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来读《幸福的方法》。
《幸福的方法》中文版2007年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2013年由中信出版社再版,豆瓣评分8.2分。
本书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讲师,他在哈佛大学有一门热门课,“哈佛幸福课”,在哈佛创造了选课人数最多的记录,本人被哈佛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导师”,这门课在国内也很受热捧。
下面从幸福的定义和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两方面来讲解这本书。
幸福的定义
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沙哈尔利用两坐标轴,分出了四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两个坐标轴分表是当下利益和未来利益。
第二象限,是一门心思向着未来目标去的,认为实现目标才能幸福,作者称为忙碌奔波型。我们上一辈很多人是这种类型,奉行的价值观是,现在苦点没关系,一定要给未来个好生活。有个词也很有特点,叫“苦钱”,辛苦的去赚钱。
第四象限,与第二象限完全相反,只享受现在的快乐,不管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作者称为享乐主义型。有个“三和大神”的群体,打几天零工,赚点钱,就赶紧去网吧爽几天花掉,丝毫不为以后做打算。
第三象限,是一个苦B的群体,现在捱着生活,以后也没有目标,完全与快乐绝缘,作者称为虚无主义型。这种心态也称为习得性无助,他们已经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希望,完全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第一象限,是作者倡导的,称为感悟幸福型,现在要过程快乐,未来的目标我也要,兼顾了当下和未来的利益,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幸福主张。
所以,作者认定的幸福定义,是兼顾了现在和未来利益的,把快乐和意义结合。意义就是目标感和使命感,是未来的。
作者还提到幸福和快乐的区别。快乐是短暂的状态,是一种积极情绪;而幸福是一种持久稳定的状态,保有积极情绪的状态。
这里有个概念叫幸福免疫力,是说幸福的人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但是会比较快的调节,重新回到幸福的状态,如同身体免疫力一样。
影响幸福的因素有哪些呢?作者认为有三条,完全和昨天的《真是的幸福》里的幸福公式“H=S+C+V”一样。50%与基因相关,就是S幸福的范围;10%受环境影响,就是C生活环境;还有40%是个人可控因素,就是V。
基因无法改变,环境改变代价非常大,所以我们应该关注个人可控因素的调整。那怎么办呢?
作者认为追求财富未必会幸福,要把目标直接瞄准追求幸福。人在幸福的状况下,生活有意义并感到快乐,会更加激发自己的潜力。
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第一,幸福学习法。
作者把学习分为两种模式,溺水模式和性爱模式。溺水模式,就是过程非常痛苦,学完了之后如同被救出来一样,得到解脱。性爱模式,既享受了学习的过程,也享受了学习的结果,一直处于美好的体验中。作者提到了心流的状态,如何获得心流,大家可以参考前面的文章,《心流》。
第二,幸福工作法。
幸福工作,作者提到了三个维度,分别是意义、快乐和优势。昨天在《真实的幸福》中讲到了要在工作中发掘个人优势,才能在工作中获得幸福。
本书作者又发掘了其他两个维度,就是你认为有意义的事和你喜欢的事,这三个维度的交集,就是你目标的工作领域。
这个方法成为MPS,meaning、pleasure和strength。
MPS方法给我们的提示是,我们有选择工作的权力。如果没有办法选择,在工作中找到使命感,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
瑞斯尼斯基和简·达顿说过,即使是在最受限制、最乏味的工作中,员工一样可以为工作赋予新的意义。
第三,塑造亲密关系。
幸福的最佳预测因素,就是亲密关系。无条件的爱以及相互理解,能够帮助建立亲密关系。
无条件的爱,是看重对方的核心价值,而不是外在表现。
相互理解是爱的基础,包括深入了解对方的价值、热情、想法、期望等。也要帮助对方了解自己。
第四,通过给自己打分,提升整体幸福含量。
具体做法,记录自己所做的事情,为每一件事的快乐和意义,这两个指标打分。然后对比每件事花费的时间,有目的的增加有意义有快乐的事情。
第五,5件好事法和有节制的自律。
5件好事法,就是每天记录5件值得高兴的事,可大可小。这差不多就是感恩日记。
有节制的自律,认为自律是有限的资源,不能过度依靠自律来控制自己,有些事情应该形成习惯程序,把自律资源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关于自律的话题,我前面有好几本书,《自控力》《自律力》《意志力》《坚毅》《微习惯》《习惯的力量》《从行动开始》《瞬变》《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等等,都可以参考。
第六,正念冥想。
冥想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万能解决方案,如果你觉得自己在精神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或者障碍,不用想什么,冥想就行了。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幸福只能靠自己。
《幸福的方法》我们就读到这里,到这里吧,就到这里吧。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