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朋友们好~
小余老师又和大家见面啦。
又到了每周三《50本好书推荐》连载时间~
上周给大家推荐的是心理学入门经典书籍《影响力》,一本讲述人与人之间如何影响与被影响,帮你成为一个真正对他人有影响力的人。
今天小余老师推荐的是第一本人物传记一《乔布斯传》。
为什么会推荐《乔布斯传》这本人物传记呢?
第一点:
古话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历史是迄今为止人类全部社会实践活动的总和,包蕴着人类全部的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经验和教训。
以历史作为镜子作为参照,可以让我们明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以人作为镜子作为参照,可以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
所以
读点史书和人物传记对我们了解社会、了解自己非常重要。
第二点:
小余老师从事的是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崇尚创新精神。
乔布斯创造的苹果公司无疑是世界顶尖创新公司,而乔布斯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教主。
哪怕你不是苹果粉,你也不能不承认,乔布斯改变了世界。
阅读乔布斯传记,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乔帮主成长经历、创新精神的源泉。
了解苹果公司每一次革命性产品创造的时刻,对我们的工作有重要的启发。
第三点:
同样,一本书好不好,最重要是看他的作者专业水平、书籍的销量广度和读者口碑。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著作《乔布斯传》完全满足以上三点
作者是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CEO,历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董事长和《时代》杂志总编
畅销作品有《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基辛格传》《本杰明·富兰克林传》
作者与乔布斯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以及与乔布斯一百多个家庭成员、 朋友、竞争对手、同事的不受限的采访,一直到其生命的最后日子,所以内容最大化真实详尽
豆瓣读书Top200书单,评分8.7高分
总之其中的收获喜悦,相信你阅读完之后,一切自会明了。
1.这本书对我的收获
由于本书属于人物传记类,按照第一期《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阅读法。
对于传记类的书籍适合检视阅读,找出书中重点含义,加以诠释。
接下来小余老师谈谈读后感啦。
1. 童年被遗弃与被选择
乔布斯的成长颇有亮点。
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后,但被养父母呵护备至,让乔布斯感觉自己的很特别。(不得不佩服养父的开明教育方式)
养父为了供乔布斯读大学,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把他送到了俄勒冈州波特兰里德学院。
而他却在一个学期之后退了学,其中讲到乔布斯觉得高额的学费,给养父带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内疚。
之后他开始去“蹭”那些感兴趣的课程。
其中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演讲中讲到,他蹭的课程中“美术字体”书法课。
让他对字体设计和排版审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没想到无意“蹭”的书法课,最后在设计苹果字体中充分得到运用,为苹果产品国际化审美奠定基础。
乔布斯在演讲中谈到:
我在大学里不可能从这一点(蹭书法课)上看到它与将来的关系。
十年之后再回头看,两者之间关系就非常、非常清楚了。
所以你必须相信,
那些点点滴滴,会在你未来的生命里,以某种方式串联起来。
你的勇气、宿命、生活、因缘。
随便什么——因为相信这些点滴能够一路连接会给你带来循从本觉的自信。
它使你远离平凡,变得与众不同。
但是同时他
吸毒:美国年轻时候很多人都会尝试大麻
印度之旅:旅行是美国人了解世界的途径之一,建立自己的信仰
禅修:学会让自己的心灵平静
乔布斯年轻不羁、嬉皮士的作风,都为他的人生增添了些许色彩,让整个故事更加传奇。
但是我们从乔布斯成长轨迹看到,
乔布斯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他并不是一个颓废青年。
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热情,进行知识和思想上的学习和提高。
这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人文与科学思考的交叉点
乔布斯最让人钦佩的一点,是把人文和科学思考完美的结合,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乔布斯说:
我小时候,一直以为自己适合人文学科,但我也喜欢电子设备。
然后我看到宝丽来创始人兰德的话,关于既擅长人文又能驾驭科学的人的重要性,于是我决定要成为这样的人。
既擅长人文又能驾驭科学的人会拥有怎样一种思维呢?
答案是跨界思维。
如果用乔布斯自己的话说,就是“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
他每次发布会上几乎都会有这样一张PPT,说我们正走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上。
他说:
如果一个人只有商业视野,你做出的产品就会特别局限,所以一定要有跨学科视野。
同时他改变了六大产业:
一是个人电脑,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
二是动画电影,他带领皮克斯在动画领域挑战迪斯尼,并带领了动画电影的进入新领域
三是音乐,ipod的问世改变了人们收听音乐的方式,改变了音乐行业的发展方向
四是个人电话,iphone横空出世,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改变了人们对手机的概念
五是平板电脑ipad的发布,使苹果公司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六是数字出版业,他引领了六大产业向前进步,带给这六大产业所在领域前所未有的发展
3.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乔布斯特立独行,一生都在追求完美。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乔布斯的性格以及他评价事物的方式。
在乔布斯小的时候,其父亲就一直会对他说,尽管这些地方人们看不到,但是同样也很重要。
这一点,乔布斯也在自己后来工作中,在追求完美上表现的十分明显。
他注重细节,每一个细节。
他有一段佳话被广泛传播:
有些人说:
"消费者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但那不是我的方式,我们的责任是提前一步搞清楚他们将来想要什么。"
我记得,亨利福特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应该是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
正因如此,我从不依靠市场研究。
我们的任务是读懂还没有落到纸面的东西。
他的性格中对简约和完美近乎偏执的追求成就了他。
他信奉“少就是多”的理念。
这也使得他参与所有产品,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文化产业,生产的无一不是创造性精品。
他会为了系统窗口的颜色以及形状弧度一遍又一遍要求修改,以至于后来设计师都快崩溃,甚至自己直接制作了一个软件可以随意修改颜色等功能。
而乔布斯这么严苛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让用户用的时候看起来最舒服。
一次次的不断追求细节之下,才有了今天苹果各种突破性又让人惊艳的作品。
书中还记录了一件事,就是他是严格的素食主义。
并且这个习惯从十几岁开始,坚持到死为止。
4. 专注事情本身
现代人做事功利性太强,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太过于注重追求结果,追求所得的利益。
而往往忽略了做事情的本身。
乔布斯认为,当我们在专注用心,认真做事之后,回报也会随之而来。
他的注意力全在产品本身上,精益求精,接着成功随之而来,他创造苹果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
同时他的另一杰作皮克斯也拿下多项动画大奖,创造了巨大的利润。
不仅仅是金钱方面,最重要的是,他也成为一位改变时代的人物。
5.不要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活上
乔布斯在17岁的时候读到过一句话: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过,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从那以后,过去的33年,每天早上我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会不会做我想做的事情呢?
如果连着一段时间,答案都是否定的的话,我就知道我需要改变一些东西了。
提醒自己就要死了是我遇见的最大的帮助,帮我作了生命中的大决定。
因为几乎任何事——所有的荣耀、骄傲、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隐,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当乔布斯被诊断患有癌症的时候,医生告诉乔布斯等待死亡。
就是意味着把要对你小孩说十年的话在几个月内说完;意味着把所有东西搞定,尽量让你的家庭活得轻松一点;意味着你要说“永别”了。
但当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时,发现是可以治愈的胰腺癌,最后帮助乔布斯通过手术成功治愈。
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乔布斯明白:
死亡是每个人共同的终点,没有人能够逃脱。
人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要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活上。
纵观乔布斯的一生,他始终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
作者没有把乔布斯塑造成人人膜拜的神,而是从客观的角度去描述这样一位伟人的同时,
也通过大量日常生活反应也是一个偏执狂、暴躁狂、完美主义者。
但是这恰恰说明乔布斯的伟大之处。
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著名演讲中说:
“记住自己终会死去,是我所知最好的方式,避免陷入自己会失去什么的陷阱。
你已是一无所有,没理由不追随内心。”
你必须去找你热爱的东西,对工作如此,对你的爱人也是这样的。
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追随自己的内心,发挥优势,认真生活。
向一个为改变世界而生的偏执狂致敬!
本文首发公众号《老余运营笔记》,作者小余老师,同步更新,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