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流程图
二.本流程的适用人群及主要想解决的问题
2.1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流程
我认为评判学习方法好坏有两种标准,一是能否让天才完全发挥其天赋,二是能不能让笨蛋也能学的很好。作为一个笨蛋,我主要研究的是第二种。
自学本身就是一件很费脑,很糟心的事。在学校的时候,觉得学习只要肯学就能学好,那是因为学习中大部分需要烦心的事都由学校,老师乃至家长承担掉了,比如有专门的教科书,订阅的练习册,老师安排什么时候学哪些知识(学习知识的顺序),复习和测试时间和频率,还有对知识的理解。几乎可以说,在学校中,只要做的仅仅是打开书本开始背书和做题,就能够考高分,把书读好了。
但假设要开始自学一门课程,就得考虑那么多教材选哪个好,学习进度如何安排等,同时还有各种不确定因素会打乱学习计划,必须要能有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如此一来,就会发现很难把所有的注意力专注在知识的学习上,因此就希望能有一个比较通用的方式,让学习的过程变得尽可能简单。
2.2本流程的适用人群
每天有至少两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时间段并不固定,同时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和进行复习,而烦恼学过的知识很快遗忘的人。
2.3主要想解决的问题
1)复习的次数和时间间隔;
2)时间有限,该先复习和先学新内容;
3)复习时,应该先复习最近学的知识还是更早所学的;
4)学习过程中,如何将碎片化的知识组织起来,变得系统化;
5)如何利用提问来引导我们阅读书本和理解知识,以及是否有问题模板便于提问;
6)针对考试和使用两种目的的学习,应该各自注重哪个方面,教材如何选择;
7)如何在碎片化时间中依然保证高质量的学习。
三.复习频率
3.1学习过程中的理解与记忆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主要是对所学内容进行类比,归纳和演绎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但理解仅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记忆和练习。少了练习,我们无法顺利使用知识,没有记忆,学了等于白学。
就我而言,记忆是一大难关,因为小时候没有养成复习的习惯,所以总是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然后遗忘之前的知识,直到后期的新知识需要之前的知识作为理解的前提,但我又恰好忘了,于是新知识就无法被理解了,学习也就停滞了。
喜欢学习新知识,是因为新的东西更加鲜活有趣,俗话说喜新厌旧,回顾过去所学的内容,缺少了新鲜感,变成一种枯燥重复的劳动。而且学新知识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好像自己学了很多东西。
然而,必须要认识到和接受一个观点,复习对于学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把学习新知识比喻成追求对象,那么复习就是表白成功后相处和关系的经营。
3.2如何复习
3.2.1复习优先级高于学习新内容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碎片化的今天,我们很难用一个非常详细的固定的时间表,去安排一天的每个时间段该做什么,一是我们自身的惰性会阻碍我们,二是外界环境的干扰。尤其是对强迫症来说,被打断一下真是难受的要死。
所以,在面对复杂环境时,粗放原则会比精细安排包容性更强,更易于调整,以此来降低损失和提升适应性。
任务化加优先级的日程管理模式在现在被许多人采用。
如果一天里学的新知识越多,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同时当天复习上花费的时间也在增加,那么就会出现一天里复习不完所学知识的情况。
这时候就要引入该学习流程的一个重要原则:
复习比学新内容更重要,没有完成复习任务,就不得学习新内容。
该原则的作用是自动平衡学习新知识和复习已学知识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自动调整被打乱的学习计划。
假设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过多,导致今天内无法完成复习任务,那么明天就必须先完成复习任务才能开始学习新内容。
到了明天,能够花在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就减少了,复习当天所学知识的所需时间也会减少。反复循环,直到回归到一天里恰好能完成学习新知识和完成复习的任务。
另外,学习计划突然被打断也是很难受的事。
如果通常在上午学新知识,下午进行复习,而你上午有事不能学习,下午准备学习的时候,就会纠结是学新知识还是进行复习,这时候根据原则,应该先完成复习任务,这样就不用纠结了。然后第二天重新恢复学习。
最后,使用该原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已经具备一定学习习惯,能保证每天能够花至少两个小时用于学习,否则就会出现像常见的死亡背单词循环,永远只背第一个list的单词。
因为照理说,随着复习次数的增多,一个知识点所需复习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这样就不用担心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每天花费在复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以至于无法再学习新知识。
3.2.2利用Anki简化复习过程和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牢牢抓住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查缺补漏,温故而知新。
首先关注复习和记忆,发现有一个难题摆在面前,那就是多久复习一次能够花的时间又少,记得又牢。
艾宾浩斯曲线替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当代关于记忆规律的一项重要成果。虽然它没有说清我们到底是如何记住东西的,但它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记,告诉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复习效果比较好。虽然有一部分人质疑这个曲线,但目前也没人提出更好的办法,甚至目前很多流行的记忆法也都是与艾宾浩斯曲线相结合形成的。
不过,如果自己去给每次学习的知识做好时间标记,然后制定复习时间表,也是巨大的工作量,会消耗不少时间,而且还不太好管理。于是有人结合艾宾浩斯曲线,设计了一款用于记忆软件“Anki”。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把要记的笔记输入到Anki中,并且在输入的过程中,也相当于是一次知识梳理和复习。
具体的使用方法,网络上有很详细的教程,这边就不赘述,下面是我觉得比较适合初使用该软件的人看的教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5202662?from=search&seid=263931472584753772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649355?from=search&seid=2639314725847537727
推荐Anki,是因为它具有艾宾浩斯曲线的算法,可以自动提醒你每天该复习什么内容,就好像使用一款背单词软件一样。如此一来,你就不需要纠结于今天该复习什么的问题
除此以外,还因其对笔记高度自定义化的功能。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人将其记忆库做成不逊色于专门的背单词软件,而重要的是,他能够存放的内容不仅仅是单词,还可以是类似驾考APP那样的题库软件,或是其他任何你想记的东西。
3.2.3优先复习基础知识还是进阶知识
当然,随着学习的延长和深入,已学知识在时间维度上会分化出两种类型,最近学的和很早以前学的。
这时候如果复习的时间有限,那我们应该先复习哪个?最近的,还是更早的?
这个我目前的想法是优先复习最近学习的,因为越早学的知识也就越基础,所谓基础知识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那类知识,也是学习其他更难知识前必须具备的知识,这意味着它们更简单,那么复习起来也会更无聊。
我们学习基础知识的目的,正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更难的知识,假设最近所学的这些更难的知识我们在理解上没有遇到问题,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基础知识还算牢固,所以复习的必要性也就没那么大。同时,新知识的学习中,往往包含着旧知识的运用,换句话来说,有时候所谓的更复杂的知识,其实就是告诉我们那些旧知识的一些不同运用方法,如此一来,会很明显感受到旧知识是否被遗忘。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依次来判断是否需要复习更早的知识。
四.学习时如何组织知识碎片
Anki这个软件的特点是:把知识拆成最小的单位,然后逐个逐个记忆,这时候就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把知识拆成一个个小单位,那么会不会导致过于碎片化,使得学到的东西不成体系。
按理来说,是不用担心这一点的,因为我们生活中去接受各种信息的时候,也是碎片化的接收,然后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结构。
而且,本身使用知识的时候,也不是一次直接使用一大整块,而是先判断当前情况然后选择使用。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在获得知识的时候,都是获得碎片化的东西,而要想使其系统必须要经过反复总结。
4.1关于人如何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想法
该学习流程之所以是半自动化,主要是在复习方面的自动化,而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就好像不同性格的女生具体的追求方式是不同的,没有一个在操作层面上普适的步骤。
所以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还是需要使用智力和动脑的。
虽然在具体层面没有一个固定的操作步骤,但知识这种由人脑加工出来的产物,还是要受到人脑运行规律的限制,也就说不同学科的知识,不同人所具有的知识必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否则这些知识就无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个相似(共)性,这种相似性可能也就是所谓的“逻辑”,经过一定的修饰改造,就可以变成学习不同学科的利器。因为是附加在学习流程上的,而且彼此不完全相同的东西,因此称为插件。
人类是喜欢分类的物种,从最早的什么开天辟地,混到到阴阳,风火雷电水等元素,三界六道等等,人总想着把世界安排的明明白白,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无法理解我们面对的事物以及会感觉特别难受。但是呢,我们又会发现,无论什么学科,总会有些跳出三界不在五行的例外。
往远了说有第一次数学危机,古希腊数学家将数字分为整数和分数,把二者作为有理数就把数字安排的明明白白,之后,突然跳出个√2,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后来的解决办法就是把√2这样的数再分一个类,叫无理数。然后呢,再把有理数和无理数合起来叫实数,后来你懂的,出现了虚数。
往近了说,英语课上单数可数名词变复数可数名词有一套规则,然后出现了大家最讨厌的不规则变化,于是解决办法就是创建一个常见的不规则变化。
为什么会这么多例外呢?最近我才明白《普通心理学》上那句话“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投影”,就好像你的影子不能包含你这人全部的信息,它总是片面的,有所缺失的,那些所缺的部分就是例外。
之所以会这样,如果把人脑比喻成电脑,只能说人脑的配置不够,还有受大脑算法的限制,只能线性的,局部的感知世界,而客观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而如果人如果想要更完整的了解世界,就是把具体的局部的认识组合起来打包成一个更大更抽象的概念,比如,把整数和分数打包成有理数,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打包成实数,再把实数和虚数打包成数。
但越抽象的概念就越难以直接使用。
比如有人问你,什么是数,数有什么用?你是很难做出回答的,这时候你只能把这个大包包拆开,分成小包包拿出来给他看,你可能会这样说:数是由实数和虚数组成的,实数又由有理数的无理数构成,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包含正整数,负整数和0,正整数可以用来表示你拥有东西的量,比如一个苹果,两个苹果,负整数可以用来表示你欠的东西的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越抽象的概念,其所蕴含的内容就越多,但不太容易使用,之所以要抽象出来,是为了压缩信息,方便传播交流和思考复杂问题,但在具体的使用层面上会比较弱。
4.2树杈图和思维导图
4.2.1树杈图
所以说,人对事物的分类行为,既是以此来区别事物,认识事物,进而掌控事物,同时在这个规程中发现其规律。
扯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如果我们要理解别人书写的内容时,要去了解他分类方式,对知识的分类方式又可以称为知识结构。
目前人们对知识结构的呈现,比较流行的是两种图,一种是树杈图,一种是思维导图。
这个树杈图从主干不断进行分支,以此来展现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本质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区别并分类,然后再抽象的过程。
从树杈图的左边往右边看,我们逐渐明白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从右往左,当我们需要表达交流时所要说的话就越少。比如我只是要说“物体的位移”,而不需要说“物体位置的变动”。
而再返回教科书,就会发现,物理书上章的标题可能恰好就包含“运动的物理量”这些字眼。再看节标题和小标题,和具体的名词定义,可能就是按树杈图上所出现的词语,按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对应呈现的。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人的思维方式是局部到整体,具体到抽象,外加线性顺序。也是因为写教材也相当于写文章,作者在写教材前肯定是要列大纲的,这份大纲就反映出作者的知识结构和理解,他在教材的时候,也是按着这份大纲的顺序写的。
你可以尝试把上面那份树杈的图连接线去掉,再把上面的词语随机排列,然后再看看你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比上面那个树杈图层次更丰富内容更复杂的结构图,一看到就想直接晕过去。但其实不必害怕,我之所以在上一段的思维方式中加入线性思维,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无论多复杂的树杈图(知识结构),都不是在一瞬间形成的,比如你可以试试把上面这个树杈图抄一遍看看,你会发现你一开始只能走一条线,所以无论你面对知识结构有多复杂,事实上你每次仅仅需要面对是只有一条线的树杈图,只不过全部画完要多花些时间罢了。
上面所说的这一切,无非是想说明,如何利用教材的目录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使所学的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而不是零零碎碎的。同时你不但获得作者的知识结构,甚至获得了他对该知识讲解方式。
当你觉得学得头晕脑胀,晕头转向,不知道自己在学啥时,不妨倒回去看看目录,看看那些标题,它们就如同地图,指引,路标,可以帮助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前进的路。
我之所以在树杈图上花费大量笔墨,是因为思维导图的实际和树杈图差不多。
我记得在大学的时候研究高效学习方法,现在看来更像是搞笑学习方法。就看到了思维导图还有另外一个,记忆桩(思维宫殿)记忆法,这两个方法初看上去牛的不行,但实际上花里胡哨的成分居多,(关于记忆桩法为什么不那么实用可以看我其他的文章。)
思维导图咋一个看,好像比树杈图炫目得多,然而实际上不过是树杈图的变种。
如果仔细观察上面那个思维导图,会发现它不过是把弹力写在中间,然后把字写在了线的上边,其分支朝向四面八方,最后再加上颜色和图案。
为什么说它是树杈图的变种,这其实也不是我发现的,是那些mindmap软件的作者发现的。
如果你把弹力放在最左边,然后再把它的分支都朝右边捋,之后将线上的字放在线的末端,嗯,你会发现,这就是个树杈图。也就是说,思维导图在对知识结构呈现并没有特别优势。
当然思维导图主打的还是记忆效果,通过丰富的色彩,扭曲的线条,有趣的图案,可以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而人类对生动的东西会更加深刻的印象。不过这个记忆效果在我改信艾宾浩斯曲线后,也就没那么有吸引你了。
值得一提的是,你觉得画这样一份丰富多彩的思维导图得花费多少时间?下面是我大学的时候画的思维导图,还是黑白的,就花了不少时间。
那么麻烦的事,肯定是要用软件搞定啦,于是有人就做了画mindmap的软件,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是软件作者告诉我思维导图是树杈图的变种。
看到没,象征性的画两条曲线,其他和普通的树杈图没什么区别。不过当要放到东西比较多的时候,把核心概念放在中间确实更利于呈现更多信息。
于是mindmap的内涵被拓展为把核心概念放在中间的树杈结构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思维导图由于其呈现方式不像传统树杈图的层次性那么强,所以可以放置多个核心概念,形成发散性思维。
不管怎么说,思维导图最大的缺陷就是用手画花时间,如果用软件来做,可以一张图呈现一本书的主要内容,还是挺吸引人的,嗯,真香。
五.用学科知识分析插件辅助理解和整理知识
5.1越学越不懂,越学越晕怎么办?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能够实际应用,帮助我们达到某个目的,如果无法使用出来,或者不知道可以用在哪些地方,那么心里始终会存有一个疑惑,这个知识我真的学会了吗,乃至于对学习本身产生质疑。
具体的例子就是,有时候学着学着,就感觉越学越不知道在干嘛,感觉当前的知识在脑海中十分模糊。会出现这样的感觉,不单纯是因为无法理解知识,更多时候仅仅是因为忘记知识产生的背景,以及该知识的实际使用场景。许多知识已经是知识的知识,它们往往远离生活场景,于是我们就越难以用生活中积累的概念去理解这些知识。
比如,某个男性为了自己的形象,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高。想让别人觉得自己高,通常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把鞋底增高,一个是骨头增长。如果研究把鞋底增高,可能会慢慢往如何隐蔽和舒适的角度去研究,隐蔽性可能会朝光学,视觉心理学的方向走,光学再朝着波长,折射反射等规律深入,视觉朝着神经科学的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与生活的联系就愈薄弱,可能你经过大量计算,终于明白了光波在某种材料作为介质的折射率,但知道折射率又如何呢?似乎你的人生还是那样。所以折射率不能仅仅是折射率那么简单,要想办法把它和生活联接起来,比如知道了折射率,可以通过控制光源和观察角度,在生活中让这种材料形成一些特别视觉效果之类的,如果这种效果很独特,可以用于时尚设计中,如果能满足一些其他的科学需求,可以辅助其他器件的制造或实验。
因此,就会出现,下列这样的情形:
要想满足目的A,就得解决问题B,想解决问题B,就要回答解决C,这样一直问下去,知道发现答案E,然后逐个往回传递,最终实现目的A。也通过这种方式,将作为答案E的知识,能够和生活联系起来,变得有意义和能理解。
总而言之,就是要把某个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要问出“这个知识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
5.2学习时涉及的通用问题
对于事物的学习,很多时候不需要太过于深入,就足够满足我们的学习目的,对细节过于刨根问底未必,有时候也是一种浪费。
这里对知识进行一个定义,知识是指事物的某些信息。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实际上是了解事物,并能够通过这种了解来达到利用事物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谈学习知识的时候,真正在谈的是:学习某个事物的某个方面的信息。
如果抱着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这样的态度来进行学习,那么对事物的了解大约就只有四个方面。
1)这东西有什么用?学了能干嘛?这个知识产生的背景?(目的)
2)这东西什么样?如何辨认?(识别)
3)这东西怎么用?(例子,习题,练习)
4)这东西为什么有这样的作用/功能/效果?(原理,知识的知识)
如果不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就会出现空有一身力气而无处使,拔剑四顾茫然的情况;
我们无法成为每个领域的专家,但至少要能够辨认出是属于哪个领域的问题,才好找相应的专业人士帮忙解决;
回答第三个问题,就表示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具备专业知识的人;
最后一个问题,往往会将人引向另外一个领域,那个领域就类似于我上面说的用于解决问题B而产生的问题C。如果把问题3比作如何使用工具,那么问题4就是如何设计工具。
我们在了解事物的时候,不必做到以上四个问题都能回答,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学到什么程度,如果是生活中运用,就根据现实情况,如果是考试,就看考试要求和考试大纲。
至于什么时候来问这些问题,或者对谁问这些问题,这个没有固定,最小的可能是学习时碰到的某个事物名词或基本概念,大的可能是一本书拿至于一个学科。
为什么说这些问题是插件呢?因为可以结合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去问一些比较细致的问题,例如,如果学的是偏向实物类的事物,像动植物,机械,化学等等,那么第二个问题可能就变成,这个东西什么形状?什么形态?颜色?气味?触感之类的问题;如果是偏虚拟,概念化的,像语言类的,可以问结构,拼写,词性这类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些具体的问题还是为了实现四个基本问题想达到的目的。如果具体化太麻烦的话,不生成具体模板也没关系。
5.3根据不同学习目的,侧重关注的点,学习材料的选择
5.3.1考试
考试时,对主要关注以下3个方面:
1)针对该知识点所出的题型,题目;(识别)
2)解题步骤(怎么用);
3)易错点
①混淆,辨析
②遗漏
5.3.2实际使用
1)应用场景;(识别)
2)操作步骤;(怎么用)
3)注意事项
①意外情况及应对方案
②检查
5.3.3学习材料的选择
如果是考试,那么学习材料应该优先查看历年真题,考试大纲,先做到对考试范围和难度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尽可能购买较有针对性的辅导书,教材和练习册等。
如果是实际应用,那么就是上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搜索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时候再找相关的书籍加以吸收,以便举一反三。
六.最后
学习是一件复杂的过程,从心理建设,到生理健康,再到选择材料,方法步骤,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缺了哪一个环节效果都会大大折扣。
本流程主要解决的是开始学习后,刚做些什么,碰到一些常见情况的简单处理方案。对于已经开始学习后,计划被打乱,背诵记忆,知识梳理是最让人头疼的事,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流程能够轻松应对这三种问题。
最后,学习最还是盯紧目标,一鼓作气,直接拿下。因为学习无论再怎么有益自身,终究还是和人性(懒惰,贪婪)相违背的,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越有可能受到来自自身的干扰。所以能一科一科学是最好的,尽量也别想着边学边放松享受这样的事,因为享受总是比学习更有诱惑力。最好还是学完一个比较大的阶段后,再适当的放松,然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科目)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