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个人的朝圣》

二十年没有见面的老友奎妮,二十年前不告而别,一封来信,哈罗德得知她得了癌症。写完回信,在邮寄回信的路上想起了自己的一生,想着想着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邮筒。遇到加油站女孩,使他相信,只要他走着去见奎妮,奎妮就能活下来。六十岁的哈罗德开始了87天,627英里的徒步,一段净化心灵的历程,走上了属于他的朝圣之路……

一段路接着另一段路,不断的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的前面,朝着目的地贝里克走去。一路走,一路听着陌生人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与陌生人的交流使他总是想到自己的人生,表面看似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却藏着很多的黑暗与磨难。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记忆中的时间地点渐渐开始模糊,他发现正是这些普通人的渺小与孤独使他惊讶,牵动他内心的温柔。让他对自己的人生不断的回忆,不断的思考。

世界总是存在很多感动。在他的行为被陌生人认可与理解时,他更坚定自己前行的方向。在他倾听玛蒂娜在等一个永远都不可能回来的男人后,他对妻子与儿子深感愧疚,在他心中如何去爱身边的人,有了更为清晰的轮廓。

走着走着也会忘记自己,也会忘记了在走路,忘记脚下的地,什么都不想。在走走停停中,总是不断的怀疑自己,怀疑目标。如果一直坚定的走下去是不是就成功了?是啊,在未知的明天里,谁又能肯定的确信,自己做的事就一定会是有意义的呢!

走在路上,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段旅行之后,哈罗德已经学会了给予与付出,也多了一些对别人的理解。印象中,他的妈妈是个很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以前觉得这是好事,其实有时候接受别人的好意,本身就是一种感谢。在接受的过程中他学到了新的东西。给予和接受都是一份馈赠,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哈罗德一步接一步往前,不焦急,也不拖拉。从不确定到质疑到最后的坚信。在自我的鼓励与坚持下,一步又一步的前行,不仅仅是对自己人生的回味,更是得到了一种内心深处的平静。经历了一路的风餐露宿和份痛疾病,他反而变得自信和高大起来。专注于一件事并完成它,就会有成就感。此后,路人的肯定和鼓励也是他自信的来源。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从不缺少凑热闹的人,却缺少内心的澄净。当哈罗德一个人徒步朝圣的故事被报纸刊登后,一些慕名而来的跟随着越来越多,最终又散去了。在哈罗德失去最后的同伴一只小狗时,他感觉到了又一层皮肤被生生撕掉的疼痛。他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心中一阵恐惧,他知道自己无法承受更多。他开始怀疑自己徒步的意义,当他不再感受到温暖与善意,当他从喧闹的人群回归到生命最本质的孤独状态,他需要重新找回前进的动力,找回人生的信念,找回他自己。一个人的朝圣之路终于恢复了平静,没有了虚假的善意和喧扰,可以再次安静的走自己的路。

其实每个人,每件事在我们生命旅程中都只能陪我们一段时间,长短而已。有时候,没有挥手,没有告别,一场突如其来的离别就结束了。

生活总是这个样子,有时会涌进很多的人和事,隔一段时间之后,仍会是一个人。喜欢回归一个人的宁静,总能让人学会思考和成长。从喧闹到一个人,从落寞到习惯,最终都会坦然接受,还是会被岁月抹去昨天。继续向前。

越是接近自己的目标,哈罗德的内心就越无法平静,充满急躁。又是一座山,又是一片天空,又走了一英里。不知不觉,哈罗德到达了目的地,竟然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起初看这个故事,总会情不自禁的想,当哈罗德到达目的地时该是多么让人心潮澎湃的画面,然而此刻什么也没有。

突然想到了我自己的婚礼,曾以为结婚是一件多么幸福多么开心的事,但真正的站到台子的最中央,真的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别人朝我笑的时候,我也跟着笑而已。是不是人生的很多时刻,都会从我们认为的很重要到最后却变得平平常常呢?

大家都以为哈罗德徒步是因为多年前他与奎妮有一段罗曼史,但这不是事实。而是当年,哈罗德失去了儿子很痛苦,失去了控制,闯进酒厂做了很糟糕的事,砸碎了老板纳比尔的穆拉诺玻璃小丑。他们老板是有仇必报的人,所以奎妮替他背了黑锅,她告诉老板是她打扫卫生时不小心碰碎的。奎妮当时就被解雇了,然后她就消失了。

到最后,徒步的理由就是因为奎妮当时救了他,而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谢谢。

二十年后的相聚只会让人措手不及,想象过无数遍相聚的话语,在见到奎妮的那一刻却变的苍白无力。瘦弱得奎妮像个孩子,剩下的头发很稀疏,白得像灌木丛中的米兰花,蓬松地盖在头皮上,分向两边,仿佛是被强劲的风吹开的。看起来就像另一个人,一个他从未见过的人。一个鬼魂,一具躯壳。奎妮被病魔包围,脸上的瘤子像另一个头一样大,挤压着奎妮睁不开眼睛。哈罗德的一句“你好,奎妮”便哽咽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奎妮唯一睁着的眼睛朝他眨了眨,眼角滑下一滴晶莹的泪水,一下子落到枕头上。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知道应该帮忙,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他害怕在她遍布胶布的脖子下还有更多,更多伤口,更多她虚弱生命的残酷证据。他无法忍受这些。他拉着奎妮的手,空气静止了很长一段时间,空荡荡的,直至她的手从他手中滑落,她的呼吸慢下来。

他以为当他终于见到奎妮,他可以对她说谢谢,甚至再见。他以为两人再聚首,会在某种程度上赦免掉过去那些糟糕的错误。但没有什么聚首,甚至没有一句告别,因为他认识的那个女人已经离开了。

有牵挂的人生命力真的好顽强,奎妮还是等到了哈罗德。奎妮最后走的很平和,她去之前还带着笑容,好想找到了什么东西?哈罗德虽然最终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找到了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发现必须又一次放手,面对奎妮的死亡。

这一切又像回到了二十年前,他的儿子戴维有抑郁症,对酒精和药物上瘾。他在花园的棚架上吊自杀了。对她的妻子莫琳打击很大,她不愿走出屋子,挂起了窗帘。他与妻子很长一段时间天天吵架,渐渐的不再说话。二十多年哈罗德一直活在对妻子与儿子的愧疚之中,无法释怀。

这段朝圣路,救赎了哈罗德,改变了莫琳,走出了房门。面对奎妮的离开,又一次意识到生命可以消失的如此彻底,这一刻,他们理解了儿子的选择,或许他只是做了他想做的事。让他们不再责怪,不再折磨,不再相互伤害。他们回到了从前,夫妻间积累了二十年的冰化了,心底暖流涌来,在最初相遇的共同回忆里笑的停不下来,爱的和解带来生命的热情和快乐。

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条朝圣路。让我们活在当下,能轻易的原谅别人,也能轻易的原谅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一个人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