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高阁后,人间无少年

姓名:王勃

时间:650-676年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爱好:学医

家庭关系:爷爷王通,隋朝教育家、思想家

荣誉:初唐偶像组合J4成员、国家划船失败运动员

专辑:《王子安集》

代表作:《滕王阁序》

名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社会履历:

六岁作诗。

九岁撰写《指瑕》十卷。

十岁饱览六经。

十二岁至十四岁,跟随曹元学医。

十六岁中举,授职朝散郎。

十七岁C位出道,加入“四杰”组合。

十八岁著《斗鸡赋》,被贬。

二十七岁著传世经典《滕王阁序》,卒。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自幼聪明好学。

他六岁时,便能作文作赋。

他九岁时,便著有《指瑕》十卷,指出汉学大师颜师古所著《汉书》中的错误。

他十岁时,便饱览六经。

十三岁时,他跟随父亲去了洛阳。

东都洛阳的繁华,一点儿不输长安。

每天,他都要到街上乱逛,看到什么新鲜事物,便跟人打听,非要弄个明白。

这一天,他在西街口看到一群人正围着一位白发老者。

这种老者,在唐代是非常多见的。

很多不出世的人物,都是以这种装束出现的。

比如说精于相术的袁天罡、有活神仙之称的孙思邈,以及传奇中描述的有御风而行的各种老神仙等。

年轻好奇的王勃立刻拨开人群走了进去,这才发现,原来这位老者在街心支了个虎撑,正在给把脉。

老者在给人看病的时候,闭着眼睛,并没有去看病人的神色,却将病情病症说得很准。

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老神仙?

王勃向围观的人群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位老者叫做曹元,当时著名的神医,据说一直隐居终南山中,采药为生,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来到了洛阳城,在街心随便支了个摊子,替人看病。

短短几天,凭借着精湛的医术,治好了很多人。

曹元在街口替人瞧了一天的病人,王勃居然也在一旁认认真真地看了一整天。

天渐渐地黑了。

看病的人都走了,曹元才注意到还有一个小孩子在旁边。

他笑了笑,和蔼地对王勃说:“小朋友,你要看病吗,还是家里有人要看病?”

当时,王勃的目前因为游历慈恩寺时,偶感风寒,有些咳嗽,伴着畏寒、发热、气促等症状。

家里也请了几位大夫,用了苇茎汤、白虎汤等药方,全然不见效。

王勃将母亲的症状向曹元描述了一番。

曹元听后,微微思考了一下,便道:“取鱼腥草、鲜芦根,煎水服用,三天自有见效。”

王勃拜谢。

回去之后,王勃吩咐家人,按照曹元的药方煎药。

服用后,病势果然好转。

王勃立刻前往西街,向曹元当面拜谢。

他冲着曹元深深一躬,道:“先生高义,小子万般言辞,不足以拜谢。”

曹元略略摆了摆手。

王勃又道:“人子不可不知医,知医者,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曹元道:“好一个王子安,果然非同一般。你小小年纪,诗书意境却高于很多人,老夫极为欣赏。”

原来,曹元也爱好文学,他听说过王勃的才名,也曾经看过王勃的诗文。

“自古以来,文学与医学是一脉相通,先生若不嫌弃,小子愿拜先生为师。”王勃说着,就起身下拜。

“不敢,不敢。”曹元连忙将王勃扶起。

王勃一再坚持。

曹元见王勃年轻好学,聪明勤奋,态度诚恳,心中有意收他为徒,但又有些但又,便拍了拍王勃的脑袋,说:“子安,学医可是要吃很多苦的,这不是你这样的小孩子能做的事,赶紧回家吧。”

说完,曹元便收起虎撑,背上药箱离开了。

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曹元并没有将王勃的话放在心上。

没想到,到了第二天,他看见王勃一早就等待自己昨天看诊的地方了。

这次,王勃又是一天没回家,认真地看着他给人治病。

同时,他还问了一些药理和病症方面的问题。

他还勤快地帮着跑前跑后。

就这样,过去了半个月,王勃每天一大早上都在街边早早地等着曹元的到来,同时帮他忙活各种跑腿卖茶买饭送药的杂事。

他学医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

看到王勃如此认真,曹元觉得这孩子真是想学医。

而且,他也觉得,自己是该收一个这样好学的徒弟来继承自己的衣钵了。

终于有一天,曹元在替人瞧完病之后,让王勃带着他去见他的父亲。

王勃的父亲王福,时任太常博士,生有五子,分别是王勔、王勮、王勃、王助、王劼、王劝。

王勃是三子。

按照平常人家的传统,王勃应该是最易被忽视的那个。

但是,王勃却凭着聪明才智,成为最为受宠的那个。

有一天,王福问几个儿子:“你们的名字里面,都有一个‘力’字,知道为什么吗?”

老大王勔说:“是为了统一好看。”

王福畴摇了摇头,面带不悦。

其他几个弟兄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这时,王勃站出来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您是要我们什么时候都要有同情心,想着那些劳力的民众,不要以君子自居吧?”

听到这个答案,王福畴不由得点头击掌,开怀大笑。

他对于这个聪慧的儿子,不偏爱都不行。

高宗麟得元年(664)仲秋,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

小小年纪的王勃便上书刘右相,反对讨伐高丽。

“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帝卒。警烽走传,骇秦洛之氓;飞刍挽粟,竭淮海之费”。

王勃的上书,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不满情绪。

刘祥道看后,十分惊讶,赞王勃为“神童”,并上书表举荐。

后来,哥哥王勔、王勮,都考中了进士,做了官。

王勃与王勔、王勮被王福的朋友杜易称为王氏“三株树”。

王助、王颉长大大,也都有文名,“三株树”又变成了“五株树”。

当然,这都是后话。

当曹元去拜见王福的时候,王福先是有疑虑。

但是,在王勃的恳求下,他最终还是答应了王勃跟着曹元出去见见世面的要求。

经过王福的同意后,曹元便决定收下这个徒弟,带他进终南山学艺去了。

真正学医之后,王勃才知道这一行的辛苦。

他跟着曹元到了终南山,每天都要跟着他上山采药。

哪里的山高,就往哪里去。

哪里的林深,就去哪里。

有时候,走的远了,当天不能回去,就呆在山林树上或者山洞里过夜。

山林里经常有野兽出没,很是危险。

而且上山采药还不能按时吃饭。

有时为了果腹,两人只能在山里吃那些野果,或者直接打些野味来吃。

然而,从小生活优渥的王勃,并没有被这种艰苦的条件吓到。

他学医的热情战胜了一切。

每天行走在山林野地,风里来雨里去,乐此不疲。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王勃除了专研文学之外,还潜心攻读医学,撰写了《医语撰要》,并为世人难以读懂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作了注释,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

后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写有“事长安曹元有秘方,勃尽得其数”,记下了这一史实。

遗憾的是,王勃后去交趾探父,渡南海溺水受惊而死,使《医语撰要》未能像《王子安集》流传下来,否则,他在医药研究方面必有建树。



雄劲的三秦之地,拱卫着雄伟的长安城,透过那重重风云烟雾,遥望着蜀中五个渡口。

历经沧桑的我们,在宦海中起起伏伏,浩渺不定,此时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

人生于世上,还好有你这个知己,今日暂且别离,纵使他日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心相系,情常在,今生今世,来生来世,永生永世,我们永远是兄弟,兄弟,别哭泣。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堪称唐朝版的《友谊之光》。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这样一个场面:

长安城外,一群别离的人群,王勃举着酒杯,周围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潇洒地唱着这首刚刚出炉的诗,一遍又一遍的。

酒杯空了,再次斟满。

嗓子哑了,告别的歌曲还在一遍又一遍地唱。

——为别离,为相聚,为美好的往昔。

写这首诗的时候,是王勃科考及第的第二年。

他被授予朝散郎,是朝廷中年纪最轻的官员。

他与一位姓杜的县尉交好。

历史中没有关于这位姓杜的少府的详细资料。两人同桌而食,同榻而眠。

后来,杜少府收到朝廷调令,要去遥远的蜀州任职了。

王勃不舍,和平日里交好的朋友们前去送别。

时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繁花似锦。

王勃在城外十里长亭,摆下宴席。

古时,交通不便,长安与书中间隔着千里。

不仅路途遥远,中间道路非常崎岖。此时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间。

而杜少府一想到即将远离长安城的朋友和亲人,也非常难受,眼角隐隐出现了泪光。

酒宴上的气氛,一时间变得很是低沉。

为了不让气氛过于悲伤,王勃站了起来,端着酒杯,故作潇洒地说道:“各位兄弟,杜兄此次前往蜀州任职,正是施展抱负的好时机。今日,我们不要多愁善感,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大家一起为杜兄他日的万里前程干杯。日后飞黄腾达之日,也好让杜兄照拂一二。”

说着,先干为敬。

大家连连称是。

见大家如此热情,杜少甫连连道谢,跟着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酒席上的气氛跟着活跃起来。

一位友人笑着说,“子安,你的诗名遍传长安。今日这样的场合,你为何不写首诗赠与杜少甫呢?正好,帝都的几位佳人都在,正好谱了曲子,吟唱一番。”

众人纷纷称是。

王勃笑着说,“送给杜兄的诗,我早已打好腹稿。既然诸位现在问到了,那我就献丑了,麻烦这位佳人帮忙研磨。

长安城里最红的那位歌姬命奴婢将宣纸铺展开,亲自研磨伺候。

王勃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提起狼毫笔,左手挽着衣袖,先是蘸了蘸墨,便开始写了起来。

先完成的,便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

这两句,是一副工整漂亮的对仗,让人眼前一亮。

短短十个字,气势逼人:长安城宏伟的城墙,在三秦平原的拱卫下,巍峨壮观。于城楼上遥望,仿佛可以看见险峻的巴山蜀水。虽然烟雾浩渺,犹如别离的心情。

特别是一个“望”字,拉近了长安与蜀中的距离,提升了诗的意境,也为后面的“天涯若比邻”埋下了伏笔。

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王勃又写道:“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四句刚写罢,在场的有人便忍不住大声叫好。

这四句立意高远,意气风发,将天下所有离别时的伤感都一洗而空了。

身在官场,如在海上。万里飘蓬,背井离乡,本是平常之事。

宽慰中,带着不舍的深情,有伤感,却不悲凉,充满着兄弟之间的关怀。

但笔锋一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却让全诗的意境得到升华。

知人容易知心难,人生难得有知己。只要能心意相通,心灵共鸣,那么天涯海角仍似相聚一方。乐观向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广阔的诗境中不可自拔的时候,王勃又写出了全诗的最后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读着王勃的这首诗,大家都爽朗的笑了起来。

而身旁伺候的歌姬也早就被这诗境感染。

很快谱好了曲子,在筝和琵琶的伴奏下,吟唱起来。

歌声中,杜少府踏上征程,不再伤感,充满着他日再相逢的期待。

后来,王勃的这首诗被公认为是唐代著名的送别诗作之一。

杜少府到了蜀州,有了很大的作为,但留在长安的王勃,官场却渐渐黯淡。

他先是投效在沛王李贤手下,担任修撰之职。

王勃以玩笑的口吻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讨伐英王鸡,以此为沛王鸡助兴。

但是,这篇檄文却传到了唐高宗李治手里。

李治看后大怒,认为王勃故意挑逗二王,便命人将他逐出了沛王府。

失势后的王勃,到虢州担任参军。

期间,他又藏匿了官奴曹达,后来怕走漏风声,又将曹达杀死,因此犯了死罪。

但幸亏遇大赦,死罪改成三年有期徒刑,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这件事情,也连累了他的父亲王福畴。

王福畴从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远谪到南荒之外。

出狱之后,怀着羞愧和自责的王勃,南下去探望自己的父亲。

路过洪州时,正逢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并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

阎都督与王勃父亲是旧相识,于是也就邀请了王勃陪坐。

席间,阎某为了让自己的女婿出风头,想让他写一篇歌颂滕王阁的赋。

他假意请王勃先来,谁知王勃不推辞直接作赋,写下了极富盛名的《滕王阁序》。

后来,王勃来到了父亲王福畴贬谪的地方,见到了生活窘困的父亲,内心凄凉。

不久,他便辞别父亲踏上了归途,在途中溺水而亡。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勃:滕王高阁后,人间无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