老师给出的答案是:自主的、有选择的,但又能为自己负责的关系。

这样的关系有两个特征:

1 不会轻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而是能自主的做出选择;

2 能不断探索新的关系,或者使关系向更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能够发现更多新的自己,而不是被禁锢在某一个关系的某个角色上无法动弹。

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被他人的情绪影响,自己感觉像是生活在别人的目光中,会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中纠缠不清。

不健康的关系到底怎么影响自我的发展的呢?

在接下来的五节课里,来看看,在关系中,自己的感觉是如何被混淆的,责任是如何被混淆的,以及这些混淆带来的结果。

这一讲,讲导致感觉混淆的一个重要情况:不安全依恋。

不安全依恋来自对母亲的依恋

陈老师四岁那年,他妈妈去照顾生小孩的小姨,把陈老师在外婆家放了一周时间。剧陈老师外婆讲,在外婆家的那几天,他经常失魂落魄的望着院子的大门,等着妈妈回来,一望就是半天。有一天,院子里出现了一个身影,是邻居,他说,看到你妈妈回来了,已经下公交车了。他挣脱外婆,飞快地往外跑,跑到一个斜坡的时候,他远远地看到一个影子,妈妈就在不远的前面了。但他跑的太快,身体没有跟上灵魂的步伐,结果狠狠地摔到在地上,两个门牙磕掉了。

虽然我们不认识陈老师,但当陈老师讲到这些的时候,大家很容易理解一个和妈妈分别的孩子,是多么想看到妈妈。孩子扑向妈妈的怀抱,这一幕中饱含深情,是人类共同的经验。

人和人的紧密相连,形成了各种关系。那把人连起来的底层动力是什么呢?不是利益,是情感。陈老师在这里讲的依恋是最强烈、最基本的情感。

什么是依恋?

依恋就是孩子和父母,尤其是母亲之间强烈和紧密的情感联系。关于依恋,很多热都有之间的经验。

陈老师三岁的女儿现在还和妈妈谁在一起,睡觉的时候,两个人呼吸连着呼吸,心跳连着心跳,就好像两个人变成了不可分离的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和孩子之间有很多亲密的互动。比如,孩子看妈妈,妈妈会看孩子;孩子冲妈妈笑,妈妈也冲孩子笑。这时候,妈妈和孩子感觉都很温馨。

这种紧密的关系,就是依恋。(一个人的生命力,包括攻击性、性、自恋,被另一个人看见,接纳,而且持续稳定,这个人对以另一个就可能形成依恋。这种依恋的关系,最早见于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中)

不健康的依恋,带来不安全感。

健康的依恋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如果依恋的对象时稳定的、持续的、有力量的,那孩子的安全感就很强。但如果依恋对象本身就是不稳定的、情绪波动的、软弱无力的,那孩子也会觉得不安全。这就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

北欧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观察婴儿对父母的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了三个典型的场景:

1 父母在逗婴儿玩耍,这时婴儿很开心,很享受,这时一种安全的依恋;

2 父母自己在谈话,讨论工作和家庭的事情,没把注意力放在婴儿身上,这时婴儿也很开心,他知道父母都在。这时,他就会东看看、西看看,这是孩子在有了基本的安全感后,发展自己独立探索世界的能力。

3 父母有了矛盾,他们吵架了。这时候,妈妈再去照顾孩子,妈妈的心情是不好的,虽然妈妈想掩饰,逗婴儿玩,但婴儿很敏感,他看出了妈妈的不安。这是婴儿就会很紧张,他就会用目光找爸爸,好像要找一个能安慰妈妈的人。

依恋其实是一个感情通道,它既能把安全感传递给孩子,也能把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

在依恋的关系中,孩子就行一块海绵,静无声息地吸收了妈妈的情绪。

如果妈妈焦虑,她的焦虑就会通过眼神、呼吸、表情、动作等传递给孩子。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妈妈的焦虑就会变成孩子的不安全感。

就像在刚才的第三个场景中,孩子会紧张的关注妈妈的情绪,仿佛这就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这时候,他不会有探索世界的兴趣了,而首先关注情绪波动的妈妈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安全。

如果妈妈持续处于焦虑状态,孩子再大一些,会把这种常态化的应对固化成一种心理防御,这时妈妈的问题就成了孩子自己的问题,孩子就也处于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境遇中,发展出很母亲类似的性格、气质,并丧失很多单独探索世界的意愿和力量。而这一切,皆来源于在这个母子关注中缺乏安全感,这是母亲在家庭和其他外部关系中的感受,被带入了母子关系中,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之所以说是严重的,是因为母子关系是婴幼儿时期孩子最主要的关系,这时的母亲就是孩子几乎唯一的外部存在,他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他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因为没有办法解决妈妈的焦虑,甚至会深深地苦恼和自责。有人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如果妈妈过的不开心,这小棉袄可不是好当的。

一位来访者,她有一段时间心情不好,去幼儿园接女儿的时候,不用她说,女儿就会忧心忡忡地问:“妈妈,你今天不开心吗?你哪里不开心了?”

在密集的依恋关系中,妈妈的不开心会变成孩子的不开心,而让妈妈开心是孩子发自内心的愿望。而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如果是持续的不安全感,那在孩子成年以后,依然会深深地影响他们。

另一位来访者,她受过很好的教育,也有不错的工作,可一直没有恋爱,也常常感到心情郁闷。

陈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开心,她说:“一想到我妈妈过的不开心,我就开心不起来。我想去旅游,也想给自己买点好东西,可是,只要我对自己好一点,妈妈忧郁的表情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她小时候,妈妈和爸爸的关系不好,妈妈就经常给她倒苦水。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天,陈老师把她妈妈也请到了咨询室。陈老师问她妈妈:“你需要女儿为你担心吗?”妈妈说:“不需要呀,这几年,我也已经习惯了,而且现在我和她爸爸关系也不错。”陈老师又问女儿:“你怎么看妈妈的话呢?”女儿说:“不是这样,明明是不开心,你只是在骗自己。”女儿在说什么?她其实是在说:“我比我妈妈更懂她的感觉。”

这么多年,妈妈的痛苦,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她的感觉里。以至于有些感觉妈妈都不愿面对,好像忘了一样。可是孩子还帮妈妈记得。

当妈妈的情感深深地影响到孩子的时候,孩子就分不清什么是妈妈的情感,什么是自己的情感。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孩子就像是被捆住了妈妈的情绪中,就没有更多的心力发展自我了。

不安全感影响自我发展

这种不安全感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呢?

1 如果父母的问题,尤其是母亲的烦恼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那我们就会被不安全感控制,这种不安全感源自母婴共生期孩子对母亲的心理和生理依赖,母亲的烦恼被感知为婴儿自己的烦恼。当烦恼控制和母亲的时候,孩子似乎也被这种情绪控制了,他不再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发展自我,因为他总是心里不踏实,紧张,害怕出什么问题,担心母亲或是自己遇到什么麻烦,所以他不敢走远,只能原地踏步或者缩回到自己用心理防御建筑的壳里。

这里,陈老师又举了个例子。一个来访者,他正在准备一次重要考试,但这是父母正在闹矛盾,他一边复习,一边还想着父母吵不吵架了。这个样子,他就很难集中精力复习了。

有一些研究表明,不安全依恋也会导致拖延问题。这和拖延症患者需要顾虑太多关系中的不安全因素有关,这让人无法专心于要做的事,杂念纷扰,无法专注。

2 因为习惯了观察别人的情绪,不安全感让他们对别人的情绪过度敏感,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

陈老师发现,很多在人际关系上敏感的来访者,小时候都经历过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这样,他们很容易把自己放在一个位置:为了不受不良情绪的影响,我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如果别人不高兴了,那是我的错。

这种心理状态会给人带来很大的负担,也会让他的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而沉重。

3 不安全的依恋,让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变得更紧密

越是不安全,越想要找一个依靠,增加控制感。但还和母亲或者其他养育者的关系越密切,他就越难和其他人建立友情和爱情。有这样一个场景:爸妈工作忙,把孩子交给保姆带,当爸妈有时间,要把孩子带出去的时候,孩子紧紧的依靠着保姆,不愿离去,表面上看,好像是孩子和保姆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实际上,是孩子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离开他熟悉的人(保姆),尽管孩子在血缘上和父母是最亲近的,但由于相处的时间少,父母没让孩子觉得安全,于是还是依赖最熟悉的人——保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是可以有两个结论:一是保姆的没有亲情之爱的看护不能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二是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很重要。

现在有个问题,如果处在不健康的依恋关系中,有该怎么办呢?

陈老师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既然旧的经验来自以往的关系,那就努力建立新的关系,在新的关系中塑造我们的新经验。

总结一下:

导致感觉混淆的原因之一是不安全依恋。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25):不安全依恋——爱为什么会成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