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寻人不遇》读后感

前天午饭后,约朋友喝茶,便散步至高新二路咖啡创业街樊登书店,果然开业了,遂想要上一泡红茶享受下VlP感觉。

服务员说,先生你上次喝的是至尊滇红,今天我们有新上的午子仙亳。好啊,仙毫也不错,其实每次来樊登主要是有什么新书,顺便喝茶聊天。

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寻人不遇》读后感_第1张图片
趁着朋友还没到来,抓紧找几本先翻阅。有点不过瘾,便问朋务员有否散文随笔类的新书,不一会,服务员送来比尔波特的“寻人不遇”。

比尔波特是谁?可能是美籍华人吧,也可能是故弄玄虚取得美国人名字,要不怎么能写出如此流畅的汉语,怎么能有如此深厚的中国国学功底。

再仔细阅读下去,感觉自已全完孤陋寡闻了!

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寻人不遇》读后感_第2张图片
原来比尔·波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 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

1991 年,他又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很难想象一个外国人能够如此被中国的文化吸引、折服,从而做出了最笨拙,却也最契合名士风韵的事情:他为了知道中国还有没有隐士的存在,一路走一路问最后来到终南山中,寻访隐士,写成了《空谷幽兰》。

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寻人不遇》读后感_第3张图片

随后他又做了一件令人折服的事情,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

《寻人不遇》是他朝圣中国古代诗人的一本旅行文集。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热爱,带着从大洋彼岸珍藏的最好的威士忌和酒杯,开始了全新的旅程。

一路上,69岁的比尔沿着黄河、长江,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

在西安时,他在一天内看了王维、杜牧和韦应物的墓:“王维的坟墓,在离西安70公里的一个山里面,现在坟墓不见了,可能是被人平掉了。”

《寻人不遇》再现了中国古代高贵的诗魂。 比尔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热爱,背上行囊,独自一人朝圣那些甚至连国人自己都早已遗忘的古代诗人的坟墓。

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寻人不遇》读后感_第4张图片
中国古诗人的诗名常叫做"寻某某人不遇",唐代诗人贾岛当年,离了那繁华都市,辗转至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去“寻隐者”,结果却徒钦慕而不遇,满腹怅惘。

比尔却幸运得很多,曾有一首诗讲述诗人,摇了一整个晚上的船去找朋友,可是到了朋友家门口,他却不进,回家了。别人问他你为何不进去,诗人说,我去过了,寻找过了,我就满足了。见没见到,这并不重要。”

在济南,比尔寻找了李清照,然后去曹植的坟墓;在开封附近,他寻找阮籍墓的遗址,然后在开封市下面的新郑县找到了欧阳修的坟墓。接着,他去了河南泸州,那里有苏轼的坟墓。随后,他去了洛阳,那里有白居易和李商隐的坟墓。

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寻人不遇》读后感_第5张图片
有时,他会在几天之内遇到数位死后不为人知的诗人。一路行来,有的诗人坟墓已经成为一片玉米地(李商隐),有的甚至只剩一个填着垃圾的大坑(杜牧)……但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当地也许没有什么文化的居民,都没有忘记在他们那里安眠的伟大诗人,向这个外国老头介绍起家乡的诗人来带着一种骨子里的自豪感。

然而,我敬佩的不是比尔波特对中国文化的敬仰,而是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次寻人之旅,更像是他对心中的那些通过诗词想象塑造出来的诗人的再一次具象化,游历山川,探寻古迹,与村叟闲聊,只为了到敬仰的诗人坟前共饮一杯美酒,这个外国老先生行事间已经颇具古代名士之风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疫情禁足隔离期间,我们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身不可以心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最后,祝大家特殊疫情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日快乐!尽快摘下封闭很久的口罩,尽情放飞囚禁太久的灵魂,让灵魂摆渡!


重声明: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何崇秋 2020,5,1于古长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心灵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寻人不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