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七月初,我在社群讲了一节关于书评的经验课程,当时就想写这篇干货给大家。但是稿子就这样在有道云里静静地躺了五十多天。今天翻看手机存稿才想起来自己又一次做了鸽手。老话说得好:好饭不怕晚。虽然隔了这么久,但还是希望自己这份饭没有馊掉。
记得在我最初开写作书讲解专栏的时候,许多的小伙伴儿都让我开一个关于青云书评的专栏。
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我还没有那个本事。
首先,当下青云的规则正在不断变化,难度也开始不断地加大的同时,书评中奖比例却在缩小,如今写十篇能中两篇就已经不容易。
其次,从去年年底到青云改革前,我大大小小写了几十篇书评,而自荐书评只有12篇,其中有8篇青云计划。说实话,这样的成绩我真的没有勇气去许诺帮助别人拿下青云。
但是我发现许多小伙伴对于书评特别感兴趣,也会给我发私信问我很多关于书评的问题。其中大部分都是不知道怎样着手去写出一篇书评,也有的说自己写着写着就成了一本书的大杂烩,什么都想说,最后什么都没有说清楚。
因此,在这里我也只能说传授一些自己小小的写书评的经验,给爱读书喜欢写书评的小伙伴参考一下,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关于书评的写作框架
我们无论写什么文体都需要谋篇布局,列出主题和框架。因此,先简单说一下关于书评的写作框架:
1、开篇破题
2、引出书的内容梗概及作者简介
3、用一个过渡段承上启下,点出本次主题
4、列出三个或四个分论点,围绕主题进行阐述
5、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以上是大部分书评的一个基本的写作框架,一开始写书评没有头绪的小伙伴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思路来写。
其实在我看来,关于书评的写法是没有固定,或者说没有十分硬性的要求的。我们既可以根据书籍本身的故事情节写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不引用书中内容只写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读后感;更可以由这本书引申出一篇新的文章。
沈从文曾经发表过自己对于书评的观点:“最不讨好,又最容易发生私人思想;最宜公平,却又容许相当偏见存在;最需要避免私人爱憎和人事拘牵,却又似乎不能不受私人爱憎和人事拘牵;本身无永久价值,然而间接又最有影响;文学运动少不了它,同时又毫不需要它,这就是书评。”
由此可见书评的“难”写。
它的难并不是在于它的框架是什么,而是需要我们我自己的直观感受带给读者。它的特点就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真知灼见在我们所写的书评当中。
书评有时候往往就是自己刚读完书脑海里一个灵感的闪念,然后凭着那股热情开始确定主题,从一个观点开始着手,详细地深挖。
这个入手的观点,这是写书评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个点。
所以,接下来针对书评最难的选题,我简单说一下我经常会用的几个入手点。
关于书评的选题
1、从故事情节入手
这是最普遍也是最容易的入手方法。但这里的故事情节并非我们简单的复述一遍故事,也不是把一些重要的不重要的情节都堆彻起来。而是我们确立一个中心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的故事情节开始进行阐述。
比如我的这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爱的卑微,她在幻想的爱情中慢性自杀 的书评,就是从故事情节入手。
茨威格的这篇小说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而且写的人也不在少数,讲述的就是一个女人长达多年的暗恋。我在这个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首先确定“卑微的爱”这个主题。然后再次回到书中,将小说中相关的故事情节铺设开来,分为三个部分:从儿时的暗恋,到成长后的以身相许,最后默默为他养育孩子走向灭亡。
这三个情节来紧扣“爱的卑微的爱相当于慢性自杀”这个主题,最后一部分结合时代层次的原因来解释更深一层的原因,提升主题的深度。
2、从人物入手
许多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还可以从人物的角度入手。
这里说的从人物入手也可以分为两部分:
首先,可以从单一人物的解读入手。比如刚才说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人,这一篇除了情节也可以算作对于单一人物爱情观的解读。除了书中的主角,我们还可以写一些个性鲜明的配角和一些小人物的悲喜。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成长变化,或者人物之间的对比来写。
比如这篇废墟下的《斜阳》,献给没落贵族的挽歌,日本战后的社会众生相 的书评,就是从故事中这个日本最后的贵族家庭中的三个人物来入手。母亲、儿子、和女儿分别代表了当时日本社会上,面对战后生活的三类人——他们有的欣然接受走向死亡,有的在堕落中挣扎最后自杀,有的挑战到的权威,向死而生。
另外我在写《坡道上的家》:全职妈妈在面对“恶意”时,别忘了保持“自我” 这篇书评的时候,就是利用的书中两位母亲的人物对比作为出发点。
水穗和里沙子同为新手妈妈,面对同样丧偶式育儿,以及外界的种种言论的时候,一个对于自己过于严苛最后精神失常,一个经过了挣扎最后决定跟随内心。在揭示了当今女性面对育儿的种种压力的同时,也在呼吁女性摆脱他人目光找回真正的自我。这就是比较常见的通过人物对比来揭示主题的写法。
3、从作者入手
除了情节和人物,我们还可以从作者入手。
有人说:“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由作家创造,每一个都是作家之子,但创造从来都不会是无凭无据,也不是凭空想象就可以来的,在文学世界里,作品创作的动力普遍都是来源于作者自身生活与所见所感。许多的作者都会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写作中,所以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笔下寻找一些端倪。”
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比如,我们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一篇关于作者为何写这样的作品的书评。
这篇《微明》:因为有家,生命不会枯萎;因为家人,生命才会熠熠生辉 的书评,就是从太宰治本身的经历出发而写的。
众所周知他是颓废派的代表作家,一生放浪形骸,以颓废自谑,最后选择与情人投河自杀。然而这样一位颓废派的作家为何写出带有希望的文字呢?因此带着疑问再次阅读他的作品,再结合他的儿时经历和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以及婚后得到家庭的关爱后对家庭的珍视的转变,确定了这样一个温暖的主题。
4、从故事背景入手
不同的故事背景可以反应当时作者的心境。比如战争题材的作品,因战争所处的阶段不同,作者写下的文字也不尽相同。
例如这篇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来自茨威格与希特勒的精神对弈|《象棋的故事》中所隐含的真相 ,书中的故事背景处于的时代,正是茨威格遭受纳粹的迫害,逃亡他乡,流离失所,饱受着深深的精神摧残,陷入了精神孤立的时期。
他因为对于希特勒迫害的不满,而写出的这篇作品。所以,表面上是一个智力低下的象棋天才与从未摸过象棋的神手的对弈,实际上是他与希特勒的精神对弈。
5、从单一的情节,意象入手
除了情节人物,背景,我们还可以从单一的情节,或者意象入手。注意的是,在写的时候只着眼于这一点,其他的不过多论述。
比如这篇《斜阳》的另一篇书评:譬如昨日死,譬如今日生|浅析《斜阳》中太宰治关于“蛇”的意象 就属于单一意象的解读。
当时我在第一次读书的时候,就注意书中反复出现了“蛇”这个意象,我知道它肯定不是凭空出现的,一定是作者太宰治赋予了一定的意义。于是再次阅读的时候,我就专门从书中反复出现的蛇来解读它所代表的意象,最后查阅一些资料发现太宰治喜爱《圣经》,又结合他对《圣经》的热爱,对作者的内心以及主题进行升华与总结。
6、从写作手法入手
最后,我们可以从作者的写作手法,或者文体方面来做专门的解读,比如朱自清散文的独特魅力,比如太宰治为何爱写女性独白体等等。
以上六点是比较常见的书评观点的入手方法,但这几点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一篇完整的书评有时候会涉及到两个或者以上。比如情节的角度最后会用当时时代的背景来寻找真正的原因,比如单一的意象会回归到作者自己的写作喜好之类。只要我们在写作书评的过程中做到紧扣主题,该写的都写清楚,不必要写的能够省去就好了。
关于正文的逻辑框架
选题完毕后就要开始写正文,一般书评都会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开头、正文(分三个或四部分论述)、结尾。而正文如何论述就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框架,我总结了这三种——清单、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
1、清单
所谓的清单体就是像列表一样的表现形式。适合推荐事物,解决方案类。
例如《七十二堂写作课》这本书就是讲述了七十二个文章小知识,我们就可以利用清单体,把各部分整合然后像列清单一样陈列出来。
还比如《清醒思考的艺术》也是像清单一样列出了我们常犯的52个系统性思维错误。我们可以从中确定一个方向,然后结合自己经历写一篇书评。
2、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就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无联系的部分组成,各部分独立性较强,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个问题。
《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这本书,就是可以分三部分:认识两个自我,建立新的习惯,培养专注的力量三个大方向来贴合如何实现“身心合一”这个主题。
再比如小说类书籍《城南旧事》这本书,写了英子童年时期的几段故事,故事和故事之间没有特别的联系,独立性较强。但都是英子儿时难忘的经历,在字里行间都体现了童真和真善美。
3、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就是,每一层较与上一层有明显的情感或者理论上的递进,层层深入。
《活着》这本书就可以用递进的形式来写。福贵每一次的失去都是越来越深刻的,他从失去富贵生活,到最后亲人一个一个离去,可以用层层递进的形式来表现主人公活着的意义。
又例如方法类的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主要讲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后面的层次是包含前面的层次的,也可以用总分总递进的关系展现。
除了以上的方法技巧方面,在《书评面面观》这本书张提到过,当我们要提笔写下一篇书评时,唯一的理由就是我们对这本书有了真诚的见解,同时,又对文章有透彻的见解。
书评其实写的往往是每个人最直观的感受,有时候我们在看到让我们喜欢的书的时候,很难不被感情带着思想走,这就需要一份平衡心。
正如萧乾老先生所说的:在深切地见解书中人物,透彻作者本意后,不被眼前的情绪迷惑,做出冷静理智的衡量和评价。也能够驾驭自己的情感,公正的评判作品的好坏,不轻易以个人的喜恶来左右思想。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权利也有义务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努力吸收这本书给自己带来的直观感受,再由心、脑、理智、情感消化和加工,成为自己所理解的模样。这样写出来的书评才是最真诚、最能打动人心。
写在最后
朱光潜:“一批评家应该是一个探险家,为着发现肥沃的新陆,不惜备尝艰辛险阻……”
前两天在群里看到一个写书评的小伙伴抱怨现在青云申请的难度太大,想放弃了。
其实,对于青云的改革也不必太过于纠结,改革永远拦截的只有套路,本身功底好的自然不会受影响。与其研究规则,不如平时多读多写多思考。即使写出的书评不能中青云,也可以看作给自己的一个很好的知识积累,也是自己对于这本书一个全面吸收的过程。
请记得,青云只是一种奖励,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标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了解他的标准之上,写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萧乾老先生为了书评的振兴,心心念念了五十年,他称之为“一个未完的梦”。
我们每每读完一本书所输出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而是给读者的一份指南,给社会多一种声音。书籍是一种光学仪器,能够帮助我们和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其中的这份责任和收获不是一个简单的奖就可以衡量的。
这个梦,还需要我们继续做下去,不畏艰险,只为发现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