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记教学能手比赛听课感

        这几天克拉玛依进行了教学能手决赛,三天二十多场高质量的语文课让我深深意识到自己的浅薄。语文到底该怎么教?我陷入了无尽的沉思之中。

        起先我是迷茫的,学这个仿那个,最后却只是邯郸学步,越来越缺失自我个性。我不想成为这样的语文老师!语文教学本就是个人化,个性化的解读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正理。这次,我始终让自己带着辩证性的思考来听课,“拿来主义”要用,但要先内化成自己的,再结合学情来用。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听了两个下午的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节:《饮酒》《我的叔叔于勒》《西游记》阅读。

        《饮酒》上的不仅是诗歌教学了,更像是一场文化之旅。引经据典,博古通今。传统的诗歌教学,喜欢究其意研其情,这本没有错,而且这是核心,确实不该丢,但比赛展示课就不能这么墨守陈规了,跳出诗歌讲诗歌是我最佩服这个老师之处。不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抓住意象特点都是很好的切入点。《饮酒》一上来就是马老师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写菊的。学生们很快抓住“菊”这个意象,又很快联系到陶渊明爱菊,为什么爱呢?为什么不是玫瑰或是别的花呢?引发大家的思考。接着研究菊的品质,由花及人,感悟陶渊明的精神所在——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无形中就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这里插播一条我不喜欢的点:学生答到了陶渊明脱俗,可老师非要学生答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见学生答不出又启发到《爱莲说》,结果学生早忘了已学知识,最后还是老师自己说出了标准答案。这期间我看到老师有点乱了方寸。其实这里不需要一定得是老师你设定好的答案。)后又讲到“鸟”这个意象。鸟儿是怎样的形象?自由闲适的,由鸟类比人,陶渊明归隐山林的闲适之感很容易传递出来了。其实讲“鸟”之前,我觉得可以把“悠然见南山”分析下,作者不经意的抬头,看到了山,好悠哉闲适的生活啊,那其他诗句有没有体现这种闲适之感呢?引到“飞鸟相与还”一句,更自然些吧。越到后面亮点越多。讲到“欲辨已忘言”时,引用了典故,《庄子•外物篇》: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思考陶渊明为什么会“忘言”?用典故来辅助理解,这是个有力的抓手,学生很快能抓住重点,回答的相当精彩。最后马老师放了个大招,结合时代特点:陶渊明和王绩都发了个朋友圈,陶渊明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王绩写: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为什么说他俩一个自得,一个自失?妙哉!问题有深度,还回顾了之前所学,在比较中更突出陶潜的真性情。老师又接着拓展,陶弘景,吴均,苏轼也都是陶渊明的好友,他们会用哪些诗句也评论陶渊明的朋友圈呢?学生很快抓住第三单元所学,我们听课老师只剩下回味意无穷了……

        《我的叔叔于勒》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都是利用学历案来辅助教学。这种方式正是现在所倡导的自学•互助的学习模式。课堂上老师正的不用讲太多,好的课堂活动反而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不仅这点相似,两位老师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值得我学习。比如讲课的切入点都抓得很让人惊喜。宋老师以:于勒的称呼是富有变化的,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呢?这个点切入,学生很快能投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顺理成章的根据称呼的变化分析了菲利普夫妇丑恶的一面。当然这里我有点自己的小看法。

学无止境——记教学能手比赛听课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个问题回答完,我觉得不够深入。菲利普夫妇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嫌贫爱富的心理呢?不知是我没注意听还是宋老师没有讲到,其实环境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会让自己的良知扭曲吧。

  果不其然,宋老师最后的拓展也出乎我的意料:讨论20年后,“我”约瑟夫会变成怎样的人?同学们积极性更高了,分析的有理有据,最后宋老师给出了《我的叔叔于勒》完整版,我们看到于勒没有变坏,反而同情弱者,也是给我们一丝慰藉吧,应该乐观些。

    石老师的《西游记》刚开始的切入点也让我惊喜万分。她用几个对仗工整的句子将孙悟空的各个时期不同的名字总结出来,一条完整的线索就冒出来了。那么厚的一本书,感觉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学生也很有兴致。其实整本书阅读真的不好上,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有一点应该把握住,我认为既然是整本书阅读,是不是应该要有条线索将书串起来,而不能仅仅分析一个故事片段呢?石老师讲《三打白骨精》讲的非常深入,问题设置的也很有深度,我都不禁思索起来,可是这是不是整本书阅读模式呢?我觉得切入点和后来的片段学习没有很好的契合在一起,但对于该怎么上,我也确实是茫然的。多去思考和探索吧。

    学无止境,高质量的比赛课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语文老师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质疑,感觉对不起自己是语文老师。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反而不知从何说起。先从读书和思考做起罢。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无止境——记教学能手比赛听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