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集封建之大成的两大杀器---制衡术与羁縻术
八角道:“首先,周公旦深知周朝的本族实力不如夏商二朝,本来只是偏居西方一隅的地方政权而已。然而即使是实力强劲的夏商二朝,依然免不了亡国的命运,所以周朝打算采用与夏商二朝大不相同的一种新体制。”
小武好奇道:“什么新体制?”
八角笑道:“其实就是封建体制。分封诸侯、而不是天子集权,从而让中国从夏商的奴隶社会开始走入周朝的封建社会。”
小武道:“哦,这我也知道一点,还伴随着井田制什么的对吧?”
八角道:“从表面上看是这样,周公旦将这作为重要内容写入了《周礼》。”
小武讶道:“《周礼》?对了,我听说很多朝代都有一个部门叫做‘礼部’,而且地位崇高,我一直不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
八角开口哈哈一笑,道:“‘礼部’当然地位崇高,因为他们负责维系国家的体制和规范。‘礼部’就好比今天的中央党校加上宣传部一样,是掌握真理的地方,是维系整个官僚体系的框架和基石。”
小武大悟,道:“原来如此,怪不得大家都要学‘礼’啊!你要是不说,我还以为只是学学礼貌呢!”
八角捋须道:“最强调‘礼’之重要性的人,就是儒家的孔子。但是你可知道孔子的渊源和来历吗?”
小武想了想道:“孔子是鲁国人呀,这点大家都知道。而且我记得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好像是‘周礼尽在鲁矣’,是吗?”
八角捻须微笑道:“看来你也多少知道一点。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鲁国正是周公旦本人的封地,而孔子也认为自己就是周公旦的精神继承人。所以孔子的思想和周公旦的思想正是一脉相承的。”
小武恍然道:“原来如此!我们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中都受到了周公旦的影响,而且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是我们自身不知道而已!”
八角哼了一声道:“那是当然。不过,分封诸侯只是一个基本规则,具体的封建(分封建国)如何进行,还有很多隐含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制衡术’的思想。”
小武奇道:“制衡术?怎么去制衡?”
八角道:“既然夏商两朝以绝对实力去讨伐四方的基本方略都不能算是成功,而周朝的实力更弱,所以文王、武王、还有周公都相信,在一个框架下用制衡术来替代武力征服,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如此这般,分封的诸侯国家从一开始就走上了相互制衡之路。”
小武有些疑惑,顺手打开了桌上一张原本早就看过的《春秋初期诸侯国》地图,只见图上花花绿绿一大堆国家,不由得纳闷道:“这个制衡术究竟是怎么个搞法?我实在看不出来。”
图表6春秋初期诸侯分布图
图片来自互联网
八角嘿嘿一乐,道:“先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就说鲁国好了。为什么周公旦这位周朝的顶梁柱,会被封在山东省西南部这个位置呢?小武,你怎么看?”
小武寻思了半响,还是很纳闷地道:“奇怪啊。这个地方离周朝的核心地区很远。而且这张诸侯国图,还是春秋初期、也就是东周初期的,当时的中心在洛阳。要是在封建开始的西周初期,则鲁国距离西周的中心更远。”
八角点了点头,道:“不错。让我直接告诉你吧,鲁国的位置卡在两个关键国家之间,正是为了监视他们、防止他们连同一气、威胁天子而设的。这个任务十分重要,非周公旦其家族不能担任;换个人封在那里,天子也不放心啊!”
小武大惊,道:“到底是哪两个国家?如此危险?”
八角指点道:“你看看地图,这两个国家一个是宋国,一个是齐国。他们就正好被鲁国给隔开了。这就是制衡!”
小武疑惑道:“宋国?齐国?”
八角点头笑道:“正是。宋国封的是商朝微子之后,贵为公爵。齐国封的是周朝头号功臣姜子牙之后,贵为侯爵。”
小武似乎有点明白,又有点疑惑道:“齐国不也是公爵吗?春秋第一个霸主不就是齐桓公?”
八角哂笑道:“哪里呀,什么齐桓公、晋文公,他们的所谓‘公爵’都只是自封的,自吹自擂、自娱自乐而已。而在周天子的正式文书里,都称他们为齐候、晋侯---他们只是‘侯爵’而已。而周公旦的爵位同样是鲁侯。按照《周礼》,爵位顺序是万万弄错不得的!这是秩序!”
小武喃喃道:“原来是这样啊,那这个爵位制度是怎么设置的?”
八角耐心解释道:“周朝分封国家的爵位是世袭的,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这一点也是正好同欧洲各王国的Duke、Marquis、Earl、Viscount、Baron五级爵位完全一样,是互相通用的。”
见到小武睁大了眼睛,八角道:“也罢,给你一些周朝主要国家的爵位分类图表看看。”同时独臂的大袖一挥,一张白纸就从袖中飞出,在空中飘飘摇摇地缓缓落下。小武连忙上前接住,定睛一瞧,原来是一个周朝初期的典型国家初始封爵列表,后面还附有一些注解。
图表7西周-东周初期部分诸侯初始封爵
小武仔仔细细地看了注解半天,方才开口道:“这个宋国乃是商朝后裔,而齐国的始祖姜子牙是帮助周朝灭了商朝的主谋,他们的后裔可能会相互勾结吗?”
八角哼了一声,微笑道:“政治没有永远的敌人!你要知道,在分封的初期,姜子牙自认为灭商功大,让他远去东海之滨的东夷之地建国,当时他就不愿意去!可是周武王没有给他别的选择,还让人暗示他‘你再不去可就危险了’,于是他这才不得不去。”
小武恍然道:“看来周武王也很担心功臣的威胁啊!”
八角淡淡地道:“没错,这就是制衡思想,功高盖主也得防!而且同姓之国、功臣之国、前朝之国、蛮夷之国这四类国家,没有不需要制衡的。只不过同姓之国毕竟是血亲和自家人,而蛮夷之国都在远方,威胁也相对小些。”
小武点了点头,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功臣之国和前朝之国正是防范和制衡的重点。”
八角点头道:“不错。而且对前朝之国内部、也有制衡措施。你再看看宋国,微子只是商纣王的兄弟和大臣,可是他的后裔居然被当做商朝正脉,封为公爵。而商纣王的嫡传儿子武庚,却没有得到合适的封国。这是在进一步制造商朝后裔之间的内斗啊!”
小武倒吸了一口凉气,道:“原来这里面花头如此之多!我记得周朝初年有‘武庚叛乱’,而且还勾结了管叔、蔡叔等同姓之国主。当时我就纳闷了,武庚作为商纣王的儿子、在周朝能够活着就不错了,怎能这么不知好歹?而且管叔、蔡叔,作为周成王的亲叔叔、以及被周武王托孤的重臣,又怎么会跟他勾结?”
八角嘿嘿道:“没错。周公旦---其实周公只是后人对他的尊称而已,他也可以被唤作‘鲁叔’,这样就跟管叔、蔡叔并列了。而周武王在临死之时,可是将幼子周成王同时托孤给鲁叔、管叔、蔡叔三个人的,只是鲁叔‘看起来’忙于在朝廷摄政,始终没有回自己的封国,却将鲁国交给自己的儿子打理。”
小武犹豫道:“不错,‘鲁叔’越是为幼年天子着想,就越是显得要篡权,就好像清朝的鳌拜对少年康熙那样。虽然实情是、管蔡二人勾结武庚想要篡权,但是贼喊捉贼,流言一传出去,对鲁叔、也就是周公旦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八角微笑道:“不错,这就是‘周公恐惧流言日’,所有人都怀疑他想篡权。但最终周公顶住了压力,诛杀了武庚,并将管叔蔡叔等兄弟流放。在清除了所有障碍之后,封建制的总设计师周公终于可以进一步大行封建,并最终在整个中华大地上设计了一版、完美的礼乐制衡国家图!”
小武疑惑道:“可尽管如此,在归政给长大成人的周成王以前,始终不能免除周公旦可能篡权的嫌疑吧?所以他一直兢兢业业的辛勤工作,不敢让西周天下出任何大问题。所谓‘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就是那时候的写照?直到周成王18岁成功加冕,周公旦才能完全证明自己、是赤心为国的完美栋梁!”
八角捻须微笑道:“但其实封建的内涵并不仅仅如此。对于中原各国来说,‘制衡之术’是天子封建的常用策略;但是对于远方蛮夷来说,周朝惯用的手段又是另一种封赏策略,被称为‘羁縻之术’。”
小武讶然道:“羁縻术?这又是什么东东?”
八角微笑道:“简单地说,这就是一种免除战争的手段。周天子会给远方的蛮夷首领封一个爵位,并承认他的领地;但是蛮夷国主也必须承认周天子的宗主地位,同时愿意定期进贡。”
“但是进贡物品往往只有些象征价值,比如一车子特产石头,或者几十捆酿酒的茅草等等。通常每次进贡时,天子赏赐给蛮夷国主的物品价值、反而要远远大于所进贡的物品。”
小武讶道:“这样一来,蛮夷国主岂不是很愿意来进贡?”
八角点头笑道:“不错。如此则蛮夷国主也可以分享一些中原先进科技成果,平时大家也井水不犯河水、蛮夷之地并没有实质性地被周朝所统治,所以他们也就乐得承认、自己对于周天子的臣属地位。”
小武叹道:“原来如此,这样确实可以免除周天子同蛮夷国主之间兵戎相见。但是周朝为君、蛮夷为臣,这种秩序是必须保证的。”
八角点头道:“这样一来,周朝可以将几乎所有远方蛮夷之国,都纳入自己的封建版图之内,表面上看起来倒也和谐。如此,他们就可以避免像夏商那样的命运;要知道夏商之亡,都跟穷兵黩武、远征蛮夷有关。”
小武恍然大悟,笑道:“给人家一些好处,同时进行名义上的收编,原来这就是‘羁縻之术’!这就免去了天子对蛮夷的征讨!”
八角笑道:“不错。而且羁縻术同制衡术交错混合使用、效果更佳。南方的濮蛮、巴蛮、荆蛮、淮夷,都在武王和周公完美的封建手段之下得以解决。而在北方的影响也很深远,连孤竹国这样死忠于商朝的附属国也终被拉入了体系。”
小武猛然一震,道:“我记得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誓不食周粟而死,是否与此有关?”
八角捻须道:“正是。从孤竹国在地图上的位置、你可以看出,他们离东渡朝鲜的商朝后裔箕子一支是最近的。伯夷和叔齐只是想忠于商朝故主而已,但是他们的父亲和其它兄弟都决定加入周朝的诸侯体系,所以他俩最终悲剧了。”
小武叹息道:“没办法呀,这俩兄弟虽然品德高尚,但还是无法跟历史潮流对抗。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羁縻术也真是相当有效啊!远方小国加入了周朝体系,好处说之不尽;反之则早晚可能被讨伐,孤竹国真的很难抗拒。”
八角呵呵笑道:“羁縻之术的实际影响范围可远了去了。就在周成王庆祝平定武庚叛乱的大典上,竟连远在大兴安岭地区的鲜卑人也跑来参加了,并同楚国代表一起、替庆典大会守护、拜祭山川与神灵的火堆。”
小武大惊,道:“在西周初期,中原人就能够沟通到大兴安岭?而且,东北地区的鲜卑族历史竟然也这么久?竟然能够追溯到大约3000年前?”