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激情四射的设计师
“激情四射的设计师”,指的是用户体验部门的同学们。他们给我们的印象总是有一些艺术家气质,追求完美,经常也叫产品设计师。对比来看,规划师更多的是“结构化思维”,保证产品有用,能满足用户的某些需求,让产品“从无到有”;而设计师更多的是“形象化表达”,保证产品好用,能让用户用起来舒服,让产品“从有到优”。两支团队齐心协力才能让产品内外兼修。
用户体验部门各种职责的细分,通常主要有如下几种:
用户研究员(User Researcher),做用户研究工作的,要利用各种方法进行用户研究,给产品决策提供建议。太多的团队没有专人来做了,所以PD们经常充当用户研究员。
交互设计师(Interaction Designer),负责人机交互界面、用户操作流程的设计,典型的工作有导航设计、信息设计等,必须要了解很多商业的内容,理解功能的商业价值。比如在商业目标是“注册用户数”的前提下,去设计注册流程是一页搞定还是分几个“下一步”,出错提示如何处理,等等。
视觉设计师(Visual Designer),在很多小作坊被简称为“美工”,与交互设计师的界限模糊,他们主要做视觉设计,即用户第一眼看到的效果,比如页面结构、配色方案、字体字号、按钮的形状、颜色、大小、质感,等等。
前端工程师(Web Developer),互联网行业特有的一个偏技术的职位,要运用前端技术进行Web页面的开发,实现产品体验的良好传达。我们在网页上看到的各种很炫的效果,通常都是他们的杰作。
如果是更大的团队,可能还会细分出更专业的职位,比如说专门的文案设计师、信息架构师等,但国内较少。
产品新首页诞生记
作者谈了PD和UE如何配合分工。
一开始,大家一起讨论,手绘出产品(在这里是首页)的大概样子。PD要表达清楚每一个模块的商业目标,可以给出自己对页面的布局建议,但最终的页面结构由UE主导确定。
然后是线框图,PD有时候也会直接给出这个图,但在作者的项目中是UE做的。大家仍要讨论确定,UE这时候会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很多自己的想法,PD要做到的就是防止走偏,保证大家对商业目标理解的一致。
接着,UE做出页面效果图,PD安排销售、服务等相关方来做一次Demo评审,告诉他们这就是将来看到的页面,征求意见。他们一定会有各种疑问,这时候PD和UE需要确保每一个细节设计都是有理有据,包括每块区域的位置、长宽,每行文字的字体、字号,每张图片的颜色等,都不只是为了好看,而一定是与商业目标相符合的。
新产品上线以后,事情还没有完,持续的监控和改进是必须的。所以在上线后的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这几个时间点,团队做了一些数据分析。从结果看,有一定的效果,比如访客粘度、网站停留时间均有提升,填写表单留下联系方式的潜在用户明显增多,具体就不仔细讲述了。
当交互设计遇到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要求要快,先发布再说,慢慢改;而交互设计的理念是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
我们在纠结,大师们也纠结过。2002年1月15日,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和极限编程创始人Kent Beck在PK,话题是“当交互设计遇到敏捷开发”。Cooper大爷认为子弹很贵,因此在每次开枪之前一定要精确地瞄准。负责瞄准的人应该是专业的交互设计师。Cooper大爷很适合做一个狙击手,点射的命中率几乎能够达到100%。Beck大师认为有了敏捷开发,子弹变得很便宜,不需要瞄太准,打不准就再放一枪,没什么大不了,最终总能打中目标。Beck大师很适合做一个机枪手,机枪是不可以点射的,一般都是扫一片,用密集的火力消灭敌人。
还是那个道理,方法只有合适与否,没有好坏之分。也许“交互设计”比较适合传统领域、成熟公司、时间资源充裕的,公司在某领域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目的是求稳,不犯错就是胜利;而“敏捷开发”适合新兴行业、创业公司、时间紧迫,大家都在赶,谁先出头谁就能占得先机,或者作为挑战者进入某个行业,团队本身灵活,失败了损失也不大,重来的成本低。从这点上看,互联网行业似乎更偏向于使用敏捷开发的方法,但敏捷绝不是在时间紧迫下被动的放弃交互设计,而是主动为之的一种思想,并且要将交互设计融入其中。
“交互设计”之于“敏捷开发”,正如哲学里“对立统一”的概念,有点像楷书与草书,没法评价哪个好哪个差,也许结合一下又出现了很赞的行书。两者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大一致,其实并不存在大的冲突。相反,交互设计与敏捷开发方法如果能够结合起来,就能以更小的成本交付令用户满意的产品。
聊聊细节,文案设计
作者最后谈了一个细节话题——文案设计。这里不是指网站里大段文字的编辑工作,而是指产品中随处可见的文字问题。因为文案问题很隐蔽,所以在各个产品中都普遍存在,虽说这不会对产品功能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过多的文案问题会使得产品整体感觉降了一个档次。我把文案问题分为三个级别。
低级阶段:错别字,病句,错误标点。比如常见的错别字:把“登录”写成“登陆”,打开一个网页可以算“登陆”这个网站,而输入了用户名、密码之后才是“登录”了这个网站,用英文Landing和Login就容易区分了;语句逻辑关系混乱,没事儿乱“因为、所以”、“如果、那么”;中文与英文的标点混合不分,陈述句最后没有句号,等等。这些错误没啥好说的,要极力避免。
中级阶段:用词不统一,不准确。比如“创建”与“新建”,其实结果都是一个意思——New,用哪个本无所谓,但是在同一个产品中不统一的话,会给人不专业的感觉;导航菜单用词的主谓、动宾结构不统一,经常看到同一个产品中同时出现主谓结构的“系统配置”和动宾结构的“管理客户”等菜单;又如“保存”、“确定”不分,一般来说前者是伴随信息的提交,系统有写入数据库的动作,而后者只是让用户肯定刚才的行为。
高级阶段:语言风格不统一,产品气质不统一。经常会发现,产品里同时存在由开发工程师随手写的“成功、出错提示”,和前台小妹帮忙写的“欢迎、促销信息”,所以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一会儿看到“数据库错误,CorpID不能为空”这种过于专业的术语,一会儿又看到“哦”、“啊”、“”结尾的感情丰富的句子,这两种明显不同的风格同时出现在文案中,简直是让用户冰火两重天。所以由一个人最终来统一语言风格是很有必要的,而语言风格又是由产品想传达给用户的气质决定的,比如聚友(myspace.cn)可以在用户登录后的欢迎词里写“好久没见,你是不是忙着去拯救全人类了?”,我们看了会会心一笑,而这句要是出现在Oracle的财务系统里,那简直就要让人崩溃了。
最后,需要给大家泼点冷水,虽然我们这么用心地去琢磨文案,但产品里的文案却是越少越好。用户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使用产品,他们通常不会去看帮助、不会去看说明书,甚至不会看页面上一句话的提示,如果一个功能需要配合100 个字的说明,那我们就要考虑这个功能是不是做得有问题了。
4.2.3 “阴险狡诈”的运营师
如果说规划师是产品的父母,把产品生出来;设计师是产品的老师,把产品教育好;那么运营师就算是产品的老板吧,他们要把产品卖出去,让产品从“叫好”到“叫座”,让更多的人愿意使用产品。
这两年,网络上很多流行的人物、事件,后来都被披露是网络推手所为,他们策划、制造话题,运用病毒营销、事件营销等方法,让某些人获益。“幕后黑手”、“无商不奸”、“阴险狡诈”等词反映了他们不怎么好的口碑。不过如果大家只想这些词中的积极因素,倒是正好很贴切地描述了产品运营师。
产品做出来之后,不能直接向用户介绍功能,而是有一个把“功能转化为卖点”的过程,先要告诉用户产品“有什么用”,用户才有兴趣了解“怎么用”,之后要关注产品的市场反应,推动产品改进。所以,运营的工作非常重要。
产品与运营的战与和
但很多PD一提到运营,除了微笑,还会咬牙切齿,为什么?
一方面,产品需要好的运营。今天已经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各种产品都极其丰富,没有运营,产品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慢慢消亡。另一方面,运营也需要好的产品,运营只能把人带来,而把人留住就必须要靠产品了,只有产品真的有用、能用、好用,才能看到运营产生的持续效果。这样看起来产品和运营的同学应该亲如兄弟,但在现实中,产品与运营却总是充满矛盾,经常看到他们吵得面红耳赤,这又是为什么呢?
通常是因为运营的同学背着更直接的商业指标,比如年底前网站的PV(Page View)要达到1亿,用户活跃度要达到60%。大老板们的出发点通常都是好的,但传达到执行层面以后,就只是一个数字了,大家忘记了数字背后的目的。虽然说这样的简化、量化便于管理,但麻烦的是,数字总是有漏洞可以钻的,所以经常就是运营为了数字而数字。
产品团队与销售团队也常常因为类似的问题而争论。这是运营的错,没分清目的与手段,只为提升PV拉了很多垃圾流量,而如果挖掘真正的用户则需要做更多工作——去寻找目标用户、去调研、去与产品团队合作;也是产品的错,那么多的PV,居然一点儿人都没留住;也许,更是数字惹得祸,老板们是否可以用更合理的数字来避免问题?比如追求注册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等,而不是PV?也许,那些数字更难,或者看上去不会这么好看。
客观地看,不论是高层、运营,还是产品团队做的事情,都是在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有时候产品与运营共同承担商业指标会好一些,但运营的同学总会显得急一些,他们希望尽快看到效果,而产品的同学则热衷于练内功,好在大家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只是这个度需要双方共同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