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第一次课:关于设置,落实听说读写,每周2—3次约练,必须做一次咨询师,实操是重点。约练只写感受,注意保密原则。约练、读书、复盘,“独行快,众行远”,链接好就走的更远。定初心:希望能在应对孩子、家庭、工作方面有一个新的提高。中级班的大概内容:1-5次课讲咨询程序,6-8次课讲基本功技术,9-15次课常用技术。咨询师练习如何与人联接,要去背问句,去约练,不作比较,比较会内耗,跑自己的就好,功夫下得到,成绩出的来。焦点是成长坊,不是竞技场。让焦点生活化,生活焦点化。基本功包括倾听、共情、积极回应、尊重、重新建构、具体化……作业:技术、问句,写下来拍照发给老师。附作业:1.成果问句2.奇迹问句3.假设问句4.例外问句5.差异问句6.应对问句7.评量问句8.关系问句9.赞美10.追踪问句11.还有呢?小步推演、循环问句、U型咨询法。
(10.20)第二次课:答疑解惑收获:多用开放性问句和对方探讨,您是怎么看的,您的感受是什么?对您的影响是什么?您希望怎么样?确认知觉,好奇,具体化,聊他在意的是什么?他看中的是什么?聊目标要随机去问,好奇他为什么想聊这一块儿,我们要有具体化的能力,重新建构的视角,未知的态度。聊的过程中要贯穿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做“水引子”,相信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专家。主题:目标,资源,一小步,总结反馈。我们要顺势而为。用具体化打破内化的谎言。凡事都有例外。事先给来访者说好保密原则,不给建议。要建议的时候,主体聊四十分钟,暂停十分钟,总结反馈十分钟(赞美、桥梁、建议)。快就是慢,聊透后再问希望有什么不一样?关注到人本身。
(10.27)第三次课:来访者抛出话题,贴着来访者,去好奇,去具体化:“关于您说的辞职,能多说说吗?”“怎么看他的不热情?”“身边的人怎么看?怎么说?”“前一段时间你们的感情怎么样?”遵循来访者的脉路,不一定非要解决,咨询师觉得很难办,就说明咨询师有预设了,把来访者的事扛在自己身上了,就不去好奇了。不排斥药物,好奇药物对他的影响,意义。焦点赞同非病理化,但不是不让吃药。咨询展示收获:1.保持中立2.稳—淡定3.来访者是自身问题的专家4.好奇5.沉默6总结反馈。
(11.3)第四次课:一、设置、规则(清晰明确),1.时间设置首次两小时,每周一次,50分钟到一个小时(先建立关系、了解信息、初步诊断)50分钟开始收。只能保持咨询关系,避免双重关系。做到未知的态度才能有更多的好奇(发童子问)。熟人,难做到中立,会不由自主的预设。
二.坚守设置:地点设置:要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环境,必须在咨询室做,因为可以保持更好的中立,不和来访者有任何的交际(例如一起运动、喝茶……)。破坏设置就是破坏效果。
三.收费设置:费用是效果的保障。做专业的咨询师要学习咨询伦理守则,精神病学,打实基本功。
四.涉略更多学派。当有来访者时,1.辨别是否属于咨询范畴。2.属不属于你的范畴。(例:青少年、婚姻……)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3.以前做过咨询吗?看过大夫吗?是否在服药?现在怎么样了?4.尝试、尊重、征得孩子同意。咨询行规:预约以交费为准。来访者的福祉第一。咨询师要保持随缘之心,无欲则刚,好奇之心,为对方考虑,关注对方的感受,关注这个人,不要想着改变对方,一切以对方的福祉为主,人性相通,一通百通。一般提前交费一次或按疗程收费。提前了解信息、调查:姓名、性别、年龄、年级、学习状况、跟父母关系、成长经历、家庭成员、父母工作、爱好(追星、打游戏、特长、优势……)是什么促使本次咨询,咨询期待(是父母?还是孩子?)以文字的形式发过来,便于打印与咨询协议等装订成册,阳谋(提前五分钟到,尽量不要早到),避免来访者早来抱怨。
(11.10)第五次课:例学生厌学来做咨询,给家长说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需要很久,把家长的期待值降低。按疗程收费,十次一个疗程。最好是10次个案加2次家庭治疗。反复强调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当天不来,费用不退,这是行规。焦点重视正向开场,见面后要寒暄(冷不冷?怎么过来的?吃饭没?)咨询师不要出门接来访者,这是咨询的气场。咨询要固定时间,每周几上午几点尽量固定。咨询师进门后不要预设,叫名字不带姓会更亲切。不预设需要大量的去练习,做咨询师要放下期待。游泳怕喝水,永远学不会游泳。咨询过程中,要时刻拽着家长,告诉他们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咨询方式可采取:1.总—分—总2.总—分3.全程一起聊。家庭系统不变,孩子很难改变。做咨询师和家长一样,我们的哪些回应让孩子不愿意说,我们要反思。有效继续无效改变,换一种做法,尝试做点不一样的。我们要跟家长建立好关系。一个人在安全放松的环境中才能敞开心扉,有诉说的欲望。跟孩子聊:是你自己愿意来的,还是别人让你来的?可以试探是哪一类来访者:是游客型,消费型,抱怨型。孩子更喜欢有趣的,不喜欢有板有眼的,要和孩子打成一片,例如一起玩儿,一起钻到桌子底下,聊游戏,画画儿……。(既往史)以前有没有做过咨询,您对咨询了解吗?您觉得咨询是做什么的呀?心理活动分为心理正常和不正常。心理正常包括健康、不健康。不健康的可以来做咨询。12岁以下不要提正常不正常。当着家长的面儿签保密原则,三条例外:1.个人愿意透露的2.牵扯到法律法规3.人生安全,伤人,自伤。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信任,我们可以说:“好多家长说不问,事后还是问。如果孩子愿意,可以说,如果孩子不愿意,问了我也不说。”除了咨询,不要和家长有任何联系。痛苦推动成长,所以不要刻意追求、排斥痛苦。要建议,我们可以说:咨询是不给建议的,但我会陪着你一起去探讨。如果非要建议,可以多给几个供他选择。当孩子问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咨询师可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有我的思考,但我很想先听听你的想法,说说看。“今天来咱们想聊点儿什么?”(把权力交给他)然后咨询师可以喝水,因为眼神会让他们紧张。他们坐下来后再倒水。椅子、水杯要和来访者用一样的。喝水可以缓解焦虑。当有人说话时,我们就点头微笑倾听,不明白的问。“爸爸说的你怎么看?”“妈妈说的你怎么看?”“孩子你是怎么看的?”咨询师起扰动、转换器的作用。重新构建,听懂背后的声音,确认、澄清,听到彼此的心声,(在乎、爱、懂得、欣赏……)他们来自不同的世界,咨询师是翻译家。接下来你希望单独聊还是一起聊?“随便,都行吧”那可能孩子想单独聊。“我可以坐在你旁边吗?”(尊重)“你爸爸在家也这样吗?那你挺不容易啊!吃东西吗?饿不饿?……”关系大于一切,我们要关注到人本身:“能让我看看吗?您的伤口疼不疼啊?”真正的为他人着想的态度,保持一颗纯粹的心,时时刻刻为他人考虑。焦点的大致思路是目标、资源、一小步。焦点就像中医一样,系统观,不一定是哪儿疼看哪儿。可以首次两小时,20分钟一起聊,一个小时20分钟和孩子聊,最后20分钟和家长聊。和家长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获得支持,看到希望,欣赏。最后要征求孩子的意见,您说的要不要和爸爸妈妈聊?哪些方便给爸爸妈妈聊?哪些不希望给爸爸妈妈聊。如果孩子说都不能说,我们可以以关心的姿态说:“那希望爸爸妈妈有改变怎么实现呢?”不做家长的帮凶。最后表示聊天很愉快,欢迎下次继续来。预约下次时间。
(11.17)第六次课:答疑解惑:“孩子说老师有病。”这个时候我们要好奇,稳住自己,好奇孩子的说法想法,1.不预设,发童子问,清空自己,未知的态度。2.重新建构,看到孩子背后在意的点儿。有预设,会阻碍沟通。稳住自己,相信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感觉能说说看吗?你希望我有怎样的回馈?我的这些回馈让你想到了什么?你内心有怎样的感受?……”稳住自己,兜得住,不动如松。以“人”在做工作。贴着来访者,好奇,不预设,了解他的看法,想法,感受。确认知觉,扩大知觉。和来访者探讨的点儿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看法、想法……。对孩子,我们可以以不正经的方式谈正经的事儿,一惊一乍,有答案的问句尽量不要问,因为会有预设。来访者在意的两个点儿:1.你是否有在认真听我说话。2.你是否在努力的听懂我说话。听的过程中,加上有反思的问话,其实问题就解决了。具体化呈现:鸡肉:做的什么鸡肉?一种还是几种?怎么做的?怎么那么喜欢吃鸡肉?鸡肉里面放什么?奶奶只做给你吃吗?大概多久吃一次?……每一位来访者都是一座宝藏,缺少的就是钥匙,这个钥匙就是基本功。我们要听到:当下他已经尽了全力。他也想更好的心。他的优势资源。重新建构——关注人——接纳——好奇——具体化——关系好——用技术。怎么算是关注事儿?怎么算是关注人?我们就要去用同理心感同身受,用心去体会,共情。人都有天生的复原力。多聊现在做到的,少聊未来期待的。基本功:倾听、共情、尊重、积极回应、具体化、重新建构……
(11.24)第七次课:家长进来之后,我们要给家长更多的理解、肯定、认可,特别是孩子对他们的肯定。焦点是一个不居功的学派,把功劳还给家长,赞赏他们,家庭系统会更有力量。不直接给建议,谨防陷阱。严格设置,咨询师和来访者不能直接联系。咨询中间不联系,说话要谨慎,可以给家长说大致大方向(看到正向,稳定情绪),给孩子,大方向也不能给。(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无能为力,不知道何时就柳暗花明了。(好奇)是真好奇还是假好奇。谁来谁是来访者。具体化的呈现(能说说看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这是怎么做到的?现在带来什么不一样?然后呢?)以未知不预设的态度。可说可不说,少说或不说,可问可不问,少问或不问。四个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你不知道你知道,我要让你知道你知道)。对于消费型的来访者,我们要逐层问句,要具体化的探讨主题,贴着来访者聊透,例如:睡觉(几点睡?睡不着是什么样的感受?一天睡多少个小时等等)。聊学习(怎么就想聊学习?每一科的情况怎么样?周围的人怎么说?英语物理数学是弱科,怎么是弱科?英语在班里是什么情况?这几门就先聊哪科?……)
(12.1)第八次课:《时空对话》答疑解惑:我们要专注地倾听,以好奇的态度去倾听。确认、澄清、呈现,像镜子一样。用具体化:“能多说点儿吗?”别想着干预!别想着改变!不要太快,进入他的私家花园,陪着他一起去看花园里的花花草草:“先聊哪种花呢?是什么让你想先聊这种花呢?如果可以,您希望通过探讨,与现在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是什么想让你想有这些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实现了会带来什么?对您的意义又是什么?”先完成再完美。
时空对话问句:1.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希望最近在哪些地方有不一样吗?2.询问者要以好奇的态度问希望在哪些地方有不一样?3.是什么让你希望在这些地方有不一样?此处需要根据换成当事人的回应转化成具体的词语。4.这些不一样,如果实现了之后,会与现在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对您的意义可能是什么?还有呢?……5.关于不一样,能说的再多一些吗?(探讨改变包括的具体元素)6.你感觉大概多长时间能实现这些不一样?这个时候询问当事人旁边有椅子吗?如果有的话请把它放在她的对面。7.如果您说的过一段时间之后实现了这些变化,那个时候的自己坐着时光机,来到了现在,就坐在您的对面,那么,你会注意到她与现在的您有哪些不同?8.你猜她是怎么实现这些不同的?你是怎么一步步变成她的呢?9.现在请您坐在代表未来的自己的那个椅子上用心去感受。您就是那个坐着时光机,来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多不同的自己,不知道现在是否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10.你好!来自未来的某某某,很高兴在今天见到你,如果有什么跟你对面的今天的自己说些什么的话,你可能会说点什么,请直接说给对面的自己。
(12.8)第九次课:答疑解惑:设置的重要性。多用基本功:鼓励性回应,具体化,活学活用,不着痕迹,多练才能做到。关于时空对话:现在的她与未来的她对话,转换角色,未来的她与现在的她对话,也就是三借力中向未来借力。最好先奇迹问句再时空对话。稳定情绪,情绪出的来,道理才进得去。舞台是来访者的,不是咨询师的,尽量少说话。分析容易贴标签,有效继续无效改变,专注做一件事。在国外,做咨询是很体面的事,第一说明条件不错,第二说明更在乎自己。我们是用自己在助人,修的是我们这个人。
同理心练习:当来访者或孩子说一件事情时,我们要与之同在,感受他的感受,全身心的投入。跟谁聊跟谁是一伙儿的。例如:爸爸抱怨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还这个样子。我们可以回应:看到您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您希望孩子有更多的变化,关于您希望的这个变化能多聊一些吗?试着感受对方的感受,比如生气、无力、愤怒等,看到他的不容易和想让孩子好的心。陪着他聊,您的感受是什么?您是怎么陪伴您的感受的?做点儿什么来改变您的感受?是什么让你有了这些变化?怎么说是这些让你有了改变呢?例如:当孩子不上学,我们要同频才能跟他聊更多的东西,放弃自己认为是对的东西。感受是感受,但不被影响(不卷入),跳出来找他的资源。我们要学习匠人精神,做咨询师就像石头刻人,我们现在能刻出大致的轮廓,在大量的实操中才能慢慢的去精雕。陪着来访者走着,看着,聊着,问他什么感受?什么感觉?有什么思考?不要硬扭硬拉。
作业:《如何协助孩子快速提升成绩》
前七步: 1、了解情况,大致判断是否属于咨询范畴,如果不是咨询范畴,需要转介。2、是否属于自己擅长的咨询领域,也需要考虑转介。 3、了解孩子愿意做咨询吗?做咨询最好是征得来访者的同意。 4、做咨询时需要分别了解家长和孩子的咨询期待,可以通过循环提问找到相对统一的咨询目标,如不统一尽量以主要访谈对象为主(一般以孩子的咨询期待为主)。5、正式咨询时,首先要尊重来访者,问他要聊点什么,跟着他的思路走,咨询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这个时候不要慌着聊学习,当孩子愿意聊学习的时候才聊学习,贴着而非推着!在这一部分,要运用我们所学的基本功理清聊透来访者想要的是什么,感受他的感受,建立好关系,才可能帮到他。6、即使孩子愿意聊学习也并非一定愿意聊成绩,当孩子愿意聊提升成绩的时候,再聊如何提升成绩,这个时候仍然不要慌着去给孩子梳理快速提升成绩的方法,要贴着孩子走,先确认孩子的知觉,看看他自己关于如何提升成绩是怎么想的?有哪些尝试?有哪些可能是有效的? 7、询问孩子愿意来对各个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征得同意后方拿纸和笔给来访者,按照以下步骤陪伴来访者对各科进行详细梳理。
后八步: 1、请孩子在纸上写出来当前在学的都有哪些学科? 2、请在每课后面写出最近一次有代表性的成绩。(可以充满好奇的问,这是哪一次的成绩啊,怎么这次成绩有代表性的呀)?3、让孩子在每科后面写出来,有哪些点是经过努力能拿到分数的,哪些是不该丢分的却丢了分数的,哪些是不该错的却错了的(比如说数学,有些孩子很大意,前期步骤全都对了,到后边计算错误,也有一些是计算的是正确的,写答案时写错了丢了分的)。这个方法适用于中等生或者成绩相对较差但是又想提升成绩的学生,对于优等生,陪他们聊就好。这一步的目的是陪着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有些孩子很努力,但不知道方向。这样梳理完之后,有些孩子成绩会提升很多,因为他知道努力的方向,也有了动力。 4、在每一科后面写出来,刚才提到的那些能拿分的知识点,可以给他提高多少分?这时候可以边聊边写,也可以写完一起聊。 5、在每科后边写出来,提高分数之后成绩是多少?6、计算一下提分之后能总分达多少分呢?与之前成绩相比较能多出多少分?(孩子的希望感一般会瞬间出现,有了希望感人才会更有动力。具体的请参考刘友龙老师根据自己的长期青少年咨询经验总结的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四要素:情绪,关系,希望感,成就感)7、可以聊一下从现在到考试,有哪些时间是自己能支配的?把这些可以支配的时间列出来,制订一个计划。这样会给他一个掌控感,用他自己认为可以的时间写出自己可以执行的计划,他的主动性会更高些。8、让当事人自己写下来:怎么用刚才的时间去学习?哪个时间段学习哪些知识点?并且写完后要陪他具体的聊,逐层具体的聊深聊透,哪一天哪一时学哪一科。同时可以聊到:你希望谁帮助你呢?这样做的好处有哪些呢?可以把时空对话联系起来,让未来的他(那个考的很理想的,达到了目标的他,问题解决了的他)与现在的他进行对话。通过时空对话,让他了解理想状态是通过怎么样的努力得来的,那现在的他要付出的努力和前进的方向是什么。
(12.15)第十次课:答疑解惑: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拓展的,例如评量问句可以用手势比划。把基础打牢,灵活运用。有时候孩子不一定需要我们引导,相信他自有他的道理,给孩子更多的是陪伴、了解、好奇,而非改变和引导他。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过程。永远不要比当事人更努力更主动,我们只是协助,改变认知,改善情绪,调整行为。循环问句是通过循环问话扰动整个家庭系统的改变。常回头看看自己的初心,给自己一个定位。咨询的过程是接纳,未知,好奇,中立,是一个慢过程,陪伴加等待的过程。大致思路是正向开场、目标、资源、一小步、正向反馈。无论是哪一块儿,都需要我们去好奇、具体化、确认知觉,然后全身心的投入,这样才有更多非语言的流露。我们不能替他做决定,不要放把自己放在救世主的位置。焦点主张自然同理,多问他是怎么看?怎么想?是什么让她这样看?这个话题希望怎么样?是什么让你想有这些改变?我们要贴着来访者走,积极回应,心中有一条主线,允许分叉,分叉很正常,有时候还很有用。去除浮华,留其本真,抓核心,抓不到就接纳与问题共存。我们与来访者要建立好关系,认真倾听,理解他,看到资源,好奇,积极回应,用具体化问:他怎么看?怎么想?家人朋友怎么看,怎么想?尝试过哪些方法,哪些有效?加上我们的持续陪伴,这就是一场完整的咨询。排序:例如说做两件事,来访者怎么想?怎么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带来的意义是什么?做过什么?尝试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持续好奇:通过交流,你怎么就先做这件事情?扎实基本功,用“人”做事,技术都是浮云。大道至简,大道相通。我们给自己打分,写出评分依据,进一步细化,何以如此?希望实现的这几个目标,最希望先实现哪个?直接能用的资源有哪些?行动:当下能做的是什么?随后能做的是什么?
(12.22)第11次课:外化技术(情绪最好用,也可以用于成功、自信、困难)。外化来自叙事,理论基础是人不等于问题,凡事都有例外,而非都是问题;我们可以被过去所影响,不会被过去所决定。我们是用外化的瓶装焦点的酒。阻抗是另一种形式的合作,焦点中没有阻抗的来访者,只有不懂得变通的咨询师。
外化技术流程: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个心理学的小游戏,用一个小玩偶来代替你的情绪,您看可以吗?(尊重对方,争取她的意见),(小玩偶要选择比较有代表性),如果来访者说不想用,我们要好奇:不知道我提到这块儿您怎么就不想用,能说说吗?我们要顺势而为,没有对错,只有尝试,通过具体化去问您是怎么看怎么想,怎么思考的,怎么理解的?身边的人怎么说?选玩偶问问怎么就选了它呢?如果你给你的问题起个名字会叫什么?它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感觉?你想跟他说什么?是什么让你给了给他起这个名字,他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他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怎么是怎么影响到你的?它带来的影响现在是大了还是比之前小了?你怎么看这个变化的?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想问问“小虑虑”,听到我们它会怎么说,怎么看。来访者站起来说三遍:我是小虑虑,不是某某某(入角儿),找一件东西放在现在这把椅子上,换椅子转化角色,玩偶自己拿在手里(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思考)。咨询师和来访者不相对而坐,成90度角坐。“小虑虑你好,你喜欢你的主人给你起的名字吗?怎么就不喜欢你?希望你的主人给你起什么名字呢?我跟您的主人聊,不知道您听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主人所说的,您怎么看?您有什么想对主人说的呢?你的主人怎么做,可能会你可能会更少的出现?主人知道你的软肋吗?主人怎么做你可能会发生变化呢?(及时赞美肯定小虑虑)还有什么想说的没有说到吗?好的,谢谢您今天的到来,我们先聊到这儿。让来访者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出角儿),刚才我跟小虑虑聊,不知道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接下来你会有什么不同?通过今天的交流,不知道你有什么收获?出角儿后,让他坐在代表未来的椅子上,让未来的他跟现在的他对话。外化技术加上时空对话,就是一个大循环。
(12.29)第12次课:答疑解惑:外化时,主人起名和自己起的名字不一样,应该怎么办?问他自己喜欢哪个名字,自己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尊重来访者,好奇是什么让他没有困惑还想来聊天,问他想怎么聊?想聊点儿什么?(尊重征求他的意见)怎样使来访者更快脱离最糟糕的状态?我们能做的就是陪好他的当下,做好当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咨询展示:例:(嗓子疼)对于嗓子疼,您怎么看?自己太急了,什么时候,您觉得太急了?太赶是怎么说?您自己怎么看这件事情?所以我听到您拼了命的去做,是这样吗?(澄清确认)是什么让你用了这个词?通过聊这一块儿有什么不一样呢?说说看,关于人为和牙疼的关系,你有什么思考吗?人为的牙疼有什么变化?这些孩子和你的牙疼有没有关系?咨询师要保持平稳的状态,认真的倾听,好奇,更多的去具体化,陪伴来访者。
(1.5)第13次课:对正向用“还有呢?”对负向也可以用“还有呢”!我们要保持足够的好奇,保持中立。怎样更好地贴着来访者:保持中立,好奇地去具体化,不要跑的比来访者快。当自己有东西冒出来时就不中立了,不好奇了。有卡点儿时,我们要有意识的觉察反思,每一次的问题都是成长的契机。多问来访者怎么看,怎么想,怎么思考,给予支持、理解、共情、看到……我们也可以学习症状学、伦理学、基本功课程、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一个视角收集资料容易偏颇,一定要有整体观系统观。多问朋友怎么说,医生有诊断吗?医生怎么建议?爸妈怎么看等等。循环问句:咨询师起转换器的作用,父母和孩子来自两个星球,对方听不懂对方的话,我们咨询师要用重新建构、循环问句,去扰动、澄清、好奇下具体化:“能说说看吗?您这么说,爸爸是怎么看的?……妈妈呢?……怎么说爸爸就是爱你的?……”把家长卷进来,改善家庭土壤,永远不要比当事人更聪明更智慧更着急,最后探讨,希望共同建构蓝图,寻找成功经验,让他们合作对话。
(1.12)第14次课:U型咨询法又叫多米诺骨牌技术。答疑解惑:地面咨询时,提前告知很重要,告知次数、时间、降低期待值、保密原则、保密协议、并告诉来访者咨询是持续的。强迫症的特点是强迫、反强迫,比较纠结,属于神经症的一种。放下我们的以为,去磨练,换成是我们,我们未必比来访者做的好。感觉最容易的时候是什么都不会的时候。焦点简约而不简单。复杂的问题不一定复杂解决。一团乱麻,找一个点儿就解决了,像面粉袋扎口绳,找到一个点就会带动连锁反应。我们要心怀敬畏之心,不要以为自己比别人能,但是这个要在实操中才能去不断的体会,听课只是让我们知道而做不到。疲于拼命疲于奔命的去听课,不如实操加督导。助人是一个过程,不要急,我们陪着来访者改变认知、情绪、行为。U型咨询法从A(大目标)具体化,细聊。例如什么样的高中?多少分?寻找B目标,做点儿什么会有所不一样?如孩子说认真听课,怎么认真听课就能实现?认真听课会有什么不一样?以前有没有认真听课?C目标,做点儿什么可以离B目标近一些,发生什么改变就能认真听课,例如心情好,发生什么变化就能让自己心情好?例:睡好觉。找到当前能做的一小步(D目标),再由D目标推回到C,再由C目标推回到B,再由B目标推回到A目标。
(1.19)第15次课:小步推演(具体化)答疑解惑: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在咨询过程中,语言赞美不要多,更多用非语言(音调表情等)。不要慌着探讨想要什么,要细聊,用具体化聊透。不要慌着探讨当下要做的是什么,详细探讨,他是怎么想?怎么看?怎么思考?怎么理解的?不要给建议,相信他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难道我们真的比他高明吗?对于消费型来访者,咨询最后可以让来访者自己总结有哪些思考,哪些收获(借力发力)。游客型来访者,只是欢迎她再来就行了。跟家长交流孩子允许给家长说的内容。EARS,E(引出):这周怎么样?有什么不一样?A(扩大):是什么让你有这些不一样是怎么做到的?不一样给您带来了什么?周围的人怎么说啊?R(强化):对你的启发是什么?接下来怎么思考?S(再次询问):除了上述这些变化还有哪些不一样?这些不一样,能具体说说吗?无为而无不为,要有无为之心,好奇之心。有为就有了限定,有限定就有了预设。小步推演技术:适合已经有眉目,没有具体详细的方案可以用。例如孩子说:明天要去学校,我们可以去好奇是什么让他想明天去,明天准备什么时候去呀?是什么让你想明天早上去呀?几点到呀?那几点起的?平时几点起?怎么就想到了几点起?之前有过尝试吗?怎么才能更顺利地去做?当来访者说到什么的时候,我们要贴着来访者去聊。例如孩子说第三节课去,好奇怎么就想第三节课去呢?怎么去?离家远吗?老师会有什么反应?同学会有什么反应?……
(1.26)第16次课:中级班的梳理及总结。时空对话,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对话,首先要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确认过去的自己是什么时候?如15岁,16岁……铺垫很重要。以“接纳、理解、欣赏的态度和家长聊,看到他努力为孩子创造未来的不容易。中级班讲了三块内容:1.咨询的方方面面2.基本功3.技术。以实操经验为主,即要练整体又要练分解。值得注意的是咨询师的态度:是否真正的关注到人,尊重,是否足够的好奇,停顿加等待。当咨询师想要去改变他时,着急的时候就会忘记很多东西,形与神的领会,细节上的尊重,关注到人本身,例如倒水、征求孩子的意见“我可以坐在你旁边吗?”来访者最在意的两点:1.是否在用心的听我说话。2.是否能听懂我说话。咨询师是用人本身在助人。一般,家长是听不到孩子说话的,听不懂,容易评判,打断。咨询师可以认真的听,且能听懂,不打断,眼神中透露着对来访者的欣赏。基本功:1.倾听(不预设好奇的听,心是平静的,能够理解到他,看到他在意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软化语言,重新建构,听到后给他反馈澄清,确认)。2.共情(能够换位理解,感受他的感受,真诚利他,有了共情,才有理解基础,才能进入他的思维脉络。大道至简,化繁为简。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可能)。具体化(更多的去好奇……)重新建构(确认知觉。不仅仅是关注正向和赋能,确认知觉,才能带来行动及改变,问他想干嘛,通过具体化慢慢聊,找到方向)。排序(经常给自己排序,看看哪些对自己是最重要。到一定年龄要做减法,除去浮华,留取本真,恪守欲望,牢记初心,道大于术,真诚到透明,纯粹到极限)。技术:时空对话、外化、循环提问(在家庭治疗中常用)、U型咨询法、小布推演(可遇不可求)。
通过中级班儿的学习,更能将初级班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对基本功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在实操中更多的去体会、感悟、反思、觉察,向“自己想做一名咨询师”的目标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