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社恐人群的天堂,我们还是别想了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无物永驻


芬兰,社恐人群的天堂,我们还是别想了_第1张图片


1.

前些天在机场遇到一群“有想法”的人,分组排列三五成群在等候室自拍,有说有笑,好不快乐,开始以为是结伴出去玩,没在意。仔细听了之后才知道,他们通过“社交恐惧症讨论群”结识,自发组织去芬兰治愈“社恐癌”。


让我突然想到李诞说过的一句话:“人间,不值得”。


2.

网上有关于“社恐”的讨论群人数多达上百万,他们怎么了?好奇的我为了一探究竟点开了群组讨论贴,发现大家看过类似于“喜欢独处”“拒绝社交”“善宅一生”这些关键词后自动对号入座站好队形,寻求大神天使下凡拯救人间,自卑感瞬间降到冰点,工作生活全靠一口气。


一时间机票被抢空,航班增加,辞职的也多了,还是裸辞,世界很大,他们想去看看,芬兰游成为“向往的生活代名词”。


3.

芬兰,社恐人群的天堂,我们还是别想了_第2张图片

2018年联合国最新报告中芬兰被评为世界“最快乐的国家”,国民享受全球最高级别的免费教育直到大学,失业有失业补助,退休后有生活补助,这还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从出生开始你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政府的福利政策去扶持,并伴随一生。


作为社交恐惧症患者眼里天堂般的国度,芬兰人民排队等候时前后自觉隔开一定的距离、公园长椅是单个座位单独摆设,他们的日常就是彼此给陌生人留有足够的空间做到互不打扰。大家都开玩笑的说芬兰整个城市都是社交恐惧症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芬兰每年有近几十个节假日,个个都放假,届时全城开假期模式,企业、个体户,无一例外,谁都不能阻挡他们追求自由的权利。


大冰曾在在书中写到过:“平行世界,多元生活。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芬兰人民是不是真的很快乐?有收拾东西准备订机票的冲动?别急,也许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我们要先能够正视它。就像卡尔维诺说:“想要看清地面,就要与地面保持距离”。


4.

我们要知道,芬兰是一个看似“冷漠”的国家,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早早走向资本主义,对外建交,与各国家商务贸易往来频繁。可以看出即便全城“社恐”,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反观我们国家为什么那么多社恐患者,每天游离在“无病呻吟”之中,甚至愈演愈烈,从而影响到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问题其实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偏执的认为我不社交因为是“社恐患者”,过度自我暗示为自己找到足够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消极生活,让我们一天比一天更焦虑。

芬兰,社恐人群的天堂,我们还是别想了_第3张图片

网上曾疯传一个实习生说自己得了社交恐惧症,辞掉工作并开始着手联系移民芬兰的事宜,强行给自己加戏突出存在感。姑娘,你“热心社恐”的样子让我不禁全身颤抖,从脚趾到天灵盖。


因为价值观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应该被复制粘贴到自己身上,更何况还是文化差异如此明显的两个国度。


所以芬兰,我们还是别想了,要从中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在于我们能否主动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的心理暗示起着举足轻重的关系。


5. 

芬兰,社恐人群的天堂,我们还是别想了_第4张图片

强烈推荐大家《我并不孤独》这本书,作者托比亚斯·艾特金斯本身就是社恐患者,与人交流时全身冒冷汗、发抖,最严重时靠吃抑郁药才能艰难的控制。


书中用大篇幅详细的讲自己如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摆脱“社恐”。直面恐惧,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书中作者一再提到的关键点,加之长期以往的努力,将行动付诸实践。


当我们意识到社交中出现问题,去看看那些做得好的人,想想看,同样是人他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尝试社交,不偏执,翻过这面墙相信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芬兰,社恐人群的天堂,我们还是别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