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到书里去找智慧——读《读书与做人》


                                                              1. 走在路上

     最近有点奔波,为了工作,精心准备,认真练习,琢磨每一个动作和表情,注重衣着打扮,然后再焦虑地等待结果。

     去了一些地方,见了一些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发现了自己的局限。体会着“术业有专攻”,“行行出状元”这些以前只是挂在嘴边并未真实体会的话。

    了解了些许关于规划、交通、航天、人工智能等这些行业的业务知识,也结合自身所学所知提供一些类似咨询的服务,体会更多的是自己从事行业的小,但又能体会它的应用之广。

    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怕走错一步便满盘皆输,每一步都走得有点吃力......

    遇到难题,一个声音提醒我,我们得到书籍里面去找点智慧

    是的,这也许就是读书的意义,终身学习的价值。


                                                             2.  读书与智慧

    百忙之中,与先生抽出半天时间去书店逛,买了季羡林的《读书与做人》和陈廷一的《宋庆龄》,后面会专门写一篇或多篇关于宋庆龄的读书笔记,她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

    季羡林,一代学术宗师,学问渊博,终身好学。《读书与做人》是季羡林对读书生涯回忆,写他的做人处事之道。

    张元济曾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人类千百年来,保存智慧的手段是实物和书籍,后者居多。

    人类发明文字之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之后,则使用书籍。

    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书上,形成书籍,书籍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3. 读书与行路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季老谈读书,深入浅出,举重若轻。

    季老谈做人,信笔拈来,娓娓道来,

    已近于期颐之历练与心态,平和面对人世间的种种苦难,

    深于情,而不矫揉造作;明于理,笔触平实朴素,可给人以启迪与心灵的抚慰。

    远在他乡,对季老的做人篇,感触颇多:

    修身养性,读书习字,修身养性,腹有诗书气自华。

    适应环境,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对环境的反应力。

    知足知不足,对现有生活状态知足,常乐;对认知则知不足,学海无涯,知天高地厚。

    有为有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善良要带点锋芒。

     孝,父母养育之恩,常回家看看,最疼爱自己的唯有父母。

     朋友,感触最多的是,志同道合是朋友,互相利用是朋友,有价值才会有朋友。


                                                           4.读书与成功

     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三个境界:

    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堵上高楼,望京天涯路。”

    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常时期,到书里去找智慧——读《读书与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