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

      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

                                ――竹林深处


我对于年的记忆,大都停留在上世纪的70年代;那时的每一个新年,都是我成长经历中最开心、最快乐,最令人回味的重要时期;那些年我犹如肆意生长着的向日葵、无忧无虑的围绕着暖融融的太阳,在那些个快乐的新年中、我每每的都会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小技能,激起小伙伴们瞬间的羡慕与崇拜……

图片发自App


几天前,儿时的伙伴打来电话:“我已订好了年夜饭的酒店”她说,停顿了一下,又神秘兮兮的把话锋一转;“你肯教我炸麻叶吗?小时候常在你家吃的那种特别酥脆的花式麻叶,上面还点着精致的小红点儿,特好吃,这么多年了、我吃过的麻叶儿也不少,但都没它酥脆、可口”,是吗?“那是小时候,我们能吃到的好东西比较有限的缘故吧”我笑到,“真的好吃,一直都想跟你学着做呢,你肯教给我吗?”,“好啊!只要你愿意学”。

物质时代的极大丰富与满足,加快了时代的进步,也慢慢的改变和转化着人们的观念,也许是花钱就能够买到缘故,全家围坐在一起、制作与施展各自技能的年代好像已慢慢的离我们远去了。

年的意义已远没有了记忆深处的那个儿时的年来的明朗与热闹了……

一晃,我竟有好几年都没炸过爸妈的花式麻叶了……

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回想起我们的北方城市,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往事来,就好像近在昨天。

那时每逢过年,每户除了一入冬就储存的老三样:大白菜、白萝卜,红萝卜以外,还会有限量供应的两三种外地来的南方蔬菜及带鱼之类的供人们选择……


(一)筹备过年

小时候,我们是要经常帮家里做事的,过年排队购物就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平日里定量供应的日常用品,大都是要有票据及认购证儿的,布票、棉花票,肥皂票,糖票,粮票,肉票,醋票,豆腐票,煤本,粮本等等,繁多的票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年底一到学生们都放寒假了,家长们却忙的不亦乐乎,尤其是我们这些个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们,那个年代的小孩儿无论大小、生活能力都超棒,小至五六岁大至十多岁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做饭,快过年时、除了早早的把寒假作业写完外,还要腾出大量时间来帮家人们进行擦玻璃,手洗所有的床单衣物,拆被褥等过年的大扫除。

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排队

现在的梦境里时常有排队的场面……

小时候的记忆中,大都是各种排队的情景,过年时要在熙熙攘攘的各类国营购物店、购买过年时供应的各种食品物品,小时的我很是羡慕院儿里、那些个家里姊妹多的家庭,购物时他们可以倾巢出动,在一两天之内排队将所需的物品“一网打尽”,无需像我们一样,天天“长蛇阵”。

记忆较深的是小学三年级的春节,要排的队很多且都离得很远,我一人需要排好几天队才能把东西买全了,看着长长的队伍、很无奈的我突然想到了个“好办法”,我转身跑到幼儿园,把刚到幼儿园不久的弟弟给提前接回了家,那个下午我将4岁的弟弟安排在视线所及的另一条队伍里,排队等待购买豆腐和豆腐干,头戴飞行员小皮帽的弟弟、身穿小棉猴,戴着我为他织的小手套儿,双手端着小瓷盆儿拿着豆腐票和钱,很乖的站在队伍中,个头儿虽只有成人身高的1/2、却郑重其事的站在一群排着长队的成年人之中,远远的望去,长长的队伍在他那儿凹下去了一个缺口,他跟着队伍中林立着的无数条长腿,向前缓慢的挪动着……

终于盼到了老爸的单位提前三、四天放假了,我俩解放了,小姐弟俩兴高采烈的拍手称快,终于不用再起早贪黑的冒着严寒去排队了。

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新衣

计划经济时期,家庭成员们大多都比较节俭的,布票也很有限,无法确保每年、每人一身儿新衣裳的,可每逢过年时,多数的家长们都爱心满满的、即便自己不穿不戴,也得给自己心爱的孩子们从头到脚换一身新装儿的……

因为大人们常说“过年过的就是孩子们啊”!

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几天老爸先是排队买回了其余的物品,彻底的打扫了一遍卫生,又和每晚天黑才下班回到家的老妈一起,把拆洗过的被褥都缝了起来,还都缝上了新的被头儿巾,劳累了一天的老妈在接近年关的那几天,又每晚熬了夜,把提前已为我们做好的新衣裤上、按个人喜好都刺绣上了不同的图案和贴花;像小白兔拔萝卜,大象鼻子会干活,长颈鹿够树叶,猴子捞月等等,还特意的给喜欢跪着玩耍的弟弟的裤子膝盖上也帖上了的可爱耐磨的卡通贴花……

那时我眼中的老妈像个机器人似的,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工作、家庭的事儿都不愿落下,她天生聪颖,悟性还超好,她将女人做到了极致,平日里常常有左邻右舍的阿姨来我家向她请教,编织、刺绣及各类家庭陈设的制作等等……

每逢过年我的新衣,头饰常常是同伴们中,最漂亮,最令他们羡慕、最独一无二的那个……


(二)制作美食

那一年的腊月二十八,老爸把姐弟俩在寒风中排队买回来的大葱、蔬菜和肉类,清洗后加工成了半成品的熟肉,又蒸了一锅豆包儿,一锅花卷儿,把肉丸子,素丸子的馅料也准备好了;

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老爸又用几斤富强粉、几只鸡蛋和食用油和好了一大块面,他准备亲自教我炸麻叶;那时候食物供应的成品与半成品很少,每年过年时,我们家都要炸一些花式麻叶,类似菊花,佛手,如意等一些图案的面食及油炸果儿……

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原先这些东西都是心细的老妈来做的,无奈老妈所从事的工作越是到年节时,她越是忙,那些年更是如此;

老爸将已醒好、又反复揉搓过的两团儿一甜一咸的面团儿、用擀面杖分别的先擀开,按照不同图案的大小,再切成一条一条宽窄相同的大长条,再均匀的一刀一刀的切成各种图案的方块儿,老爸一边儿示范着,一边用手把不同形状的薄皮儿捏成各种菊花,佛手、如意等的造型,一边往竹篦子上摆着,还不时地给我讲着要领,从六七岁起就学做饭的我,感觉做这些并不难,一上手便能做的像模像样了,蜂窝煤炉上热着油,接下来我们开始炸麻叶了,竹篦儿上摆的定了型的生麻叶,如同一群活蹦乱跳的小青蛙跳进了池塘,只片刻功夫就漂了上来,翻了个身、便黄愣愣的被笊篱捞了上来,炸好后的麻叶儿,分别按形状及甜、咸味分盛在不同形状的盘子里,接着用炸虾皮儿,炸素丸子,炸肉丸儿、炸薯条等等,最后又炸了带鱼……

将这些食材加工成了半成品后,就会大大的提高过年时做饭的效率了;

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精打细算的老爸老妈用平日里积攒下的,那时成人每月仅供应的4两菜籽油,也每每的能让我们能够领略到用粗粮细作、一样儿食物多种制做的巧妙方法,把生活过成了开心的成长积累,让我们把年的美好记忆留在了餐桌上,也刻在了心坎上……

大年30的下午,洗了澡焕然一新的姐弟俩与老爸,贴了春联后围坐在桌子旁边开始包饺子,收音机里也传来了各地过年的习俗及新闻,老爸还时不时得说上几个笑话或讲几个谜语,歇后语让我们来猜,待老爸弄好了几个热菜凉菜后,煮饺子的水已烧开时,疲惫的老妈才兴冲冲的下了班儿回到了家;一家人吃饭时,扒拉了几口饭的弟弟已迫不及待的拿着长长的、点着了的檀香与老爸为我们俩姐弟买的“窜天猴”“火焰弹”“天女散花”“降落伞”鸣沙等烟火和炮仗到阳台上去放了,漫天的烟花和来自各家各户、各种式样二踢脚,双响炮、小鞭炮等各类炮震耳欲聋的,等我俩心满意足的回来时,崭新的压岁钱用红纸包裹着、一人一份的已准备好了,我们装在口袋里别提多高兴了……

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初一到初五,每天天不亮时,我们就早早的爬起来了,楼道里的鞭炮声儿带着空灵与回声儿、像是赶早儿似的此起彼伏的响个不停;

老爸也总带着我和弟弟去给左邻右舍和老爸单位的下属们去拜年,也时常有老爸的战友们带着孩子们来我家来做客,我和弟弟就会把我们炸的,制作的、各种小吃都晚端上桌请小朋友们吃,品尝过后赞美最多的也是我和爸爸炸的又酥又脆的花式麻叶儿,临走时老妈又会给他们带回一些去的……

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弟弟心目中的超人

初八一过,老妈就叫我独自为弟弟做灯笼,这不难,我已看过爸妈在过年时为我们做过几次灯笼了,几种灯笼的制作方法,我已烂熟于心了。

我买了纸和小红蜡,在小伙伴们的围观中,用了一天的时间老练的扎好龙骨,折好了灯面,按照老妈做灯的步骤,为弟弟制作出一个手提的有着红眼睛,长耳朵、全身细纸丝的毛茸茸的兔子灯,一个如折扇般能上下折叠成飞碟状带有流苏穗的红灯笼……

从初八到正月十五的每个晚上,当夜幕来临时,插着小红蜡烛的飞碟状大红折叠灯笼,飘着流苏穗儿,与栩栩如生的红眼睛、长耳朵兔子灯,被弟弟挑着自豪感爆棚的游走在每一个满天烟花的夜色中。

岁月在流逝、儿时对年的记忆以及那些不能忘怀的趣事儿、一直都根植于我的记忆深处,历久而弥新……

图片发自App


#羽西X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时的年味儿/记忆中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