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1张图片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2张图片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3张图片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尽管这本小说已经离它首次出版有120多年,但是其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悲剧性的故事情节仍然吸引着一代一代的读者,成为文学史上光辉闪耀的瑰宝,极具可读性和欣赏性。这本小说的主人公为一位单纯善良的乡村姑娘苔丝,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由于父亲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家族可能是某个贵族的后裔,于是有了“攀亲”的念头,接着又有了苔丝和亚雷的相识,以及被后者诱奸而失去贞操的悲剧。苔丝在毅然离开亚雷后,和牧师的儿子安吉尔相爱,她本着一颗真诚的心在新婚之前向自己的爱人坦白自己不堪的过去,可是并没有得到对方的谅解,反而遭到对方无情的遗弃。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4张图片

之后安吉尔在离开苔丝独处异国一段时间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定返回英国,却发现苔丝由于家庭的窘境再次和亚雷一起。苔丝知道自己爱人的归来后,想到亚雷带给自己的种种磨难和痛苦,义无反顾的亲手杀死了亚雷,并回到了安吉尔的身边,两人开始了逃亡的生活,不过苔丝最后还是被抓住了,并处以了死刑。

《德伯家的苔丝》的副标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苔丝的认可态度。对于苔丝,作者是满怀同情的,他并不因为苔丝“失节”而责怪她不贞,也不因为苔丝杀了亚雷而指责她残忍。在他看来,苔丝走上这条路,全是社会造成的。苔丝是无辜的、清白的,是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造成了她家的贫困,是恶少的侮辱造成了她的失身,是虚伪的道德观念和习俗偏见造成了她的被遗弃,并把她逼上了绝路。100多年过去了,女主人公苔丝的形象也早已树立在世界文学画廊之中,成为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5张图片

哈代以充满感情的笔触鲜明生动地塑造了苔丝这样一个纯朴美丽而又一生不幸的农村姑娘形象。纵观苔丝悲惨的一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她是被道德、反动宗教和资产阶级法律扼杀的,她的悲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苔丝容貌美丽,毫无心机,待人诚恳,做事勤勉。可就因为她惨遭强暴失身,竟被世俗偏见视为淫妇。相反,摧残她的贵族恶棍亚雷却因为有财有势而逍遥自在,之后还摇身一变成为牧师。

非但如此,当了牧师的亚雷甚至厚颜无耻地反诬苔丝的美貌使他不能自持,无法信仰上帝、皈依宗教。亚雷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代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财富和罪恶。作者在小说中写出苔丝对他的仇恨和斗争,客观上揭示了两个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作者对传统习俗和反动宗教的虚伪悖理所进行的抨击讽刺是极其有力的。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6张图片

造成苔丝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安吉尔所代表的资产阶级虚伪道德。安吉尔对苔丝精神上的打击甚于亚雷,并且由于他冷酷无情地抛弃了苔丝,迫使她再次投入火坑。其实,安吉尔作为具有“自由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当时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他不顾家庭、社会的压力,不当牧师,自由地选择了自己的前途,要“为人民服务”,他厌恶城市的资产阶级的“文明”生活,来到农民中间,接受了一些劳动人民的影响。

读了这本小说的人都会对苔丝的命运唏嘘不已,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不能享有应得的权利,反而需要履行更多的义务,背负更多的压力。所以说苔丝的悲剧是当时以男权为中心社会下的必然产物。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7张图片

苔丝本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女人,她应该有她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安排,可以去实现自身的理想。但美好的生活却被两个男人给打破。首先是纨绔子弟亚雷,亚雷被苔丝的美貌所倾倒,想拥有苔丝,苔丝本可以像一些现实的女孩那样嫁给亚雷,过上富裕的生活。但她不喜欢亚雷,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爱情,毅然远走他乡,去做繁重的体力活。另一个男人就是安吉尔,苔丝碰到安吉尔后,以为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爱情,以致在新婚之夜将自己失身之事告知安吉尔。她的初衷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安吉尔,希望能得到安吉尔的谅解。然而,安吉尔却无情地抛弃了她,远走巴西,从此音信全无。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8张图片

英国历史上的维多利亚时期是资本主义表面上繁荣的时期,虽然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建树,但封建残余仍在,虚伪道德大行其道,尤其是性道德。此时期对女性的压迫胜过其他任何时期,女性的贞操被看作是评价女性道德善恶的终极标准,无论你是多么纯洁高尚,一旦你在婚前失身,那将罪孽深重,从此将被视为可耻的女人,他人鄙视,社会抛弃,永无翻身之日。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9张图片

这是一个典型的被男权制度所控制、以父权为中心的时期。这时期的男性权限很大,甚至可以为所欲为。在社会规则和道德方面,男性处于主宰地位,由他们来制定标准,且这些标准对男性和对女性是区别对待的。男性的自由放荡是可以被理解和认可的,似乎本来就应该如此;而女性则不然,她们必须遵守男性所强加给她们的标准,许多权利被束缚,不能享有和男性同等的标准,所以像失身这样的情况就会受到社会的鞭笞和唾弃,必须要承担责任和接受处罚。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10张图片

此外,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同样产生于性格与环境的冲突,"命运弄人”被写成苔丝毁灭的原因。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把情节推向悲剧的顶点:父亲酒醉,苔丝代他赶车,途中打盹,碰巧迎面来了辆邮车,撞死了老马,致使全家生活面临危机,作者在终篇时写道:“典刑明正了,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这里明白地告诉读者,是“命运”害了苔丝。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11张图片

凭着苔丝的美丽和勤劳,她本该获得幸福才对,可事实却相反,她不仅没有得到幸福,反而作为杀人犯被处死。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是要强调命运害人的残酷无情和毫无道理。倘要追究责任,也应由命运负责,而不应由苔丝负责。然而,哈代虽然把苔丝的悲惨遭遇解释成命运的捉弄,而小说实际让人看到的却是社会原因造成了她的毁灭。显然,从客观效果上看,《德伯家的苔丝》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可以说,苔丝的悲剧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正是在这点上,苔丝的悲剧获得了极其深广的社会意义。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12张图片

合上《德伯家的苔丝》,我不禁想起了我国古典悲剧《窦娥冤》,同样的女性,同样被男权压制。窦娥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被其父窦天章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窦娥没的选择,而窦娥的丈夫没几年就夭折了。窦娥恪守妇道而又受到张驴儿的垂涎,张驴儿不就是中国版的亚雷吗?同样苔丝不得不去德伯家攀亲,于是便造成了她的“失节”;结婚前夕,苔丝把她“失节”的事写在信中向安吉尔坦白,碰巧信投在地毯底下,安吉尔没有看见,结果造成她的被遗弃;以后,由于家庭生计陷于绝境,苔丝迫不得已去见公婆,归途中又碰巧遇见当上牧师的亚雷在讲道,引起亚雷再度占有她的野心,最终造成了她的杀人罪。

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_第13张图片

凡此种种,都是“命运”在恶作剧。而张驴儿本想陷害窦娥的婆婆后将窦娥占为己有而不想害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逼迫窦娥顺从自己,窦娥宁死不从,正是由于窦娥不忍蔡婆婆受苦刑毅然委屈自己,被迫牺牲自己。在不公的命运中,窦娥与苔丝有极强的相似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读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