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

侗族,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贵州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交汇处,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然在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也有人口分布。说了一堆百度百科就能找到的东西,下面咱们来看看关于侗族的那些“干货们”。

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_第1张图片

建筑系

由于侗族人口分布的地区多是山地丘陵地带,其建筑风格受到地势影响,很有地方特色,吊脚楼最富有代表性。吊脚楼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由于地势不平无法建造房屋,人们便用石头、泥土将低的地方填起来,填成平地用来建房子。吊脚楼受到地形限制比较小,邻里之间的房屋可以密集的建造,平时的沟通交流基本是靠嘴喊,无形间就增加了大家的联系。再有,吊脚楼地势较高,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虫蚁。

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_第2张图片

除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吊脚楼,鼓楼和风雨桥更是侗族的代表性建筑。鼓楼通体都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鼓楼就是位于贵州黔东南从江县增冲鼓楼。鼓楼最顶层悬挂了一面长鼓,平时村寨有事是都会敲响大鼓,召集大家过来开会。从外观看来鼓楼是一种极富有视觉效果的建筑,楼顶多是连串葫芦形的塔尖,中部是层层叠叠的楼身,底部多是正方形的四周有宽大结实的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是一个或方或圆的大火塘,可以点燃篝火用以庆祝。除了供人们休憩,鼓楼更是侗寨和侗族族姓的标志、接待客人的地方。如今丰收的季节,居民们也会将自家的稻谷、玉米搬到鼓楼前的空地进行晾晒。鼓楼是侗族人民希望和精神的寄托,是全寨政治、文化、娱乐和社交的中心。

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_第3张图片

对侗族而言能和鼓楼媲美的就是风雨桥,人们也称它为花桥。在侗乡能看到河的交通要道上必然是有一座风雨桥的,用青石作墩,杉木板铺桥面,上面是瓦顶长廊。长廊两旁设栏杆长凳,可供行人躲避风雨,夏天时更是村里老少绝佳的纳凉场所。最具有代表性的风雨桥是坐落于广西三江的程阳桥。如今很多位于街边闹市的风雨桥更是成为重要的买卖集市,其中通常会有很多富有侗族特色的小吃,有机会可以亲身去尝试哦~

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_第4张图片

语言系

作为一个拥有两百多万群众的民族,富有个性的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侗话是人们主要的日常交流用语。侗族大歌更是享誉世界,被誉为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之一,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

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_第5张图片

侗家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将“唱歌”与“吃饭”看得同样重要,把歌当作重要的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更视大歌为瑰宝,歌成了文化知识的象征,由于侗族大歌的精华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_第6张图片

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叙事、传史、抒情等都是通过口传心授。也正因为如此,侗族文化尽管经受过历史的风风雨雨、人间沧桑,它仍以一枝独秀保存下来,并逐步引起世人的关注。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便是对于侗族文化传承最好的概述。

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_第7张图片

饮食系

侗族人民的饮食以大米、粳米、糯米为主,对于辣椒的喜爱是顿顿都得有,对于腌制各种菜品、肉类、鱼类很有心得,储藏数年不坏。侗乡的油茶更是美名远播,是待客的必备食物。油茶是用茶叶、炒花生、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制成汤状稀食,吃的时候会加上提前准备好的炒米、辣椒,当然也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食物。既可以充饥有可以解渴,是难得的少数民族美食。

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_第8张图片

另外一位能有油茶齐名的便是社饭了,吃社饭也可以算得上是二月春社的习俗。社饭的原料主要是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采回家,洗净剁碎,再把其中的苦水揉出来,焙干,与野蒜、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及一点粘米,焖制而成,吃起来软软糯糯的别有风味,多吃社饭还能够防疫去瘟,促进健康。

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_第9张图片

在侗家人的心目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

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_第10张图片

不知道你心里的侗族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不是说着你完全听不懂的话、住着木房子、吃着不知道原料的食物,其实这都是侗族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中华文化优秀的传承者,我们都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这些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成为蒙尘的遗珠。

你可能感兴趣的:(茶合文化-解密侗族人家的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