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浮华背后

——看儒家文化的历史嬗变与国民的精神解构(先秦肇基)

前言

当今的中国社会,科学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人们在享受科技文明给我们带来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普遍感到精神世界的荒芜和情感世界的空虚,个人幸福感和社会满意度极度缺失,人们变得十分浮躁和焦虑,以至人际关系交往紧张,缺乏社会安全感,道德底线屡被洞穿,暴力事件一再频发。曾几何时,一个有着古老历史传承的人类文明大国,有着灿若繁星的思想先哲的文化大国,有着诸子百家孔孟之道诗礼传家历代帝王倡导以孝义治天下的礼仪之邦,时至今日,竟然落得国民精神萎靡不振奄奄一息,甚或陷入迷茫,颓唐,堕落的泥沼。难道真是“竟渐渐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了吗?《红楼梦•第一回》

国民精神的全面崩溃与道德水准的倒退,这已经演变成一个不容忽视,十分值得探讨和引发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一种不容回避和日益突出的社会现象。这些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发生了的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例,恕我不一一举例,在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只要去关注,一定是目所睹,有耳皆闻的。本人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研究这类课题的专家。也无意于去总结经验教训,给社会开出一剂预防矫正的良方,那是相关专家学者官僚等“肉食者”不可推卸的现实责任和时代使命,我不能鸠占鹊巢地去抢他们的饭碗,况自忖也没有那个能力和权力。

我仅从统治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占据主流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传统儒家,他们的哲学思想,治国理念和国民的精神构建和演变,根据个人的知识体会和社会体验,作一次寻幽探秘和所谓的解构。有人会问,影响国民精神世界构建的有诸子百家,比如相对重要的道家,法家。我认为,先秦时期是诸子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自由的黄金时期,儒家思想和社会地位,虽然还不是当时社会各阶层认同的主流思想。但为即将到来的皇权极权社会,秦汉统一政治格局下,大一统思想的形成,皇权政治的延续性,兼收并蓄的能力和对皇权影响力的,儒家无疑是唯一贯穿人类文明社会始终的。

现在,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追溯到历史长河的源头深处,走进始祖和先贤为我们构建的民族精神殿堂,去跟随他们的思想精髓和脚步,一步步走向现在,和未来。

本人将从先秦肇基,汉唐盛世,宋明理学,清民更迭,现代迷途,这五个章节来一一厘清,儒家思想文化嬗变和国民精神建构之间的关系。

这里不作儒学是否是封建历史残余和封建思想糟粕的辩论,只是本着文化哲学史的发展嬗变历史脉络,来进行的学术交流。鉴于本人学识所限,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第一章  先秦肇基

首先从社会发展历史来看,过去的传统社会形态是农耕化农业社会模式。在“小国寡民”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民囿于交通、科技、经济、文化等条件的限制,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空间十分有限。学术知识的传播,主要靠讲学和游学的方式完成。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封建制度的日臻成熟,士大夫贵族和平民阶层中的精英知识分子,他们精研于某一种领域内的学识和思想,或开山立派收徒讲学,或著书立说,或身体力行。或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中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涌现出儒,道,法,墨,名,杂,农,纵横,阴阳等派别,形成诸子并出,百家争鸣空前繁荣昌盛的文化现象。《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灿若星辰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军事艺术家,人才辈出,光耀千古,炫极一时。其中,尤其以儒家思想和文化,贯穿并影响中国历史社会二千余年,对国民精神世界和文化人格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追溯到尧舜禹上古时期,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基本上是个传说时代。除了儒家典籍连篇累牍的童话般笔触的描写,从现有考古和出土文物来看,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实物佐证。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中国人类社会的原始社会末期。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原始先民们靠采集,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小范围的畜牧和种植已经出现。劳动工具的大量制造和规模使用还没有普遍形成,宗教文化科技等上层建筑还处于萌芽期。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结绳记事。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战争以部落融合结束。部落大联盟逐渐形成,国家形态初露端倪,文明的曙光崭露头角。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蓝图。同时,这也是被孔孟儒家所倍受推崇的尧舜禹三代,上古时期的“大同世界”社会景象。在儒家思想意识中,这种自然和谐人人和平友好相处,温情脉脉的时代,简直就是理想中的“王道乐土”,成为儒家信徒们长久以来的治国理想。这段历史时期,也被某些社会学家称为“原始共产社会”,其实在学界这种论断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谬误。暂不赘述。

夏商周(西周)是信史阶段。但目前学术界对夏朝的是否存在,还有争议,本文不述,仍采信于国史的断代法。夏朝和商朝是“王权统治”的奴隶制社会,这个没有争议。文字,城市,国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文明发展的历史轨道。这时,除了贵族统治阶级,就是少量的平民和大量的奴隶。著名的“井田制”就是奴隶制王权统治的象征。“井田”一词 ,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诗经•小雅•北山》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地人民,山川河流,池台园囿等都归国王及贵族所有。统治阶级荒淫无道,对人民的压榨和剥削十分残酷,甚至于奴隶们发出了要与之决裂的誓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

在奴隶制社会里,只有奴隶主阶级的惨无人道的统治,奴隶没有基本的生存权利和自由。人们处在痛苦的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苦难深重的被剥削被压迫者。

周朝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王朝的开始的,周王室的王权统治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成熟的高度。整部《诗经》描述的就是这种奴隶制末期,封建王权统治下的社会整体风貌,这种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尊王攘夷,军事上戮力王室的社会面貌,极受儒家推崇,故《诗经》被列为儒家十三经,成为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西周是奴隶制走向封建社会的重要过度时期,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封建主也是奴隶主的周王室,在整个社会处于金字塔的最顶端。其下有卿大夫家臣和士,他们一起构成统治地位的贵族。处于金字塔底层的,平民和奴隶的数量发生了悄悄的变化,就是自由平民人数占据了社会的大多数。究其原因,当然是农耕文明的飞速发展,需要更多有一定自由身份的平民作为社会劳动力。

东周分由春秋战国两段时期构成。春秋时期,经济形态最具奴隶制和封建王权象征意义的,就是“井田制”。带有深刻封建宗法制度文化色彩的儒家重要文献《周礼》及其他文化典籍,经过孔子及弟子的增删修改,以封建宗法制度为核心,成为整个社会奉行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的圭臬。奠定和影响了国人二千多年的基本道德准则,和社会行为规范。如君子五德,忠孝节义,乱臣贼子,修齐治平,君子慎独,亲亲睦族,三纲八目,宗族传承,典章制度等等,这些重要哲学概念和社会伦理规则,国民的精神世界的初始建构,由此肇基。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治世思想,是一直主张“世界大同”的理想模式。什么叫大同?

来看看儒家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所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简而言之,就是国家领袖(这里指三代那样的部落首领)要经过众人推选,以天下为公器,要才德服众讲信用,明订法典,秉持睦邻友好的邦交政策,不能贪婪好战,要爱民如子,教化人民,摈弃私欲。自然会构建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化的和谐社会。

汤武“革命”和其后的“禅让”闹剧

什么叫“革命”?说白了,就是臣子以下犯上,通过“造反”推翻原主子的政权。那有人要问了,你说儒家竭力维护宗法制度的《周礼》,不是一直是反对和诅咒“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的吗?怎么把作为臣下的商汤和周武王,领兵造夏桀和殷纣的反,推翻了他们的统治,还叫做“革命”呢?历史上还理直气壮的叫“周革殷命”。

看看儒家典籍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吧。《易经》的微言大义说得深邃经典:“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说成汤周武造反,是天经地义的合理,因为他们的行为上合乎上天的指示,下顺应普天之下人民的心愿。

《论语•宪问》,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国家政治清明,要言行举止正直无私。国家政治混乱,举止正直但言语要谦逊。就是暴君无道,你得装孙子。反正对这个命题,孔子说的含混不清。

但这个反造的好。因为替代暴虐的夏桀与商纣的,可是英明神武,上天所选的成汤和周武王啊。其实这个“革命”是个二难性的假命题。今天他暴虐无道,你可以理直气壮的去革他的命。如果明天你也继续步他后尘,是不是也允许别的人来“革”了你的命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也显然,儒家至圣先师的孔子,在这个问题上,有他独立的思考。我想,在对所谓的“汤武革命”是否正义性或者必要性上,孔子是持否定态度的。首先通篇论语是没有提到过他对“汤武革命”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做出任何评论的只言片语。其次,他对周始祖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侍殷。”《论语•泰伯》是大加赞扬和肯定的。加之他连鲁囯季孙氏“八佾舞于庭”都不能接受,“是可忍,孰不可忍?”。何况扯旗造反的“乱臣贼子”?所以,我认为孔子一定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个“革命”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的争论,历朝历代的士大夫的争论声音,从来就没有断绝过,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都革了人家清廷的命了,还在进行“名实”之争。其实一句话,争论的背后,其实就是“道统”二字。即通过造反行动得来的政权,统治阶级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之争。所以,为避免这个争论不休的二难性假命题,历代野心家和阴谋家,篡位者,往往搞什么“禅让”的戏码。虚伪到可笑。你都把刀架在人家脖子上了,还说人家让贤给你,还假惺惺的搞三辞之礼。然后才登,拜,受。如后之莽篡汉,曹篡汉,司马篡魏,刘宋篡晋,各朝各代,等等历史丑闻闹剧,相继上演。后文赘述,此处不表。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社会财富的普遍丰富,新兴地主阶级的勃然兴起,社会等级的森严壁垒,造成阶级矛盾与日俱增,诸侯争霸,互相攻伐。天下陷入长时期的兼并战争阶段。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就是有阶级的,有阶级就有阶级矛盾。

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旧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原因还是因为农耕技术变革,带来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受到落后的政治制度的限制。“废井田,开阡陌”是这一时期阶级斗争最响亮的口号。

自周平王迁都以来,周王室对各分封诸侯的实际控制能力,已名存实亡。各诸侯互相攻伐,卿士大夫争相弑君自立,乱臣贼子层出不穷。儒家“王道乐土”般的理想社会,遭到彻底的摧毁。“以下犯上”,“以强国吞并弱国”的不义之战延绵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鲁囯的大夫季氏搞了一套天子才有资格观赏的乐舞,“八佾舞于庭”。孔子怒怼季氏,“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认为这是对周礼的僭越,是“犯上作乱”的不臣之心。哀叹,“礼崩乐坏”了。《论语•八佾》

孔子是周礼坚定的拥护者和践行者,在礼崩乐坏的封禁宗法制度走向坍塌的末期,他也是位可敬的殉道者。但这根本丝毫无损于他作为构建二千年国民精神世界伟大精神文明导师的独特历史地位。

基于战国以来,以封建宗法制度为核心形成的儒家思想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规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冲击,随之而来的儒家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孟子的学说主张。一方面维持孔子的学术主张,继续推行三代以来“小国寡民”,“内圣外王”,“王道乐土”的治国理想。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在封建地主的层层剥削压榨之下,人民生活的困苦。提醒国君善待百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警告统治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尽心章句下》。还怒斥昏庸贪婪,横征暴敛的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梁惠王上》同时,孟子对广大劳动人民也投注了温情的目光,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温饱。“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尽心上》

孟子是具有民本主义思想的儒家学者和思想家。也是将政治理想和民生疾苦相结合,以此调和阶级矛盾日益严重激化的政治家。

其他著名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还有很多,比如子张,荀子等。但从思想影响力和历史学术地位来看,孔子和孟子,无疑是先秦时期,儒家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二千年以来,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的新儒家各个学派共同推崇的先贤。

先秦儒家的经典著作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尚书》,《周礼》,《易》,《春秋》,等等为代表。是一座取之不尽的思想文化宝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儒家文化倡导的“内圣外王”,“君子比徳”,“仁民爱物”,“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亲亲睦族”,“修齐治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子和而不同”,“中庸之道”等等哲学思想主张,无不成为二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民族思想智慧和文化精神内核,也成为这个民族共同遵循的社会伦理秩序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总结。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为后续即将到来的秦的国家统一,汉朝的兴起,以至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的建立,汉民族国民精神的凝聚融合和思想文化认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的浮华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