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行仁,方能成圣——论语解读之子贡问仁

6.29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仁。说,如果能广泛地施惠于民并且能赈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仁人了吗?

孔子说:子贡,你问的那个仁,尧舜也没办到!他们算是圣人了,但要平治天下,让人民生活富足,实现《礼记》里大同社会的标准。这标准,尧舜也没达到啊!

怎么要求自己呢?孔子就给出了方法论。

“仁”,就是你怎么对待你身边的人。“能近取譬”,“譬”,譬如;“近”,就是我自己。别人就譬如我一样,我想要的,也是别人想要的,那我就要帮他。我想得到的,也帮助别人得到;我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

所以儒家的仁,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

日更演讲,成就梦想。

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

越付出,越富有。

昨天我们讲到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那就是中庸,更新了很多人心中的认知。通过这一讲,大家知道中庸不是平庸。

那中庸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表现呢?

第一,永远不要离开常识,就是让我们遵循那些简单,平常的道理。

第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分毫不差,恰到好处,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完美啦。

特别提到一点,就是情绪管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绪一直都能把控的很好,不过分。

第三,就是讲中庸之道治天下,能够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不走极端。

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讲的内容,今天我们来学《雍也篇》的最后一章。这一章也是一个对话。主人公是子贡和孔子这一对师徒。

说起子贡,大家都知道,他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一直跟随着孔子,从来不离不弃,在孔门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这个人不但有才华,而且有创富能力,特别认同孔子,并且愿意做好事,是一个非常追求思想境界的人。

前面曾经提到过,他多次向老师请教:我是不是君子啊等等,其实就是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今天他又提了一个问题,那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

我们先来看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就是说子贡又一次问说,如果我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并且能够赈济大众,能不能算是仁,达到仁的标准没有?

子贡为什么敢于问这个话呢?

就是因为子贡有资本。什么资本?我和大家讲过,子贡是孔子学生中的儒商的鼻祖,他善于经商,家资巨富,富可敌国。所以他才敢说这个话。

孔子听了以后,有没有反驳他呢?没有,其实从心里来讲,孔子认为子贡说的有点儿大,有一点点不够切现实,但他这次不像以前,直接否定他。孔子说:那岂止是仁啊,简直就达到了圣的标准!

大家知道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道德,孔子一生都在追求仁。那这样说是不是圣比仁更高呢?

其实不是的。这是不同角度来衡量的,就是你施行了仁以后,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标准,圣是仁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你只有能够做到仁,才能成圣。

仁,是人人可为的,人人都可以做这一点,但能不能达到圣的境界那就两论了,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仁要有德,还要有位,仁道大成,方可称圣。

仁,是发心,发愿,践行,修身,齐家,推己及人。这就是我们从小事开始做,有这种愿望。

️圣呢,就是已经完成了,治国、平天下都做到了,那才叫圣。

孔子说:子贡,你刚才说的这个比圣人还圣人。即便是当时的当权者,中国古代的最有名的人物尧和舜,他们有这个心,也有这个地位(都是帝王嘛,统帅天下),他们都做不到。意思其实就是说子贡有一点好高骛远了。

那什么是好高骛远啊?就是说刚才子贡提的,相当于儒家《礼记》里所讲的大同社会了。

那什么是大同社会呢?“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能够选取有品德的还有能力的人出来做官,大家讲究信誉,互相友好,相处和睦。

他不单是对自己亲人好,也不单对自己的孩子好,还能够推己及人,让老人能够安心地安享晚年,让青壮年能够有工作干,各尽其才,各尽其力。让孩子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

让鳏寡孤独和残疾者皆有所养。鳏、寡、孤、独分别是什么呢?丧妻叫鳏,丧夫叫寡。幼年丧父叫孤,老而无子叫独。大家要知道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鳏寡孤独以及残疾人,都能够好好的生活。

男人在这个社会上能够大展其才,女人都能够有好归属,,嫁个好人家。

这就是大同社会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尧舜都没有达到啊!子贡,你行吗?他没说。子贡是聪明人,他当然会明白的。

可以说,儒家的这种大同社会的标准是我们仁人志士,特别是圣贤们都一直追求的目标,就像我们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样的道理。

有没有达到呢?目前还没有达到。要不要追求呢?要追求!

但是只是这样说是不行的,怎么办呢?孔夫子就给出了方法论,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这里大家要明白,儒家思想,这个“儒”字就是一个人,加上一个需,就是人人需要它,它首先考虑的是人性。

怎么样了解人性啊?

其实很简单,主要看自己,你自己有什么要求和愿望,那你考虑推己及人,别人也差不多。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仁,就是你怎么对待你身边的人。

能近取譬,譬如。就是我自己能从自己身上发掘自己的需求,想别人就像想自己。我想要的是不是别人也想要呢?那我就要去帮他。

我想得到的,别人是不是也想得到呢?那我就去帮他得到。所以儒家的人,他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也就是说我不想遭遇的,我也不想让别人遭遇,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恕道,以前我们讲过,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后来和其他师兄弟解释说,很简单两个字,一个是忠,一个是恕,这里的“恕”其实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老夫子说,我们有远大的理想是好的,但做事要从脚下起步。切切实实的做好自己,然后惠及身边的人。

我们能力越来越大,就会逐步地惠及更多的人。

其实这里面也就是讲的我们平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又分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先让自己强大起来,然后让你的亲人、让你的孩子都好起来,再一步步的推广,扩大影响面。

再换个角度来说一下。子贡刚开始说的,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实就是在为社会做福利。

那中国古代社会有没有社会福利呢?好像听到的不多,其实是有的。都是什么人在做呢?一般以个人的形式出现,比如说过去有很多善人。

所谓的善人,就是他本身有财产、有地位、有土地、有能力。

在灾荒的年代或者在平常的时候,他们会尽可能的去帮助别人。比如在平常的时候他们会烧茶,放个茶盘,方便过往的人渴了,可以喝杯水解渴,这些是不要钱的。

碰上灾荒年代,很多人没饭吃,有的大户人家善人,他就会赈济灾民,设个粥场,去熬多少粥,能帮多少人就帮多少人。

为什么这么做呢?一个是这也是仁的表现,另外一个就是中国人他是很讲究的。我们中国人是“儒、释、道”三家都信,讲究积阴德,这样做可以荫及后代子孙。就像了凡四训一样,大家可以再回顾一下《了凡四训》。

子贡能讲这句话,也是因为他有这个资格,他和颜回不一样。颜回想讲有点困难,因为颜回本身很贫,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物质条件不具备,但子贡可以。

谈到儒家思想,我们再对比一下其他两家思想,杨朱思想和墨家思想。

杨朱思想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分支,它讲究“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就是它只讲自己的利益,你让我把拔一根毛对别人有帮助,对不起,我不干,我也不用你,你也不用我,纯粹的个人主义,能不能行得通啊?肯定是行不通的。

在这个社会上,你不和别人发生关系,发生价值交换,你怎么生存呢?一看就是谬误。

墨家思想我们也多次提到,近来墨家思想有所抬头,很多人对墨子非常推崇。

但实际上呢,墨家思想就是博爱,“摩顶放踵以利天下”。

只有天下没有自己,这样对不对啊?孔子说,这样其实也是是不对的。

孔子,儒家思想其实是最接近普通老百姓的思想,可以说是最了解人性的。

就是说我们要保留适度的自私,慢慢的扩充,推己及人,我有饭吃才想到你要饭吃,分点给你,我们两个有饭吃才分给第三个,然后三个有饭吃,我们再推给更多的人。

而不是一张口,我就让天下人都怎么样,很难做到。需要精进你的品德以及社会地位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总而言之,孔子说的意思是我们要胸怀大志,还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

不要老想着大事,不做小事,老想着别人,不想着自己的亲人,要由近及远。

好啦,时间也到了,今天这一章就解读到这里了。从明天开始,我们解读论语第七篇《述而篇》。

述而篇的第一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谁呢?彭祖。到底这里面有什么故事?我们明天再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6.30行仁,方能成圣——论语解读之子贡问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